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 ,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而大脑神经元的兴奋性与性激素关系密切 ,如雌二醇增加大脑的兴奋性 ,孕激素和它的代谢物则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与之有关的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 ,对卵巢类固醇激素如何影响癫痫发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戊四氮(pentetrazole,PTZ)急性癫痫模型大鼠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的可塑性变化。方法:采用PTZ诱发大鼠急性癫痫发作,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对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突触的密度、不同形式突触连接面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1)PTZ后3d,大鼠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突触密度明显下降,PTZ后7d、14d,突触密度则恢复到与对照组相似的水平。(2)与对照组及PTZ后3d相比,PTZ后7d,笑型突触占突触总数比例明显减少,愁型突触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结论:癫痫敏感性长期增强是癫痫长期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而癫痫敏感性增强的时间出现于急性癫痫发作后7d左右。  相似文献   
73.
目的:微观显示肌硬膜桥形态及其连接形式。方法: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人寰枕及寰枢间隙的肌硬膜桥纤维与寰枕后膜及硬脊膜的连接,分析其连接形式。结果:寰枕及寰枢间隙、肌硬膜桥两连接端、肌端及硬脊膜端均存在明显的直接连接,肌硬膜桥纤维融入硬脊膜,并成为硬脊膜一部分。结论:为肌硬膜桥的功能推测提供了形态学支持。  相似文献   
74.
75.
枕下区的肌肉主要参与控制寰枕和寰枢关节,从而保持头部直立和运动.近30年来的研究发现,枕下区的肌肉可能穿过椎后间隙而直接与硬脊膜相连,从而形成肌硬膜桥.1995年,Hack[1]首次提出了肌硬膜桥的概念.此结构广义上是指头后小直肌和硬脊膜的连接组织,狭义上即是头后小直肌发出的肌腱连续到硬脊膜而形成的一个致密结构. 本实验选取11例头部标本,采用P45断层塑化技术制备头部矢状切片,并旁正中切片25张进行观察.另选取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部标本进行解剖,对颈后区结构及其与硬脊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6.
<正>近年来,对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TLF)的关注日渐提高。TLF是背部的深筋膜,由多层筋膜和腱膜层复杂排列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脊柱的胸椎和腰椎段。TLF可参与形成不同的结构,如椎旁韧带鞘(paraspinal retinacular sheath,PRS)、侧线(lateral raphe,LR)、胸腰椎复合物(thoracolumbar composite,TLC)。研究发现,如对肌肉及筋膜进行收缩或牵  相似文献   
77.
脑脊液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特殊内环境,又是全身体液系统的一部分。结合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有学者提出了由这种物质和信息交流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信息交流网络—“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本文对“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主要结构基础—室管膜和室管膜上超微结构的形态学特点及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8.
隋鸿锦 《解剖学杂志》2022,45(3):207-208
生物塑化技术不仅可以保存生物体外部特征,还能保留其内部结构,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医学科普之路。结 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解剖学学科经验,引进、推广和改进生物塑化技术。开创性研发了生物塑化标本,讲述生物 演化相关的科学故事,同时充分发挥标本的医学研究与科普价值。精心构筑“书—馆—网”立体化科普模式,以 此探寻生命世界的奥秘,为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学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9.
徐强  于胜波  唐炜  隋鸿锦 《解剖科学进展》2009,15(3):290-293,297
目的探索健康成年男性骨密度及其峰值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建立中国北方成人的正常骨密度值数据库积累数据。方法采用定量CT技术和骨密度专用分析软件测量分析腰椎L1-L5椎体骨密度。结果大连地区成人腰椎骨密度平均值(197.27±23.71)mg/ml、峰值(212.60±7.08)mg/ml,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正常参考值(212.60±59.26)mg/ml;平均峰值出现在24-32岁,之后骨密度随年龄逐渐缓慢下降,48-50岁骨量丢失显著;其中L4椎体在20-59岁的各年龄段的骨量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比其他腰椎更具有年龄敏感性。结论大连地区汉族男性成人应从48岁关注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80.
正软组织腔隙存在于人体器官与器官或组织之间,对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了解人体构造并为包括手术在内的临床操作的实施、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近年来麻醉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硬膜外隙的认识的深入,现从解剖学、影像学和临床应用等角度对硬膜外隙的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综述,以期对相关临床操作中疑难与意外情况的分析,与该结构有关的临床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