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Hack于1995年首次提出肌硬膜桥的概念,即枕下头后小直肌、寰枕后膜与硬脊膜之间存在的致密纤维连接.随后的研究显示,来自于枕下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以及项韧带的纤维均参与形成肌硬膜桥.众多学者认为肌硬膜桥可能具有重要的功能,推测可能功能包括:(1)防止硬脊膜打折,保证小脑延髓池的畅通和脑脊液的正常流动;(2)传递本体感觉,调整头部位置;(3)与颈源性头痛有一定关联等.本课题组基于前期肌硬膜桥的形态学研究,提出肌硬膜桥是脑脊液循环动力来源之一的假说,并通过形态学、影像学等多种手段发现大量支持此假说的证据.肌硬膜桥是一个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结构,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参与脑脊液循环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能为临床疾病如慢性不明原因头痛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22.
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电针对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的影响以及含SP的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电针大鼠“人中”、“承浆”穴后痛阈明显提高(P<0.01),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免疫反应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含SP轴突终末内含有密集的清亮透明小泡、少量大颗粒小泡及线粒体,轴突终末内的SP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大颗粒小泡内和清亮小泡壁上。含SP的轴突终末主要与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神经元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极少数SP阴性轴突终末与SP阳性轴突形成轴-轴突触或接触。电针可能通过轴-轴突触的突触前抑制方式,抑制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细纤维SP的释放,从而参与针刺镇痛过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癫痫敏感形成期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和CA1区锥体细胞树突棘的可塑性变化特征,探讨树突可塑性在神经环路重组形态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SD大鼠颈部皮下注射海人酸[KA,10 mg/(2mL·kg)]癫痫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4只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S组)、癫痫发作3 d组(KA3d组)和癫痫发作7 d组(KA7d组)。癫痫动物发作达4级为造模成功,鼠脑经高尔基染色和火棉胶包埋与切片,在光镜水平检测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和CA1腔隙层树突棘的形态和密度。结果 KA3d组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外带树突棘密度分别为(26.8±4.06)个/50 μm和(29.1±4.40)个/50 μ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KA7d组分别为(30.7±6.78)个/50 μm和(32.8±8.59)个/50 μm,显著高于KA3d组(P<0.05),其中KA3d和KA7d组无颈短棘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反,KA3d组分子层内带有颈长棘密度未见显著变化,但其平均长度明显下降。KA7d组分子层内、外带有颈长棘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KA3d组。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外带的比较分析发现KA3d组齿状回分子层内带树突棘密度明显低于外带树突棘密度。KA7d组内、外带树突棘密度无明显差别,但外带的有颈长棘密度以及其在树突总数中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内带。在海马CA1区腔隙层,KA3d组树突棘密度为(0.79±0.278)个/μm出现下降趋势,KA7d组树突棘密度为(0.69±0.313)个/μm明显低于对照组和KA3d组(P<0.05)。结论 海马结构内树突棘可塑性变化可能参与了癫痫敏感性形成的形态学机制。  相似文献   
24.
赵欣  于胜波  隋鸿锦 《解剖学报》2018,49(5):699-701
解剖绘图在解剖学的学科发展和医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举办医学生解剖绘图大赛将大大推动绘图法教学的开展,同时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国解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医学生解剖绘图大赛。本文对本届“大赛”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5.
戊四氮诱发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树突发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化学点燃大鼠癫痫模型,观察癫痫发作后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树突的形态学变化,探讨癫痫敏感性形成机制。方法利用戊四氮(PTZ)制作化学点燃大鼠癫痫模型。采用点燃成功后3d、7d两个时间点,应用神经元高尔基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和定量分析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树突改变。结果颗粒细胞的形态学参数(树突总长度、树突分支点数、树突野最大伸展距离和树突棘密度)在PTZ点燃后3d时均显著降低(P〈0.05),而在PTZ点燃后7d时明显回升,并明显高于生理水平(P〈0.05)。结论在PTZ点燃大鼠癫痫发作后,颗粒细胞树突出现明显的可塑性改变,并在PTZ点燃后7d时出现发芽现象,这可能与癫痫敏感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6.
<正>断层塑化技术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①塑化切片技术,将标本塑化后,再用钻石线锯切制成最薄可达20μm的断层标本;②薄片塑化技术,适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在感觉传递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SP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电子显微镜方法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阳性标记纤维的超微结构和突触联系。结果 SP轴突终末分布于树突间 ,这些轴突终末含有大量的透明小泡、少量大致密芯小泡和线粒体。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 ,可见到SP免疫反应阳性树突。多数SP轴突终末与非标记树突 ,以及个别SP轴突终末与SP树突形成轴 树突触。含SP的突触复合体较为多见 ,为会聚型。其中可见SP轴突终末与中心的非标记树突形成GrayⅡ型轴 树突触 ;另有非标记的轴突终末与中心SP树突形成 (扁平小泡形 )F型轴 树突触。结论 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接受多种纤维传入 ,SP纤维只是多种传入纤维中的一种。形态学证明 ,在痛调制活动中 ,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有SP纤维构成的突触后抑制类型 (GrayⅡ )突触参与。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脑一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将9只大鼠灌注固定后,剥离海马并制成扫描电镜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1)大鼠海马伞的室管膜表面覆盖着大量的纤毛和微绒毛;而海马体的室管膜表面主要以微绒毛为主。(2)吞噬细胞多分布于海马伞;神经元样细胞多存在于海马体。室管膜上神经纤维可存在于海马伞的多纤毛区,也可存在于海马体的少纤毛区。结论大鼠海马表面分布有微绒毛、纤毛、室管膜上细胞和室管膜上神经纤维等结构,这些结构与室管膜细胞一起构成了“脑一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国人后筛解剖特征的研究价值,为鼻内镜相关手术提供影像解剖依据。方法:对100例行椎动脉造影者进行头部螺旋CT横轴位扫描,通过多平面重组获得冠、矢状面图像,对后筛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根据后筛与蝶窦的相邻关系,将后筛分为蝶前型后筛和蝶上型后筛;根据后筛与视神经管的毗邻位置关系分为管前型、半管相邻型和全管相邻型;根据后筛内视神经管突出程度,即筛窦气房占视神经管全程的比例,以10%和50%为界,将两者关系分为压迹型、半管型和管型。视神经结节发生率为2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可对筛窦及毗邻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对临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筛窦和蝶窦间的解剖关系和类型,为鼻内窥镜手术提供相关的诊疗数据。[方法]对100例行椎动脉造影增强的病人鼻窦区进行CT水平位扫描,并利用工作站三维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给蝶窦筛窭进一步分型,观察两者的比邻关系。[结果]根据筛窦与蝶窦的关系,将筛窦分为蝶前型13l例(65.5%)、蝶上型69例(34.5%);根据气化程度,将蝶窦分为未发育型(0%)、甲介型(0%)、鞍前型(7%)、半鞍型(25%)、全鞍型(20%)、枕鞍型(48%)。[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可对蝶筛毗邻关系及蝶窦筛窦的发育情况作出准确合理的术前评估,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