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TBI组大鼠采用Feeney的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脑顶叶局部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行开颅手术,不行打击致伤,每组按伤后处死时间的不同分为1/2h、1h、3h、6h、12h、24h、72h、120h 8个亚组,每亚组5只,经鼠尾静脉注射~(125)I-神经生长因子(~(125)I-NGF),用FJ-2003/50放免测量仪计数器检测伤侧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125)I-NGF的γ计数来观察皮层和海马区~(125)I-NGF的渗入量的变化。结果:大鼠在创伤后1/2h,大脑皮层及海马区~(125)I-NGF透过血脑屏障(BBB)的剂量有明显增加,持续到3h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均达高峰,伤后12h大脑皮层及海马区的γ计数虽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72h时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又都出现第二次高峰,120h时γ射线剂量与对照组已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顶叶局部挫伤后伤侧脑皮质及海马区BBB开放呈双相变化,BBB开放中间期仍有少量~(125)I-NGF渗入。  相似文献   
22.
TGF—β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TGF-β对小鼠股骨骨折的修复能力及骨愈合过程。方法:将TGF-β、PBS25μL分别注射于小鼠股骨骨折处,连续注射10天,分别于7、14、21天进行X线摄片和骨折处切片光镜观察,并应用微机图像处理系统作骨痂骨骨系细胞立体定量分析。结果:术后21天给药组小鼠伤肢完全愈合,骨折线消失,骨髓腔再通;而对照组动物骨折处未愈合,断端清楚可见。结论:本实验证明了外源性TGF-β具较强的生物活性,是强促分裂因子,对骨折的修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辽西农村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于2002-09随机选择辽西地区义县七里河乡的汉族农民506人为测量对象。从20岁起,每5岁为1个年龄组,55岁以上为1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按性别分组,每组测量人数不低于30人。由专人负责按Carter和Heath(1990)的规定进行指标测量和计算。10项测量指标分别是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髂前上棘皮褶厚度、腓肠肌皮褶厚度,测试数据按年龄、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比、体型位置均数、两体型点间距离、体脂率和各类体型分布频数等。并与国内外其他群体进行比较。 结果:506人的各项指标均被测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农村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成年男性的体型均值为4.9-3.5-2.3,成年女性的体型均值为6.0-3.1-1.9,均属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性体型主要集中在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49.5%),均衡内胚层体型(12.1%),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9.3%);女性体型分布较高是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68.3%),均衡内胚层体型(14.7%),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9.7%)。②体型频数的变化提示辽西农村汉族男性体型分布呈多态性,而女性体型分布较集中。③辽西汉族农民体型的年龄变化:30~34岁和50-54岁年龄组的男性及25岁以后的女性平均体型点分布于平面体型图的弧线之外,提示辽西汉族农民这些年龄组的成人皮下脂肪较厚,体型偏胖。④农村汉族成年体型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内因子值占优势,而中、外因子值男性大于女性,除40-44岁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组均无明显差异。⑤辽西汉族农民体型与其他群体的比较:辽西汉族农民男性体型与鄂温克族、回族、墨西哥和美国爱斯基摩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与美国东北和中西部人群相接近,女性与回族和墨西哥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与印度和蒙古族相接近。结论:①辽西汉族农民皮下脂肪较厚,骨骼、肌肉系统较发达,身体线性度中等。②女性皮下脂肪发达,体态丰满。③而男性骨骼和肌肉发育良好,体型稍显修长,  相似文献   
24.
目的:调查分析辽西地区汉族城市青少年的体型发育特征与规律,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资料。方法:对辽西地区城市525名14~19岁汉族青少年进行体型特征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和腓肠肌皮褶10项指标,按照Heath-Carter体型法测试数据,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值、中因子值、外因子值、体脂率和体型分布等,借以评价个体或群体的体型。结果:辽西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8~3.3~3.5,属中间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4.8~2.9~3.2,属均衡的内胚层体型。女生在内因子值占优势,而中、外因子值男生大于女生,表明女生的皮下脂肪发达,体态丰满;而男生骨骼和肌肉发育良好,体型稍显修长。经t检验,各年龄组的男女体型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与国内其他群体的体型比较,可见辽西城市青少年与其他少数民族体型有明显差异。结论:辽西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骨骼、肌肉不甚发达,体脂较多,身体线性度中等,应注意合理饮食并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5.
