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3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之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了80例在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其中,观察组是应用腹腔镜来实施消化道的穿孔修补术,而对照组则进行了传统式开腹方法来实施手术。对这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术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了比较。结果除了手术完成时间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观察组的各项研究指标都比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腹腔镜对普外科的急腹症患者治疗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其优点有:患者受创小、术后恢复迅速、出现并发症率低以及美容疗效好等,现已被许多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2.
李帅  钟进义  杨青  全香花 《卫生研究》2011,40(2):220-222
目的研究麒麟菜海藻色素糖蛋白(SPG)对小鼠肝癌细胞PCNA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SPG组分别每日经口灌胃给予SPG100、50、10mg/kg,肿瘤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0d。环磷酰胺组隔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mg/kg。取肝癌组织用MTT法测定各组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SPG组和肿瘤对照组的肝癌细胞增殖活性以吸光度表示分别为(0.711±0.028)和(1.135±0.032),差别有显著性(P<0.05)。PCNA和Bcl-2蛋白表达率在高剂量组分别为28.32%和16.78%,肿瘤对照组分别为72.78%和65.1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SPG可降低小鼠肝癌细胞PCNA和Bcl-2表达水平,对肝癌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位置较深,周围解剖关系复杂,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十二指肠损伤时,常合并周围其他脏器损伤,导致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探查也易漏诊,术中处理困难,加上供应血管为终末动脉,损伤后血供不足,愈合差,术后并发症多而重,  相似文献   
24.
葡多酚对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研究葡多酚(grape procyanidins,GPC)对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设3个不同GPC剂量(200、100、10 μg/m1)的实验组,将GPC与人乳腺癌MCF-7细胞共同培养;另设1个对照组,只加入等量的PBS缓冲液.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ER、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用MTT法测定各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100、200 μg/ml GPC组的E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2±1.53)%和(73.14±1.05)%,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365±0.009和0.283±0.008,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GPC对乳腺癌细胞职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毕行PCIA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A组应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150 mg;B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150 mg 芬太尼0.4 mg;C组氯诺昔康40 mg;D组芬太尼20μg.kg-1。镇痛时间48 h。观察PCIA开始和开始后2、4、8、12、16、24、36、48h的镇痛效果、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和术前、PCIA结束时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变化。结果镇痛效果A组与其他三组相似,B组镇痛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A组与C组相似,明显少于D组,B组不良反应相对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与C组相似,明显短于D组,B组未见明显延长。病人镇痛质量评价为B组>A组>C组>D组。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用于子宫切除术后PCIA镇痛效果良好、副反应少、安全性高,若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提高病人的镇痛效果和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26.
枸杞多糖对慢性辐射小鼠细胞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辐射小鼠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水提取-乙醇沉淀法制备枸杞多糖,并制成0.8%的饲料,给予受试小鼠(枸杞多糖组)。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除正常对照组外,另两组均用^60Coγ射线对动物进行全身性照射,每天照射1次,每天照射剂量为0.084Gy,每周照射5d,连续照射6w,照射总剂量为2.52Gy。检测骨髓微核率、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精子畸形率、肝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等指标。结果:LBP可使辐射引起的微核率、染色体畸变、及精子畸形率显降低,骨髓细胞增殖活性提高,凋亡率降低,使辐射小鼠bcl-2基因表达提高、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枸杞多糖的抗辐射作用与其调控细胞bcl-2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7.
枸杞多糖对慢性辐射小鼠细胞凋亡及bc1-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辐射小鼠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水提取-乙醇沉淀法制备枸杞多糖,并制成0.8%的饲料,给予受试小鼠(枸杞多糖组)。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除正常对照组外,另两组均用60Coγ射线对动物进行全身性照射,每天照射1次,每天照射剂量为0.084Gy,每周照射5d,连续照射6w,照射总剂量为2.52Gy。检测骨髓微核率、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精子畸形率、肝细胞caspase-3mRN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1-2表达等指标。结果:LBP可使辐射引起的微核率、染色体畸变、及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骨髓细胞增殖活性提高,凋亡率降低,使辐射小鼠bc1-2基因表达提高、caspase-3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枸杞多糖的抗辐射作用与其调控细胞bc1-2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骶管阻滞与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价值,并对骶管阻滞的技术操作及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探讨.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骶管阻滞(骶管组),于骶管腔注入(曲安奈德40 mg、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1 mg、2%利多卡因100 mg,用0.9%氯化钠稀释为20~30 ml),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并与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硬膜外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骶管组为93.3%(112/120),硬膜外组为82.5%(99/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骶管组、硬膜外组优良率分别为85.0%(102/120)、93.3%(112/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差率分别为15.0%(18/120)、6.7%(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能较快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和强迫体位.而骶管阻滞较硬膜外阻滞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9.
十二指肠位置较深,周围解剖关系复杂,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十二指肠损伤时,常合并周围其他脏器损伤,导致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探查也易漏诊,术中处理困难,加上供应血管为终末动脉,损伤后血供不足,愈合差,术后并发症多而重,病死率高,诊断和处理及时与否对预后影响较大,据统计,伤后24h以内手术者;死亡率5%-10%,超过24h者,死亡率40%~50%[1],现将我院普外科2006~2007年共收治的10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刘辉  钟进义  于萍  李蕾 《卫生研究》2007,36(1):31-33
目的观察葡多酚(GPC)对小鼠肝细胞蛋白激酶C(PK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每日给小鼠经口灌胃不同剂量的GPC,30天后取肝组织,用MTT法测各组小鼠肝细胞的增殖活性水平,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PKC和PCNA的表达。结果高剂量GPC组PKC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2%和82.76%,阴性对照组则分别为6.42%和32.62%,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肝细胞的PKC和PCNA阳性表达率随GPC剂量的增高而增高。结论葡多酚可促进小鼠肝细胞PKC的表达,提高肝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