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19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羟基脲联合α-干扰素、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的疗效。方法 对12例PT患者采用羟基脲和α-干扰素加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联合用药后,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好转,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PT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2.
我院地处高原地带海拔3100米,2004年3月~ 2012年6月收治79例重型颅脑创伤,现将术后救治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男性49例,女性30例,年龄14 ~71岁,平均41.5岁.均有外伤史;伤后就诊时间3~ 36h,平均7h,以上病例均经头部CT检查. 1.2临床表现79例患者GCS评分均小于8分;术前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迟钝23例;一侧瞳孔缩小,另一侧瞳孔正常,光反射迟钝22例;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19例;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15例;  相似文献   
63.
<正>腰麻(SA,spinal anaesthesia)和硬膜外麻醉(EA,epidural anesthesia)是剖宫产术中常用的方法,尽管两者存在许多方面相似,但两者各有自身优缺点[1]。腰麻具有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等优点,EA则具有可控性强,可根据手术情况、术后镇痛等需求等随意调整麻醉时间。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作为一种新型麻醉方法 ,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融合了EA和SA的双重优点,具有起效快、阻滞  相似文献   
64.
刘冉  傅鸣郁  朱磊  李卫华 《安徽医药》2015,19(10):1962-1963
目的:探讨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5例重症 HFMD 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危重型病例25例为 B 组,其余30例重症 HFMD 患儿 A 组;另外选择同期门诊体检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及比较三组心率变异频域及时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A 组患儿低频成分(LF)、RR 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 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 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高频成分(HF)、相邻 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 RR 间期差值>50 ms 的个数占 RR 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儿 LF、HF、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均低于 A 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FMD 患儿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重症病例以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为主,危重型HFMD 患儿伴有迷走神经活性显著降低,监测 HFMD 患儿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变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47例,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7例,予以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76.6%、总有效率97.9%,均高于对照组的63.8%、87.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6.
乙型肝炎的肝细胞免疫损伤机制主要是由CD8+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CD8+淋巴细胞清除抗原需要双信号的刺激,即除了抗原递呈细胞(APC)对抗原的识别作为第一信号外,还涉及协同刺激分子的第二信号等因素[1]。APC上的B7分子与其受体即CD8+上的CD28分子结合,是乙肝免疫应答重要的协同刺激途径[2]。本文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上CD28的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孕酮(progesterone,PROG)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8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和PROG+MCAO组,分别采用Longa法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大鼠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脑组织TTC染色法、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评估神经细胞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脑脊液ATP、IL-6、TNF-α和COX-2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P2X7R和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MCAO组相比,PROG+MCAO组大鼠Longa评分(第5~7天)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潜伏期(第4~7天)下降(P<0.05或P<0.01),而目标交叉次数增高(P<0.05);PROG+MCAO组大鼠NAA/Cr和Cho/Cr比值较MCAO组升高,脑梗死体积和细胞凋亡率较MCAO组明显降低(P<0.05);MCAO组脑脊液ATP、COX-2、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ROG+MCAO组上述指标含量明显低于MCAO组(P<0.05);MCAO组脑组织P2X7R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而其在PROG+MCAO组表达水平又明显低于MCAO组(P<0.05)。结论 PROG通过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减轻神经元损伤及髓鞘降解而改善I/R脑损伤大鼠运动和认知功能,这一保护作用与其抑制ATP-P2X7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临床怀疑宫颈癌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方法(SUVmax)分析病灶特点,最终诊断以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性治疗及影像学随访结果为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54例患者18 F-FDG PET/CT检查发现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其中局部复发24例,远处转移30例;18F-FDG PET/CT诊断肿瘤复发与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1%(52/53)、95.2% (40/42)和96.8% (92/95),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 (52/54)和97.6%(40/41).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936,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临床可疑宫颈癌复发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的检测,对临床进一步的诊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
新疆喀什地区属于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约占现有耕地面积的47%,且饲草料的短缺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喀什地区进一步加大了饲草料种植力度,特别是优质饲草紫花苜蓿的种植,每年约7 790 hm2。因各品种适应性不同,产量差异较大,为了选出抗旱耐盐碱的优质高产紫花苜蓿品种,专门从国外引进了根蘖型、3010、阿尔冈金、金皇后、巨人和驯鹿六个抗旱耐盐碱的苜蓿品种,进行引种试验。通过两年的种植管理和观测记录分析,结果表明根蘖型、3010、阿尔冈金、金皇后苜蓿能够适合我区平原区p H值在6.5~9.0之间,可溶性盐分在0.6%以下(中度及以下)的土壤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4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7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脏占位,但确诊依据的是术后病理学检查。5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中4例行半肝切除术(非浸润型),随访期间均存活,1例行囊壁完整切除术(浸润型)者于术后18个月死亡;1例行囊壁大部分切除术(浸润型),于术后12个月死亡;1例行彩超引导下的肝脏穿刺囊内积液引流、细针穿刺活检术(浸润型),于术后7个月死亡。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多为肝脏囊性病变,但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肝内胆管囊腺癌局限于囊内者,通过行完整切除即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而癌细胞向囊壁外肝组织浸润生长者的预后差,生存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