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 P4 4 / 4 2 MAPK在 γ射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骨髓和胸腺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方法 :建立 6 0 Coγ射线体外诱发 BAL B/ c小鼠白血病模型 ;分离白血病组辐射未癌变组和对照组小鼠胸腺和骨髓细胞总蛋白 ,应用蛋白印迹法分析各组细胞 P4 4 / 4 2 MAPK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 结果 :白血病小鼠骨髓和胸腺细胞 P4 4 / 4 2 MAPK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未癌变组和对照组 (P<0 .0 5 ) ;在 3组小鼠中 ,白血病小鼠的胸腺和骨髓细胞 P4 4 / 4 2 MAPK磷酸化水平最高 (P<0 .0 5 )。结论 :提示 P4 4 / 4 2 MAPK可能在γ射线诱发小鼠白血病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进一步证实骨髓程序移植时每次移植后都有移植细胞的回巢。方法 采用同种同基因 (H 2Kd) +同种异基因 (H 2Kb)小鼠骨髓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混合程序移植模型 ,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一次移植的异基因骨髓细胞的回巢情况。结果 程序移植时 ,每次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后在骨髓内均有较高的H 2Kb 阳性细胞回巢 ,并以第 2次移植为最高 (P <0 0 1 )。H 2Kb 细胞在脾中的回巢随着移植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与在骨髓中的回巢规律不同。结论 程序移植可能是通过多次移植后的每一次回巢 ,充分利用了不断腾出的龛位 ,提高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33.
34.
γ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SHP-2 mRNA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 mRNA在γ射线体外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中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入手研究辐射致癌的分子机制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实验分为癌变组、未癌变组及对照组,应用PCR-SSCP、DNA测序、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胸腺细胞SHP-2 mRNA的突变及含量变化情况.结果①PCR-SSCP示9/14例癌变组胸腺细胞SHP-2 mRNA的第700~1 096 bp间可能发生突变,但DNA测序结果不支持;②癌变组胸腺细胞SHP-2 mRNA的含量与对照组及未癌变组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在γ射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中存在SHP-2的翻译异常,表现为翻译增强现象.  相似文献   
35.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不典型表现2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不典型表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8例核素骨显像呈不典型表现的病例,分别进行病理活检,或X线、CT、MRI检查,或定期复查核素骨显像等进行随访,评价随访结果.结果 (1)骨显像不典型表现的病例中,有肿瘤病史者骨转移的阳性率为22.4%(47/210),无肿瘤病史者骨转移的阳性率为7.9%(3/38),二者相差显著(P<0.01);(2)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中,好发部位的骨转移阳性率为30.5%(29/95),非好发部位则为19.4%(7/36),二者相差显著(P<0.01);(3)60.4%(150/248)的骨显像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是通过补充X线、CT、MRI检查或随访而最终明确诊断的;(4)28.0%(10/48)的不典型表现病例随访3个月时病灶无明显变化而6个月或12个月后病灶明显扩大或出现新的病灶.结论肿瘤骨转移非好发部位或无肿瘤病史患者的放射性异常浓聚灶也须高度重视,必要时考虑"双癌";应密切结合X线、CT、MRI检查综合分析;骨显像随访时间一般应为3~6个月以上,必要时可超过12个月.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移植细胞数对小鼠骨髓移植回巢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细胞数移植、不同细胞数加不同时问间隔程序移植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不同细胞数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内回巢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不同细胞数骨髓移植中5×105组的回巢细胞数与高细胞数组无差异,回巢率远远高于后者(P<0.01);生存率1×105组为95%,与高细胞数组无差异。不同细胞数加不同时间间隔程序移植以细胞总数在1×105、间隔24 h移植组存活率高,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在一定细胞数量范围内,分次移植可能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回巢效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两条肿瘤靶向抑制肽(QKRKRKKSRKKH、RKRKRKKSRYIVLS)经化学修饰后(N端乙酰化、C端酰胺化)的稳定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 3H-TdR掺入法、CCK-8法分别探讨多肽修饰前后对A549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多肽在10%血清条件下,不同时间点(12、24 h)的剩余量,评价其修饰前后在血清中的稳定性;构建GST标签的多肽(GST-多肽)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纯化;免疫共沉淀法鉴定GST-多肽融合蛋白能否与VEGFR-1、VEGFR-2结合.