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5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1.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急性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急性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者均按CT分为3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各型丘脑出血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意识障碍转清及体温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Ⅰ型和Ⅱ型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Ⅰ型、Ⅱ型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Ⅰ型、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意识障碍患者神志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5),发热患者平均体温升高幅度降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醒脑静对急性丘脑出血患者出现的意识障碍、发热及神经功能缺损等有明显治疗效果,能提高急性丘脑出血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5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糖代谢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次日及7 d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糖尿病组、应激性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应激性血糖升高组病情重,预后差,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糖尿病组梗死灶大,与应激性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代谢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及预后,监测血糖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13.
目的 探究3D-VANE-XD-mDixon序列在胸椎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成像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怀疑胸椎病变患者63例,行常规胸椎MRI后补充3D-T1WI-mDixon-TSE及3D-Vane-XD-mDixon序列。计算并测量两种扫描序列图像的椎体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5分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两个序列对胸椎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客观评分方面,3D-Vane-XD-mDixon序列图像与T1WI-mDixon-TSE序列图像的SNR分别为258.30(41.63,1982.67),133.05(18.90,584.34);CNR分别为114.67(22.32,740.17),23.44(6.44,224.77)。3D-Vane-XD-mDixon序列的SNR、CNR均高于T1WI-mDixon-TSE序列(Z=-4.042,P<0.001;Z=-4.107,P<0.001)。在主观评分方面,2名诊断医师对T1WI-mDixon-TSE和3D-VaneXD-mDixon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3.03±0.53,3.0...  相似文献   
514.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能力的需求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护理人员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能力培训体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能力需求调查表,对北京市4所三级医院52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能力需求总分为(123.43±16.75)分,其中预防准备、救护响应以及恢复重建阶段能力需求得分分别为(54.55±7.00)分、(43.41±7.20)分、(25.48±4.6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一年内参加新发突发传染病培训次数、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能力必要性认知评价是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能力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能力整体需求较高,护理管理者应以需求为导向,结合研制新发突发传染病护理应对能力指标体系,多方位、多层次考虑护理人员应对能力培训项目内容以满足其需求。  相似文献   
515.
目的 探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86例CABG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的疾病认知水平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以及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为(16.36±0.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67±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SES评分、CSMS评分和SAQ评分分别为(35.45±1.58)分、(98.69±4.92)分、(89.67±5.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78±2.10)分、(84.69±5.5...  相似文献   
516.
目的 探究数字乳腺三维断层融合摄影技术(DBT)联合MR波谱在乳腺高危病灶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并诊断为BI-RADS 4级及以上的100例乳腺高危病灶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行MR波谱及DBT检查,分析MR波谱征象及DBT乳腺病变摄影特征,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MR波谱与DBT及两者联用对乳腺高危病灶的诊断疗效。结果 DBT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波谱;DBT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MR波谱漏诊率、误诊率,2组诊断方法比较(P<0.05)。MR波谱及DBT对≥2 cm恶性病变的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波谱及DBT对乳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2 cm诊断结果符合率比较,DBT对乳腺高危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高于MR波谱(P<0.05)。结论 乳腺高危病灶诊断中选择DBT可对乳腺高危病灶诊断中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乳腺高危病灶诊断更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517.
[目的] 总结刘绍武先生从“心”论治紊脉型月经过少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分析紊脉的形成机制及紊脉型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基于临床实践总结刘绍武先生的临证思路及经验,并附医案加以验证。[结果] 刘绍武先生认为,月经过少的患者以紊脉多见,心气虚衰,则心搏失常,血运失常,形成紊脉,情志所伤,首伤及“心”,情志不畅为其主要病因。心气虚则运血无力,生血乏源,进而导致冲任亏虚,心气不足、冲任亏虚为本病核心病机。治疗上首畅情志,次用“整体与局部双关疗法”进行治疗,运用协调疗法协调整体,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局部以强“心”为重点。所举医案中,患者月经量少1年余,其脉象为紊脉,辨为气血亏虚证,治宜强心壮阳、益气养血,处以刘老自创的调心汤,用药准确,疗效显著。[结论] 刘绍武先生强调了月经过少从“心”论治的重要性,突破了传统的治疗思路,以脉定证,依证定方,为月经过少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思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18.
目的 数据挖掘国家专利口服中药复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组方遣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并筛选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站中的中药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复方专利相关数据,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运用相关软件统计分析中药的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毒性中药用量、关联规则分析,并对关联强度较高的中药用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纳入的89首治疗KOA的口服中药复方,计291味中药。出现频次≥9次的中药共42味,前5味中药为当归、牛膝、威灵仙、甘草、熟地黄。毒性中药32味,使用频次较多的依次为土鳖虫、全蝎、蜈蚣。四气以温、平、寒性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脾经为多。中药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排前列的有全蝎-蜈蚣、威灵仙-木瓜-白芍、当归-杜仲-熟地黄、乳香-没药等;系统聚类将排前18味的中药分为3组;新处方包含当归、牛膝、威灵仙、甘草、熟地黄等。结论 中药复方专利治疗KOA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为主,符合KOA虚、邪、瘀的基本病机,具有标本同治的用药特点。含有毒性中药的处方占半数以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  相似文献   
519.
<正>脊髓型颈椎病由于脊髓受压的程度、范围等不同,导致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与脑梗死相一致,极易误诊为脑梗死[1]。本院收治1例误诊为脑梗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案例报告患者,男性,57岁,因“左侧肢体麻木、乏力1年,加重1月”,于2021年3月11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左上肢重于下肢;左手不能持物,活动迟缓;左手尺侧无名指及小指持续性麻木;行走距离50 m后左下肢无力,曾摔倒数次;偶有头晕头痛。  相似文献   
520.
[目的] 总结马文辉教授治疗溢脉型脏躁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医案,查阅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用药经验等方面总结马教授治疗溢脉型脏躁的经验,并运用两则医案进一步阐释马教授的辨证用药特色。[结果] 马教授认为,溢脉型脏躁虚实夹杂,以实为主,其核心病机是怒则气上引起的整体气血失调,强调以脉定证,以协调整体气血为治则,采用调和气血、平亢安神、疏肝泄火等方法辨证施治,以调神平亢汤加减化裁治疗本病。文中所示两则医案辨证为肝火郁结及瘀血阻滞,总以协调整体气血为要,分别配合疏肝解郁安神及活血化瘀行气,疗效明显。[结论] 马教授治疗溢脉型脏躁,突出情志症状和脉诊的辨证意义,根据临床证候的不同灵活加减,对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可有效指导相关疾病的中医辨治,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