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3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医药卫生   398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脓毒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将烧伤脓毒症 4 3例随机分为两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或白参、麦冬汤进行治疗 ,对照组选择敏感抗生素全身抗感染 ,创面以磺胺嘧啶银冷霜换药或手术切削痂植异种皮 ,适当给予营养支持。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 4例中 ,显效 16例 ,有效 7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 95 8% ,显效病程平均 3 8天。对照组显效 10例 ,有效 5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78 9% ,显效病程平均 6 2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程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脓毒症疗程短 ,疗效高。  相似文献   
52.
曹勇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7):595-596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0年6月收治的19例急性胰腺炎临床病例特征、诊治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重症胰腺炎7例,轻型12例。手术治疗7例,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各死亡1例,非手术治疗的12例中1例死亡亦为重症病人,重症病人组中死亡率为28.6%。入院48h内对重症7例病人行APACFlE.Ⅱ评分,平均8.4分;用CT分级进行分级,I级3例,Ⅱ级2例,Ⅲ、Ⅳ级各1例。主要并发症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胰瘘、糖尿病、肠瘘、重症、胰腺脓肿、坏死等。行严密监测下的非手术治疗,在感染出现或已出现并发症时及早行手术。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治疗要根据临床特征及对疾病的正确评估来决定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在进行非手术治疗的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对治疗的反应情况,一旦发现有手术指征,要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53.
63例宫颈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宫颈腺癌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收治的63例宫颈腺癌进行分析,占同期宫颈癌的4.65%,并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宫颈鳞癌作为对照进行比较.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7岁,绝经后患者占55.6%.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或白带增多.其中Ⅰ期17例,Ⅱ期33例,Ⅲ期13例.20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43例采用放射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收治的宫颈腺癌占宫颈癌的比例从80年代的3.5%(38/1087)上升至90年代的7.36%(34/462),其5年总的生存率为56.9%(33/63-5),低于同期宫颈鳞癌5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50%;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6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0%,而行全宫切除的同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9.3%,但二者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宫颈肿瘤≥4cm和<4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4.3%(12/35)和60.7%(17/28)具有明显差异(P<0.05).Ⅰ、Ⅱ期5年生存率62%(31/50),而Ⅲ期5年生存率为7.7%(1/13),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宫颈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治疗方式关系密切.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宫颈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测定尿液中血管抑素在妇科肿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赖氨酸-ELISA法测定25例健康妇女、31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及3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尿液中血管抑素水平.[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尿血管抑素水平及阳性率(中位水平为2.06,阳性率78%)高于正常组及良性肿瘤组(中位水平分别为0.70及0.80,阳性率分别为32%及35%),差异有显著性(P<0.05及P<0.01);正常组与良性肿瘤组尿血管抑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赖氨酸-ELISA法测定尿液中血管抑素水平可能成为一项协助妇科恶性肿瘤临床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5.
辛凯旋  丁文强  何煜 《中草药》2003,34(7):684-68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之一 ,并以其医药密切结合的理论体系 ,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但其治疗手段仍沿用古老的方式 ,剂型制备繁琐 ,口感不佳、汤剂为主 ,难以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所接受 ,因此中药剂型改革迫在眉睫。建国以来 ,中药剂型改革一直沿着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剂型的方向发展。中药改成上述西药剂型以后 ,显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总体上难以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脱离了中医理论轨道。1 以往中药剂型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的盲目性 :剂型改革工…  相似文献   
56.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管状骨,其周围有强大的肌群,由于其作用不平衡,常使骨折错位严重,维持复位后的位置为临床治疗重点.股骨干骨折占全身骨折6%,男:女为2.8:1。创伤性股骨干骨折暴力多强大,出血多,肢体肿胀严重。临床中如处理不当,常出现不良后果。现将我院1992年2月~1997年3月治疗358例股骨干骨折临床资料作初步分析、总结。Ik床资料本组358例,男282例,女78例;年龄1~82岁;骨折部位为股骨干部(不包括租险部及股骨保上)骨折;骨折类型:横形139例,斜形以例,粉碎形155例;其中新鲜闭合性骨折282例,开放性骨折33例,陈旧…  相似文献   
57.
电针治疗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育龄 《针刺研究》1997,22(4):255-258
应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Therapy:EAT)治疗了122例各种肿瘤,其中恶性肿瘤81例(面部肿瘤32例,耳下腺癌18例,唇癌16例,舌癌15例)。另41例为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分布在面部23例,口腔18例)。81例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鳞状上皮癌63例,腺癌18例。41例海绵状血管瘤来自先天性畸形。利用特制的铂金针直接插入肿瘤内并连接在直流电治疗仪上通电治疗。常用电压为8V,电流60~80mA,电量按肿瘤直径计算每1cm给100C。81例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获CR42例(51.9%),PR31例(38.2%),MRS例(6.2%),PD3例(3.7%)。CR+PR评为有效,占90.1%。41例良性血管瘤获CR35例(85.4%),PR4例(9.8%)。随访结果:1、3、5年生存率81例恶性肿瘤分别为:95%,61.7地和33.3%,另41例良性血管瘤全部生存5年以上。  相似文献   
58.
食管癌与贲门癌病灶切除后,采用胃与食管胸内吻合是目前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现结合我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与贲门癌病例,对其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1 临床资料我院1985~1995年经左侧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313例患者中,采用胃与食管吻合术者294例.其中食管癌140例,男127例、女13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6岁;贲门癌154例,男137例、女17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1岁.根治术的手术范围是切除肿瘤及上下端5cm以上的食管或胃组织,同时清除局部肿大的淋巴结.姑息术是指术中可见肿瘤组织残留.转流术采用胃与食管胸内端侧吻合.  相似文献   
59.
记尼克松访华团参观针麻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刺麻醉发明于1955年,是西医学习中医并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针灸镇痛所获得一项新的巨大成果。我国临床医务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研究和认真探索,终于使古老的针灸镇痛学大显光彩,创造了史无前例的针刺麻醉学,为那些不适于在药麻下作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与此同时,生理、生物和生物物理学家们经反复实验研究,在动物和人体内找到了产生针刺镇痛的神经介质(内源性吗啡),阐明了针刺能调整人体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从而达到镇痛效应。由于中央领导和卫生部对针麻工作的重视,专门成立了全国针麻研究协作组和针麻办公室,主持和推…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电化学治疗食管癌梗阻的可能性。(方法)利用我国研制的铂金导管电极在X线监测下准确地插入食管癌梗阻部位,分别将阴阳电极连接在电化学治癌仪上进行通电治疗。按病变的长短给予合适的治疗电量。(结果)治疗166例,完全缓解(CR)23.5%,部分缓解(PR)52.4%,有效率为75.9%(CR+PR)。NC、PD为无效占24.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9%、23.5%和7.8%。(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为进一步采用手术或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创造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