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6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经腹腔和气管建立大鼠芥子气(SM)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比较两种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细胞凋亡的差异。方法  选取Sprague Dawley大鼠136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8只,其他4个组为腹腔SM组、腹腔丙二醇对照组、气管SM组、气管丙二醇对照组,每组32只。腹腔SM组腹腔内注入稀释的SM 0.1 ml(0.96 LD50=8 mg/kg),气管SM组气管内注入稀释的SM 0.1 ml(0.98 LD50=2 mg/kg),正常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及电镜观察,判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①腹腔SM组各时间段肺泡间隔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率较气管SM组增多(P <0.05)。②腹腔SM组各时间段肺泡间隔凋亡蛋白Bax阳性表达率较气管SM组升高(P <0.05);腹腔SM组各时间段肺泡间隔凋亡蛋白Bcl-2阳性表达率较气管SM组降低(P <0.05)。③腹腔SM组各时间段肺泡间隔凋亡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阳性表达率较气管SM组增多(P <0.05)。④电镜显示,染毒72 h,腹腔SM组和气管SM组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凋亡细胞形态特征为上皮细胞膜附着的微绒毛断裂缺失,排列紊乱;线粒体嵴模糊,粗面内质网表面附着的核糖体脱离,并游离于细胞质中。结论  SM经腹腔和气管染毒致大鼠急性肺损伤,通过内源性通道引发细胞凋亡调节异常,SM经腹腔染毒大鼠各项细胞凋亡指标比经气管明显升高,推测可能与SM腹膜腔的快速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22.
肝紫癜病是一种较罕见的以肝血管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良性病变。发病率极低,国内外仅有散在个案报道,临床常无特征性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亦无典型表现,易被误诊,病理切片是其最终诊断手段。2017 年2 月我院收治1 例该病患者,行肝脏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切片明确诊断肝紫癜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超声辐射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bFGF蛋白和mRN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超声辐射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bFCF蛋白和mRNA的变化.结果:辐射后第4天和第7天bFGF蛋白和mRNA较辐射前明显升高(P<0.01),2周时已恢复正常.结论:通过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可使组织发生可逆性损伤,细胞膜微小破裂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提高,同时细胞bFGF产生增加,最后bFGF分泌增加,促进局部微血管的形成,改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选择31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PTV-GTV总剂量DT 6063 Gy,1次/天,DT2.063 Gy,1次/天,DT2.02.1 Gy/次,5次/周。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全程放疗,放疗反应轻微,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心脏损伤等严重毒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保乳术后乳腺癌,治疗摆位过程严格质量控制程序,可确保治疗计划的精准实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阻抗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透析龄≥3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透析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指导、药物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行运动干预:进行为期24周的有氧联合阻抗运动,3次/w,每次45min。收集干预前后的血尿素氮,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评估透析充分性。比较干预前后2组健康调查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变化,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运动干预24w后试验组Kt/V、URR、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 status,GH)、躯体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活力(vitality,VT)、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及SF-36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35、2.218、2.675、2.798、3.188、2.197、4.251,P值分别为0.020、0.033、0.011、0.008、0.003、0.034、<0.001);与基线水平相比,试验组24周时Kt/V、URR、一般健康状况(GH)、躯体功能(PF)、活力(VT)及SF-36总分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2.880、-7.543、-6.168、-3.587、-7.009、-7.521,P值分别为0.010、<0.001、<0.001、0.002、<0.001、<0.001)。结论有氧联合阻抗运动可以提高MHD患者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6.
孕妇,41岁,末次月经2010年10月18日,妊娠第1胎,妊娠19+4周,预产期2011年7月25日。无先兆流产,无接触毒害物质史,胎动正常,无妊高症,自述15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4~6/30,经量正常,无痛经,无家族遗传病史。2011年3月9日来我院孕前检查,  相似文献   
27.
发热,口岸疾病监测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与诸多传染病息息相关,旅检现场一台台红外体温监测仪是检疫人员必不可少的"电子眼",多角度"对焦"熙熙攘攘出入境旅客一个都不少。但发热症状的"单一性"往往掩盖其"多元化"的病理性,实践中也是检疫人员最不易把握、最困惑的难题。常态情况下,发热病例排查处置怎么样才对跨境旅行影响最小?在往来国家和地区疫情流行情况下,发热病例检疫差异性措施的依据在哪里?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分析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实验组接受经多裂肌间隙椎间融合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 d,术后2周的VAS评分及术后1个月与术后半年的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半年植骨融合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及术后1年滑脱角、椎间隙高度及Taillard指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显著,该入路对患者的术中损伤较小,且提高了手术的疗效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miR-183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1(MAPKl)mRNA与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NSCLC组织miR-183及MAPKl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方法检测NSCLC组织MAPKl蛋白表达;统计分析miR-183与MAPKl蛋白的相关性。结果miR-18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1),MAPKlmRNA与蛋白在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明显增高(P〈0.05);统计分析显示,miR-183表达与MAPKl表达呈显著地负相关关系。结论miR-183在NSCLC组织中低表达,与MAPKl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及其对比分析。方法:比较2010-2012年20000份临床标本(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其他非呼吸道标本,以及大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2010-2011年相比,2011-2012年呼吸道标本和其他非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降低,而血培养标本阳性率显著升高,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寻找其原因,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