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DOG1、CD117和CD34等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DOG1、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GIST中DOG1、CD117、CD34阳性率为97.5%、 92.5%、 80%.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7.5%和5%.结论 DOG1和CD117的联合应用在GIST的诊断中可以大大提高敏感性,但是DOG1和CD117表达与GIST的良恶性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DOG1蛋白是一种较为敏感和特异的GIST辅助诊断抗体,对指导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等靶向药物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溺粪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成功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6岁,工人。因溺粪致呼吸困难,紫绀6小时人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康,6小时前不慎跌人粪坑中,约5分钟后被救出,当时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全身发绀,经吸出口鼻污物、全身清洗后送当地医院救治。经静滴青霉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治疗无效转入我院。体格检查:体温 38 3℃,脉搏 130次/分,呼吸 40次/分,血压16/10 kPa。患者嗜睡,呼吸困难,全身发绀。双瞳孔等大等回,对光反射敏感。颈软,双肺遍布湿性罗音,未闻及明显哮鸣音。 HR 130次/分,律齐。血氧饱和度(SPO2)48%(未…  相似文献   
53.
寒冬腊月,不少家庭睡觉时使用电热毯,热乎乎的被窝使人感到温暖惬意。从医学角度看,电热毯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是冬季保暖保健的理想用品。然而,电热毯使用不当,也可对人体造成多种不同程度的危害,尤其是对婴幼儿、孕妇和出血性病人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54.
Slit-Robo信号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Slit蛋白和其受体Robo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肿瘤嗜神经侵袭中的意义。方法:对34例SACC进行组织分型、嗜神经性分组,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SACC中Slit/Robo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有嗜神经现象、临床复发的SACC病例中Slit/Robo的表达较无嗜神经现象、临床无复发的病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Slit/Robo在不同分组SACC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Slit/Robo与SACC的嗜神经性、临床复发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5.
目的:报告3例皮肤Merkel细胞癌,进一步了解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和电镜观察的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对3例患者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诊断。结果:光镜检查示肿瘤位于真皮内,呈团片状、巢状、岛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大小较一致。免疫组化示NSE、CgA、Sy、EMA、α—ACT在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电镜观察示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神经分泌颗粒。结论:皮肤Merkel细胞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恶性冬眠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恶性冬眠瘤独特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收集2例恶性冬眠瘤和4例粘液性脂肪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标本光镜常规切片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Kp,SMA,RMA,MyOD1,S100,PCNA,p53.冬眠瘤和粘液性脂肪肉瘤各1例取新鲜组织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恶性冬眠瘤与粘液性脂肪肉瘤有显著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的不同;例1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改变相似,唯有超微结构不同.例2免疫组化与有腺泡样结构的肉瘤不同.结论:恶性冬眠瘤的诊断主要靠超微结构的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57.
急性肺水肿伴低氧血症的14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肺水肿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对14例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所致低氧血症经传统常规治疗无效者加用NIPPV治疗,观察通气前,通气中及通气后的动脉血气,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12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1例改气管插管,1例放弃治疗。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急性肺水肿症状,缓解急性肺水肿引起的顽固性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案和采集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以来9例恶性血液病及4例健康供者予以联合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单用G-CSF进行动员,再予以血细胞分离机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分析不同年龄组、疾病及动员方案等对采集效果的影响。结果:13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均成功采集,供者组(G-CSF方案)动员时间明显小于疾病组(化疗+G-CSF方案),两组之间动员及采集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分组之间动员及采集效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动员采集方案,可成功采集,采集过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9.
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并改变P16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叶酸干预萎缩性胃炎后的黏膜改变、P16蛋白表达变化及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叶酸治疗组(n=28) 和非叶酸治疗组(n=28),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血浆叶酸水平、黏膜病理、P16蛋白表达变化,并采用甲基化敏感的内切酶酶切后 PCR法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叶酸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快而持久,患者血浆叶酸水平升高(47.98±2.68 μg/L vs 14.37±3.56 μg/L,P<0.01),病理改变逆转(有效率:80.8%vs39.3%,P<0.01),P16蛋白表达增强,有效率达61.6%(P<0.01),而p16基因甲基化状态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正常.结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叶酸缺乏有关,叶酸治疗可以提高血浆叶酸水平,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逆转胃黏膜的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能提高P16蛋白表达.萎缩性胃炎中不存在甲基化异常.  相似文献   
60.
Na^+微电流检测在手术中诊断良恶性病变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Na^+微电流检测在快速诊断良、恶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良性病变45例,恶性肿瘤15例。肉眼观察切取病变组织2份,同时进行冷冻切片与Na^+微电流检测。检测后组织分别标记,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观察。结果: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比较,冷冻切片法符合率为100%,微电流检测法符合率为96.67%(58/60),对良性病变诊断微电流检测法符合率100%(45/45),恶性肿瘤符合率86.7%(13/15),做出诊断的时间早于冷冻切片20min以上。Na^+微电流检测曲线良性病变一般在20μA上下移动,不超过30μA,恶性肿瘤在30μA以上,最高为65μA。结论:Na^+微电流检测术中能快速准确地判定病变的性质,帮助术者实施手术。与冷冻切片法同步应用,两者可以相互印证,是手术中快速诊断的又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