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缺糖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乳鼠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10在锦州医学院科技实验中心细胞培养实验室进行。将原代培养7d的大鼠乳鼠小脑皮质细胞分为5组:①正常对照组:不干预。②模型组:换含0.5mmol/L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继续培养48h,建立了缺氧/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模型。③神经生长因子5,50,100μg/L组:提前24h加入5,50,100μg/L的神经生长因子,同前造模。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损害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①细胞凋亡率:模型组和神经生长因子5μg/L组高于正常对照组([47.08±13.27)%,(39.01±11.08)%,(4.08±2.45)%,P<0.01]。神经生长因子50,100μg/L组低于模型组和神经生长因子5μg/L组([15.09±5.68)%,(10.56±4.72)%,P<0.01]。②细胞形态:模型组TUNEL染色发现大量阳性细胞,细胞形态亦有明显损伤变化。神经生长因子50,100μg/L组细胞形态结构损伤减轻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给予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抑制缺氧/缺糖造成的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对缺氧/缺糖引起的小脑皮质神经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唾液增多作为一种自主神经紊乱现象出现于帕金森病患者并非罕见,但以其为首发症状者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1病8简介树1:男,64岁。1986年9月患脑右基底节梗死治愈。1989年1月出现流诞增多,曾经口腔科和神经科医师检查未见异常,予山芭着喊口服略有好转。5个月后流诞不止,进餐时偶发吞咽困难。曾拟诊重症肌无力,试用新斯的明治疗无效。9个月后病人出现右上肢姿势性震颤,行走困难,下肢僵硬感。查体:意志清,言语少,表情缺乏,口中流诞不止,四肢肌张力增高,行走速度缓慢,步距变小,右上肢轻度姿势震颤。头颅CT扫描…  相似文献   
33.
本文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简称 HRP。分别注入家兔面神经分支的颊上神经、颈皮神经、耳后神经的神经干内,根据酶标细胞,确定各个分支在面神经核内的局部定位关系。颊上神经主要传导至面神经核的外侧细胞群;颈皮神经主要传导至面神经核的中间细胞群;耳后神经主要传导至面神经核的内侧细胞群。并计数了细胞的数目。面神经分支主要传导至同侧。而不到对侧面神经核。在三叉神经中脑核内未发现有被标记的细胞。这说明三叉神经中脑核不发出纤维加入面神经而传导面部表情肌的本体感觉。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半面痉挛(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和治疗需要,对面神经出口茎乳孔做了调查研究。采用长春市郊区出土的完整成人颅骨120例(男、女各60例),在骨骼测量仪上对茎乳孔的形态、大小、变异、赘生物及孔与相关结构(颈静脉窝、乳突尖、鼓乳缝外端)的距离进行观察和测量,探讨了茎乳孔与临床的关系,为临床工作和人类学积累了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35.
李强  赵宝东  王冬阳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3):61-63,F0003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缺糖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乳鼠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10在锦州医学院科技实验中心细胞培养实验室进行。将原代培养7d的大鼠乳鼠小脑皮质细胞分为5组:①正常对照组:不干预。②模型组:换含0.5mmol/L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继续培养48h,建立了缺氧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模型。⑧神经生长因子5,50,100μg/L组:提前24h加入5,50,100μg/L的神经生长因子,同前造模。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损害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①细胞凋亡率:模型组和神经生长因子5μg/L组高于正常对照组[(47.08&;#177;13.27)%,(39.01&;#177;11.08)%。(4.08&;#177;2.45)%,P〈0.01]。神经生长因子50,100μg/L组低于模型组和神经生长因子5μg/L组[(15.09&;#177;5.68)%,(10.56&;#177;4.72)%,P〈0.01]。②细胞形态:模型组TUNEL染色发现大量阳性细胞,细胞形态亦有明显损伤变化。神经生长因子50,100μg/L组细胞形态结构损伤减轻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给予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抑制缺氧缺糖造成的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对缺氧缺糖引起的小脑皮质神经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LAK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用人胚胎中期脾脏和胸腺细胞经人重组IL-2激活而成的LAK细胞与正常人淋巴细胞在形态、活性上的区别。并观察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LA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7.
