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正>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病变晚期轴索亦可受到破坏,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复发率及致残率高。尿酸(UA)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是内源性的抗氧化剂和过氧化亚硝酸阴离子的天然清除剂。临床研究证实MS患者血清UA水平较低,同时给予UA治疗可抑制其病情发展〔1〕。本文探讨血清UA水平在M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 MS组:根据Poster的MS诊断标准,选取  相似文献   
42.
白细胞介素-17(IL-17)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此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也可分泌.IL-17在多种肿瘤中发挥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IL-1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与前列腺癌恶性度成正相关,即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本文主要就IL-17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嗅三针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 D)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MRI, rs-fMRI)的变化,为临床治疗Va D提供客观的神经影像学依据。方法:将60例Va D患者随机分为嗅三针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对所有受试者rs-fMRI结果及临床量表进行比较,分析嗅三针疗法治疗Va D前后的rs-fMRI及临床量表差异,及其与常规针刺疗法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嗅三针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状态量表(MoCA)得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右侧海马、左侧Broca区、左侧腹内侧前额叶Re Ho值与MMSE量表呈正相关。治疗后常规针刺组患者MMSE量表及MoCA量表得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Re Ho值与MMSE量表呈正相关。fMRI结果显示嗅三针治疗后Re Ho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中回/梭状回、右侧角回/缘上回,Re Ho增高的脑区有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眶额叶、左侧腹内侧前额叶、左侧Broca区、左侧辅助运动区、右侧辅助运动区、右侧海马、左侧海马/海马旁回、左侧扣带回/丘脑、左侧颞极颞上回。常规针刺后Re Ho值减低的脑区为左侧尾状核/丘脑/苍白球,Re Ho增高的脑区有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叶/楔前叶、右侧辅助运动区。结论:Va D患者经过嗅三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后,认知功能均有显著改善,fMRI显示大脑关键脑区局部一致性具有明显改变。嗅三针疗法引起Re Ho改变的脑区主要分布在中央执行网络和默认网络,这两种脑网络均属于高级认知网络;而常规针刺疗法引起Re Ho改变的脑区主要分布在视空间注意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这两种脑网络均属于初级感知网络。提示针刺治疗Va D有效,且嗅三针疗法取穴更少,操作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44.
目的:检测KAI1/CD82和p-catenin在肾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KAI1/CD82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对肾癌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我院近2年收集的30例肾癌及癌旁组织中CD82及β-catenin的表达;构建KAI1/CD82低表达质粒,转染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86-0和OSRC,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β-catenin、Axin2、GSK-3β的表达.结果:肾癌组织中CD82表达低于癌旁组织,β-catenin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LTHR-SHKAI1质粒转染786-0和OSRC后,肾癌细胞的迁移、增殖、侵袭能力增强,β-catenin表达增高,Axin2、GSK-3β表达降低.结论:KAI1/CD82和β-catenin在肾癌组织中表达负相关,KAI1抑制肾癌细胞的迁移、增殖、侵袭能力;KAI1/CD82通过Wnt/β-catenin通路相关上游蛋白调控肾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45.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于颈部中央区.该研究旨在探讨转移淋巴结数小于等于5枚的pN1a 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与131I"清甲"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存在1~5枚淋巴结转移的pN1a 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经过131I"清甲"治疗后中位随访26个月,将患者的临床转归根据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2015年发布的《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分为:满意(excellent response,ER)、不确切(indeterminate response,IDR)、血清学反应欠佳(biochemical incomplete response,BIR)和影像学反应欠佳(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计算不同淋巴结清扫数对应的累计ER率(以ERn表示,n为淋巴结清扫数,ERn为清扫数小于等于n枚淋巴结后达到ER的患者数占清扫数小于等于n枚淋巴结的总人数的百分比),分析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与ERn的关系.结果:随着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增多,ERn总体呈上升趋势,ER1、ER5、ER10和ER30分别为25.0%、66.7%、74.7%和79.1%,且n由1至10时ERn升高明显.n大于等于10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n小于1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vs 7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大于等于10枚(OR=2.720,95%CI:1.052~7.033,P=0.039)、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imulated thyroglobulin,sTg)水平(OR=0.955,95%CI:0.926~0.984,P=0.003)是影响ER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随着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的增多,pN1a PTC患者131I"清甲"治疗后更易达到ER;对于淋巴结转移数小于等于5枚的pN1a 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大于等于10枚有助于其131I"清甲"治疗后达到ER.  相似文献   
46.
