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膜肺母细胞瘤非常罕见,多发生于肺,国内仅见1例报告。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肺外膈胸膜的胸膜肺母细胞瘤,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iR-15b靶向LPAR3调控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为对照组、miR-15b mimic组、miR-NC组、miR-15b mimic+pcDNA3.1组、miR-15b mimic+pcDNA-LPAR3组;另设对数期生长的人食管上皮细胞HEEpiC为空白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5b和LPAR3 mRNA的表达;应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ca109细胞中LPAR3和增殖、迁移、侵袭相关蛋白(Cyclin D1、MMP-2、MMP-9)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Eca109细胞中miR-15b水平明显降低(1.00±0 vs 0.42±0.03,t=33.486,P<0.01),LPAR3 mRNA水平显著升高(1.00±0 vs 2.33±0.15,t=15.358,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15b mimic组细胞miR-15b水平显著升高(0.42±0.03 vs ...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地区健康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窗口期"病人的发生率,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标本进行HIV、HBV和HCV核酸检测(NAT)。方法从无偿献血人群血浆中同时提取HIV、HBV和HCV核酸,采用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检测,同步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HCV和HBV抗原或抗体。结果 5 751份献血员血标本中,检出HBV"窗口期"标本3份,检出率为0.087%;检出HCV"窗口期"标本1例,检出率为0.017%,未检测出HIV"窗口期"标本。结论核酸检测可以有效检测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HBV和HCV的"窗口期"标本。新疆伊犁哈萨克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HBV、HCV的"窗口期"潜在感染危险,应考虑在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进行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4.
应激性溃疡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 (AGML) ,是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导致的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溃疡及出血。我院在临床治疗中 ,使用泰胃美注射液治疗此病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观察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0例中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2 7~81岁 ,平均 51岁 ,均经胃镜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1.2 原发疾病 :急性脑血管病 2 8例 ,晚期肿瘤 6例 ,败血症 2例 ,肾功能衰竭 4例。1.3 治疗机理和给药方法 :①治疗机理 :使胃液分泌量减少 ,给药 30分钟胃液量下降 4 5% ,pH值≥ 5。这说明在治疗中大部分胃蛋白酶被灭…  相似文献   
15.
置换法测定镁相对原子质量的最佳实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从稀酸中置换出氢气时,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的金属质量间存在定量关系.用已知准确质量的金属镁条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测出被置换出氢气的体积,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镁与氢气置换时的定量关系,便可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即摩尔质量.但是学生的实验结果一直不理想,相对误差接近2%,甚至更大.为了降低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从参加反应镁条的质量、连接管长度、反应前测量气管内的液面位置等方面进行探索,得出测定镁相对原子质量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HIV-1感染者不同时期分离的R5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传统的共培养方法分离并培养HIV-1,用表达CD4和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GHOST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病毒辅助受体的利用和感染性,从而判断所分离毒株的CCR5嗜型(R5型毒株);使用2 ng P24病毒量感染正常人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法检测第1、3、5、7、10、15天的HIV-1 P24抗原,反映病毒复制能力;采用HIV-1核酸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浆病毒载量.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HIV-1B'亚型感染者22例,其中CD4+细胞>0.2×109/L和CD4+细胞≤0.2×109/L各11例;所分离的病毒仅利用CCR5辅助受体,均为R5型毒株,感染性的结果显示,来自CD4+细胞≤0.2×109/L的11株R5毒株的感染性为(7.392 7±4.584 2)%,而CD4+细胞>0.2×109/L的为(2.613 6±1.61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2,P<0.05);两组病毒复制滴度在第7天开始明显上升,培养第7、10、15天,两组病毒复制动力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71、2.509和2.260;P<0.05),CD4+细胞≤0.2×109/L的R5毒株的复制能力较CD4+细胞>0.2×109/L的明显增强;CD4+细胞≤0.2 × 109/L R5型毒株的病毒载量的对数值为(5.606 8±0.815 1)拷贝/mL,CD4+细胞>0.2 × 109/L的为(4.729 8±0.431 6)拷贝/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1,P<0.05).结论 疾病进展过程中,即使病毒的辅助受体利用未从CCR5转变为CXCR4,但病毒的感染性和复制能力已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7.
氟砷联合作用对肝肾损伤的研究(摘要)(英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作者采用亚慢性动物实验的方法,对砷氟联合作用对肝、肾的损伤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砷氟联合作用对肝、肾组织SOD、GSH—Px酶活性和-SH含量均有影响。砷与氟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对肝组织Zn、Fe、Ca和Mg及肾组织Mg、Ca、Sr、Al的影响也属于拮抗作用。对肾脏Fe有明显蓄积作用,但对肾脏Mn的影响属协同作用。提示砷氟联合作用对肝、肾的损伤,一方面是砷和氟的直接作用,另一方面是砷氟通过影响肝、肾组织酶活性而引起自由基平衡紊乱及无机元素紊乱而造成损伤。尽管砷氟联合作用在对肝脏、肾脏多项指标影响方面呈拮抗作用,而这种拮抗作用也是通过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体现的,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组织细胞正常代谢活动而造成肝脏和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感染性克隆pNL4-3骨架上构建含CRF07_BC V3的嵌合分子克隆。方法通过融合PCR将CRF07_BC pXJDC13的V3环与pNL4-3的env骨架进行融合并克隆至pNL4-3上。经过鉴定后将阳性V3嵌合克隆pNL4-3/XJDC13V3转染到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并检测病毒的感染性。V3嵌合病毒的细胞嗜性分别用Ghost细胞系和MT-2细胞进行测定。结果利用融合PCR克隆方法在pNL4-3骨架上成功构建了含CRF07_BC pXJDC13 V3的嵌合分子克隆pNL4-3/XJDC13V3。该嵌合病毒利用的辅助受体为CCR5,不能利用CXCR4,也不能在MT-2细胞上诱发合胞体。结论在pNL4-3骨架上成功构建了含CRF07_BC pXJDC13 V3嵌合分子克隆pNL4-3/XJDC13V3。该嵌合分子克隆为进一步研究CRF07_BC嗜性转变中V3关键位点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9.
关于CoQ定量方法有很多,如比色法,荧光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但比色法测定之前,CoQ同系物需要予先分离,定量操作烦杂;荧光法其CoQ反应时间较长;薄层层折法最后定量常需光密度外等;以上方法大部分需要试样量大等一些缺点。然而,应用HPLC方法,除能同时分离同系物外,还具有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与辅酶Q10对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方丹参与辅酶Q_(10)对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力有影响,本文结果表明,复方丹参和辅酶Q_(10)均使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力升高,说明复方丹参与辅酶Q_(10)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