关于国人掌浅弓测量已有报道,但多为分类的统计及分支的观察,而对构成动脉弓各支的管径及在手掌走行的位置,弓顶至中指、无名指间指蹼、游离缘及至腕远侧横纹间距离和临床应用还较少报道。为适应临床手掌部手术的需要,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特对以上项目进行观察和测量,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8.
本文报道了猪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猪骨松质复合材料修复颅骨大面积缺损的实验结果。以家兔颅顶骨的两侧制成2个10mm圆形骨缺损作为颅骨大面积缺损的动物模型,分别植入猪骨形态发生蛋白(pBMP)与猪骨松质复合材料、猪骨松质和羟基磷灰石(HA)颗粒。术后2、4、8周进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pBMP与骨松质复合材料无排斥反应,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术后8周已将骨缺损修复,而不含BMP的骨松质和羟基磷灰石颗粒未见有骨组织生成。说明猪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猪骨松质复合材料可以作为小儿颅骨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NGF对新生大鼠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小脑变性疾病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大鼠新生乳鼠小脑皮质细胞建立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模型 ,实验组的各组提前 2 4h加入NGF ,模型组不给NGF ,并观察NGF的保护作用。通过检测培养液LDH含量 ,反映细胞的代谢情况和细胞功能和状态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NA的含量 ,定性的反映细胞凋亡率。结果 谷氨酸 (Glu) 5 0 0 μmol·L-1与细胞作用时间 5min可诱导细胞凋亡。取细胞培养液检测LDH的浓度明显增高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在G1峰前出现一个“G1亚峰”凋亡细胞 ,所占比例为 5 0 2 %及 4 5 7%。NGF (5 0 ,10 0 μg·L-1)能够使LDH (乳酸脱氢酶 )的含量减低 ,凋亡细胞数减少。结论 NGF能拮抗兴奋性氨基酸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0.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及内皮下间充质干细胞,观察采用不同的换液频度与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6-03/11在辽宁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正常健康产妇顺产或剖宫产的新生儿脐带,由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提供,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②根据更换细胞培养液时间的不同,分为接种后每24h,48h,72h更换培养液组。③无菌条件下将脐带用预热的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洗涤去血渍,从脐静脉一端插入留置针,用预热的磷酸盐缓冲液冲净静脉腔血,止血钳夹闭另一端,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及内皮下细胞,取消化30min的细胞悬液进行贴壁培养,以1×108L-1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的细胞数和培养液量相同,按实验设计分组的时间方法更换培养液。④各组自培养24h开始,每天分别取各组细胞4孔,以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生长曲线。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离的细胞进行表面抗原鉴定。结果:①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原代培养1周,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传代培养2h细胞开始贴壁变形,24h基本完成贴壁,48h可见部分已贴壁的细胞开始分裂增殖,细胞形态多样,呈椭圆形、梭形、三角形等。5~7d贴壁细胞可见多核的成纤维细胞样。在细胞生长增生过程中,接种后每24h更换培养液组细胞增殖明显,生长状态均最好;接种后每48h更换培养液组次之;接种后每72h更换培养液组细胞增殖较慢,细胞生长状态也较差。②生长曲线:接种后每24h更换培养液组的细胞生长增殖较快,比接种后每48h及72h更换培养液组达到的同样细胞数平均提前2~3d(P<0.05);接种后每48h及72h更换培养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特性: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显示CD166呈阳性,vWF呈阴性。结论: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获得的人脐静脉内皮及内皮下细胞数量高、活性佳。更换培养液的频度不同,细胞的增殖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时间不同,接种后每24h更换培养液更有利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生长和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