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对《妇人大全良方》中诊治血证的8卷25论的阅读,从陈氏对血证不同分型的辨证论治入手,总结《妇人大全良方》对血证的诊治特点。笔者发现陈氏在诊治血证时,调畅气机、调节冲任、调理脏腑以治经病,凉血止血、调畅气机、补益肝脾肾以治出血,行气化瘀以治瘀血,调和气血以治气血不和,但是不论是在诊治出血、瘀血还是气血不和、经病时都要在调血的同时注重调气。陈氏在诊治血证时的思路清晰、辨证准确、组方精妙,对后世医家诊治血证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年龄≥70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均符合溶栓条件,其中家属同意溶栓治疗有20例,即溶栓治疗组; 家属不同意溶栓治疗有20例,即非溶栓治疗组,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近期各时间段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溶栓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非溶栓治疗组(P<0.05); 2组患者在治疗后mRS评分远期疗效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2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对高龄急性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效果肯定,并发症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33.
龙健  张素华 《重庆医学》2005,34(1):60-61
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SMPG)是当今评价糖尿病治疗疗效和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调整治疗方案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长期良好控制,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当今血糖监测领域中有血糖仪的自我监测和动态血糖监测仪的连续监测两种方法.血糖仪的自我监测由于其方便、简单而被广泛采用,但血糖仪的指测血糖值仅仅代表几分钟内的血糖波动状况,无法反映血糖水平的波动趋势和方向,尤其是对于无症状的夜间低血糖和血糖高峰值后移在3h或更长的病人,常规血糖仪的自我监测难以发现这些现象,此时血糖监测时间点的选择变得十分重要.常规测定三餐前或三餐后2h血糖常常漏掉许多有用信息.动态血糖监测仪(continous glucose monitor system,CGMS)连续的血糖监测可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血糖波动趋势,通过CGMS临床医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总结僵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4例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典型的肌电图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3名男性,1名女性,年龄29岁~51岁,1例为受凉约2w后出现症状,3例无明显诱发因素.4例既往均无特殊疾病史,亦无家族同类病史.2例为亚急性起病,2例为慢性起病,病程分别为1~13个月.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近端肌肉出现阵发或持续性僵硬和疼痛,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运动障碍.4例均行常规肌电图检查,显示在放松状态下时有持续运动单位电位,应用安定后消失.经苯二氮草类、巴氯芬治疗后2例可痊愈,另2例亦无反复发作及恶化.结论 僵人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肌肉疾病,易误诊,苯二氮草类、巴氯芬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5.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最常见的眼眶疾病.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TAO的基本病理过程是眼眶组织免疫细胞的浸润、眼眶成纤维细胞的激活以及眼眶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淋巴细胞是引起甲状腺眼病发病的关键,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已经广泛应用于TAO,从多种角度为TAO的分期及分级等提供更客观的信息.因此,本文通过总结淋巴细胞在TAO的作用和MRI技术在TAO应用,以指导临床决策,并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1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穿孔的腹部CT特征.结果胃肠道穿孔主要的CT表现:腹腔内散在游离气体17例,呈小泡状、裂隙状,分布于肝、脾、胃肠周等;胃肠管壁不规则、肿胀增厚15例;局部脂肪模糊、肠系膜增厚、密度增高9例;腹腔及肠袢间积液11例;小肠梗阻3例.结论 CT作为胃肠道穿孔诊断方法之一,具有其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大学生在压力适应中的心理状况和对自我和谐感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大学生压力源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大学1~4年级的551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在担心未来、学业、情感、家庭状况、个人能力满意度5个方面是目前在校大学生压力感体验最显著和集中的方面;学生党员、农村生源压力程度更高(P=0.023,0.039);在校大学生压力程度越高心理症状相关性越显著,最显著的为抑郁、强迫、焦虑、人际敏感症状(r=0.377,0.347,0.324,0.325;P0.001);阳性症状因子发生率排在前4的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36.2%、19.8%、17.5%、13.1%);随着压力感增大,大学生个体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更容易出现问题或偏差(r=0.378,P0.001)。结论高校大学生压力源有其时代特征,压力带来的症状对大学生情绪、行为、人际关系、和对自我的苛刻要求,是大学生在适应压力中体验最集中的方面。需要针对问题建立相应的应对策略与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8.
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不同专业在诊断思维能力培养上侧重点不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包括功能诊断、定位诊断、病因诊断,按照内分泌代谢疾病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内分泌代谢病思维能力培训模式对培养专业医学人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并探讨影响后循环脑梗塞溶栓治疗后出现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15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接受静脉尿激酶(80~150万IU )溶栓治疗,根据是否有出血性转化分成出血性转化组( HT)和非出血性转化组( NHT)两组。观察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 FDP )、血小板、血糖、血脂等的变化;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以修正的Rankin指数评分( MR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价后循环溶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并对可能与出血性转化相关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HT的发生率为24%;HT组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NHT组(P<0.05);HT组NIHSS、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D-二聚体高于N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TC、LDL-C、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是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 P<0.05)。尿激酶输注后6h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HT组明显,24h后再次升高。尿激酶输注后12h两组患者FDP 水平均下降,而HT组降低最显著。溶栓后90d两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较溶栓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NIHSS评分、FDP、D二聚体、TC、LDL-C是后循环脑梗死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且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 43例经口服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组(A组,21例)和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组(B组,22例),通过观察患者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在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优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且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