背景与目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多见。该研究旨在探讨PTC淋巴结转移率(the rate of involved lymph nodes,LR)与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DM)的关系,及其对DM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162例PTC患者,将其分为DM组(M1组)41例和非DM组(M0组)121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分析评估LR在预测DM的意义。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最佳诊断界值点评估LR及淋巴结转移数目(the number of involved lymph nodes,LNs)对DM的预测价值,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LR及LNs发生DM的累积风险,使用Log-rank法对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及多灶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χ2=13.039,P=0.000)、腺外侵犯(χ2=2.941,P=0.000)、病灶大小(t=-4.485,P=0.00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LR可以作为预测DM的独立因素(OR=1.133,P=0.000)。随着LR的增高,LNs大于等于15组患者的DM风险显著高于LNs小于15组(P=0.0002)。结论:LR可作为DM的独立预测指标,其与LNs结合可以更好地预测DM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7.
投诉举报是人们反映公共卫生问题、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卫生行政部门联系群众、调动和发挥社会监督力量、打击卫生相关违法行为,规范公共卫生和医疗秩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公共卫生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公共卫生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投诉举报案件不断增加。为加强和规范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受理、查处和反馈工作,研究探讨其特点和规律,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指导,现对开封市2006—2008年294起卫生投诉举报案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8.
<正> 开封市由于受到工业的污染,使大气氟含量增加。因植物对大气氟有吸收蓄积作用,特别是有叶蔬菜更为敏感。长期食用这种被污染的蔬菜,就会引起氟摄入过多,导致慢性氟中毒的发生。为此,我们通过蔬菜氟与大气氟污染的关系,以及在污染区如何选择种植含氟量低的蔬菜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减少氟中毒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方法一、布点:位于开封市东南方向的磷肥厂和化肥厂  相似文献   
49.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症状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且会增加患者缺血性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导管消融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降低卒中发生率。左心耳封堵术是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有效手段。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适用于高卒中、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本文综述了心房颤动一站式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索一种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方法 对10只体质量10-15kg的健康犬进行ICE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术。肌注阿托品后经留置针推入丙泊酚诱导麻醉,顺利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经皮穿刺双侧股静脉后置入鞘管,经右侧鞘管送入房间隔穿刺针至上腔静脉并指向12点钟方向,经左侧鞘管送入ICE导管至右心房构建HomeView切面。将ICE导管打P弯后顺时针旋转,逐渐显示出主动脉根部、房间隔和卵圆窝,调整ICE导管使卵圆窝位于切面中心后固定ICE导管,整体回撤房间隔穿刺针及鞘管并缓慢顺时针旋转至3点钟方向,穿刺针、鞘滑落至卵圆窝时,可见“帐篷征”。固定穿刺鞘,推送穿刺针,穿过房间隔时“帐篷征”消失,推注肝素盐水确认,固定穿刺针,推送穿刺鞘,可见“双轨征”。退出穿刺针,肝素盐水冲管后置入左房两圈半导丝,在切面中可见左房两圈半导丝盘绕在左房。术后处死5只实验犬,观察有无心包腔积液及穿刺位置,其余犬观察30天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10只犬全部穿刺成功,9只犬一次穿刺成功。即刻处死5只犬后解剖心脏,未见心包腔血性液体,房间隔穿刺点位于卵圆窝中央,其余犬术后30天无其他并发症。手术操作时间(5.2±1.4)分钟,透视时间(24.9±4.5)秒。结论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操作简便,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