结果 多肽RKRKRKKSRYIVLS经化学修饰后在10%血清环境下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由(2.63±6.19)%提高至(48.50±7.14)%(P<0.01),对A549细胞活力的抑制率由(1.30±7.90)%提高至(20.80±5.90)%(P<0.01),24 h后多肽在血清中的剩余量由(56.04±1.81)%提高至(64.64±0.30)%(P<0.01);多肽QKRKRKKSRKKH化学修饰前后在10%血清环境下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8.38±5.63)%、(34.25±10.90)% (P >0.05),对A549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分别为(8.09±5.84)%、(15.07±8.09)% (P >0.05),24 h后多肽在血清中的剩余量由(72.72±2.60)%提高至(77.43%±1.78)%(P<0.05);免疫共沉淀表明这两条多肽均能与VEGFR-1、VEGFR-2结合.结论 VEGFR-1、VEGFR-2为这两条肿瘤靶向抑制肽的作用靶点;多肽RKRKRKKSRYIVLS、QKRKRKKSRKKH修饰后在血清环境下稳定性明显提高,修饰后的RKRKRKKSRYIVLS对A549细胞增殖及活力的抑制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制备同位素99Tcm标记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receptor,VIPR)结合肽TP1724(标记率>90%),鉴定其理化性质,并探讨其在正常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布特点、示踪动力学及显像表现.方法 制备G(D) AGG-Aba-VP2 (TP1724);99Tcm间接标记TP1724(SnCl2·2H2O还原法),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和比活度;稳定性实验(体外)、人血浆蛋白结合实验、半胱氨酸置换实验及脂/水分配实验等鉴定标记多肽的理化性质;35只正常小鼠分成7组,每只尾静脉注射3.7 MBq99Tcm-TP1724后于不同时间处死,收集9种组织器官并称取质量、分别测定各种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换算为% ID/g(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9只健康家兔各静脉注射37 MBq 99Tcm-TP1724后不同时间取血,测定血液放射性并换算为kBq/L,经DAS 3.1.6软件处理判断最佳房室模型,并得出动力学参数;5只健康家兔分别静脉注射37 MBq 99Tcm-TP1724,SPECT动态显像观察体内放射性分布变化.结果 99 Tcm-TP1724的标记率(96.57±0.71)%,比活度(25.52±0.29) TBq/mmol.室温下隔绝空气放置4h,放化纯度为(93.64±2.25)%;Sephadex G-50柱层析示,99Tcm-TP1724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6.61%;99Tcm-TP1724与不同浓度半胱氨酸37℃温育1h后,未结合99Tcm含量无明显变化;脂/水分配系数lg P为-(1.99 ±0.02).99Tcm-TP1724在健康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符合权重为1的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为(2.64±1.32) 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78.36±13.38) min.体内生物分布和/或动态显像示:血液放射性清除迅速;颈部及胃区未见异常放射性聚集,脑部显示低放射性分布;放射性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泄,少量经肝胆分泌.结论 99Tcm-TP1724标记方法简便、标记率和比活度高、稳定性好、体内动力学性质优良.  相似文献   
39.
临床核医学是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的必修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核医学教研室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要求和课程标准,对临床核医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联想思维能力的养成,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临床核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靶点的小分子肿瘤靶向抑制肽理想的放射性核素99 Tcm标记方法.方法 多肽QKRKRKKSRKKH、RKRKRKKSRYIVLS分别经双功能螯合剂S-acetyl-MAG3、GA(D)GG、HYNIC修饰后进行放射性核素99 Tcm标记,HPLC及纸层析法鉴定其标记率及放化纯度,3 H-TdR参入实验鉴定其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体外受体竞争结合实验鉴定其受体结合活性.结果 以HYNIC为双功能螯合剂,这2条多肽的99 Tcm标记率分别为(94.13±1.77)%、(93.79±3.53)%,明显高于S-acetyl-MAG3、GA(D) GG修饰多肽的标记率.经HYNIC修饰后的多肽对肿瘤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率约为(32.86±3.36)%、(61.50±4.50)%,与修饰前无明显变化(P>0.05);多肽标记后仍保持了良好的VEGFR结合活性,室温下放置24 h后,放化纯度仍高达90%左右.结论 以HYNIC为双功能螯合剂,以TPPTS为协同配体及还原剂,多肽QKRKRKKSRKKH、RKRKRKKSRYIVLS的99Tcm标记率高,且仍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和VEGFR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