辽西地区汉族城市青少年体型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辽西地区汉族城市青少年的体型发育特征与规律,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资料。方法:对辽西地区城市525名14~19岁汉族青少年进行体型特征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和腓肠肌皮褶lO项指标,按照Heath-Carter体型法测试数据,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值、中因子值.外因子值、体脂率和体型分布等,借以评价个体或群体的体型。结果:辽西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8~3.3~3.5,属中间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4.8~2.9~3.2,属均衡的内胚层体型。女生在内因子值占优势,而中.外因子值男生大于女生,表明女生的皮下脂肪发达,体态丰满;而男生骨骼和肌肉发育良好,体型稍显修长。经t检验,各年龄组的男女体型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与国内其他群体的体型比较,可见辽话城市青少年与其他少数民族体型有明显差异。结论:辽西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骨骼、肌肉不甚发达.体脂较多,身体线性度中等,应注意合理饮食并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辅酶Q10在以PC12细胞建立的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4在锦州医学院科技试验中心进行。取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3组:①辅酶Q10组:加450μmol/L辅酶Q10和0.3mmol/L多巴胺。②多巴胺组:加0.3mmol/L多巴胺。③空白对照组:只加等量RPMI1640。24h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测试DNA含量,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多巴胺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0.66±1.90)%,(0.82±0.07)%,P<0.01],辅酶Q10组细胞凋亡率[(16.05±2.16)%]明显低于多巴胺组(P<0.01)。结论:辅酶Q10能显著降低多巴胺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提示辅酶Q10作为神经保护性药物对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防治帕金森病可能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辽西地区农村汉族青少年的体型发育规律和特点,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数据。对象:按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2001-07/2003-09辽西地区锦州、盘锦、葫芦岛、义县和绥中的农村13所中小学7~19岁经学校正常体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汉族学生为调查对象,按性别分两大组,每大组按年龄分12小组,7~18岁每岁为1个年龄组,18~19岁为1个年龄组,每小组44~82人,共分24组,搜集完整资料1280名(男666名,女614名)。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每项指标测量2次,取平均值,10项指标由专人负责,测试数据按年龄和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和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1/3,样本中平均体型点到所有体型点空间距离的均数,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体脂百分比和各类体型分布频数。结果:参加调查128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17岁青少年身高、体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平均身高、体质量男生大于女生。身高/体质量1/3指数除7、8、10、12和13岁外,各年龄组男生>女生,平均值男生>女生。体脂含量除8岁外,其他年龄组女生>男生,平均值女生>男生。②男生的体型均值3.6-2.5-3.7,属外胚层-内胚层均衡体型,女生平均体型值为4.3-2.2-3.3,属于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体型频数的变化提示辽西农村汉族男生体型分布在内胚层和外胚层的体型较多,女生分布较集中,主要在内胚层体型。③内因子男生在3.0~4.0,女生在3.5~5.2,各年龄组女生>男生;中因子男生在1.6~3.9,女生在0.8~3.4,除7、11和17岁女生>男生外,其他年龄组男生>女生或男女相等,平均值男生>女生。外因子男生在3.0~5.0,女生在3.0~4.1,7、8、10、12、13岁女生>男生,11、14、15、16、17、18岁男生>女生。因此,女生的内因子占优势,皮下脂肪更发达,体态丰满,男生中因子占优势,骨骼粗壮,肌肉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的身体相对瘦高程度增长,身材修长。④男女各年龄组间体型比较,7,8,9,10,11,12,13,14,15,16,17,18~19岁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值分别为0.45,0.67,1.03,0.56,0.76,0.30,0.93,2.60,1.86,1.37,1.21,1.47,8~11岁年龄组男女间体型差异有显著性(t=2.66,2.75,2.95,3.58,P<0.05)。⑤与城市青少年相比,农村青少年身高低5~6cm(男女分别为u=6.24,5.90,P<0.01),体质量低3~6kg(男女分别为u=6.93,4.60,P<0.01)。结论:辽西地区农村男生较女生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女生的皮下脂肪更发达,体态丰满,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的身体相对瘦高,身材修长。与城市青少年相比,农村青少年仍矮瘦,与国外资料和国内少数民族相比,辽西地区农村汉族青少年骨骼肌肉欠发达,身材修长。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通过给股骨骨折的小鼠口服从新鲜猪骨提取的骨特异性生长因子后,观察骨痂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发现高剂量组的动物骨折处在骨痂、成纤细胞、毛细血管以及骨生成细胞数量等方面比低剂量组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和研究辽西地区汉族城乡男性儿童青少年的体型发育规律和特点,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资料。方法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辽西地区7~19岁汉族城乡男性儿童青少年1323名(城男657,乡男666名),进行体型比较。结果辽西地区汉族城男的体型均值3.9~3.5~3.4,属中间型,乡男的体型均值3.6~2.5~3.7,属外胚层-内胚层均衡体型。身高、体重城男大于乡男,平均身高相差5.93 cm(u=6.24,P<0.01),平均体重相差5.75kg(u=6.93,P<0.01),三因子平均值比较,内因子:城男>乡男,外因子:城男<乡男,以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因子:城男>乡男,且差异显著,经t检验,7岁、8岁、11岁、13岁、15~18岁同龄城乡男生体型差异显著(P<0.01)。体型频数在各年龄各体型中的变化,提示辽西城市汉族男生体型分布较散,农村汉族男生体型分布在内胚层和外胚层的体型较多。结论辽西地区汉族乡男比城男矮瘦,城男比乡男皮下脂肪发达,骨骼、肌肉强健,辽西地区男生体内脂肪含量高。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价值,为良、恶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1例人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和29例正常腮腺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在正常腮腺组织与良性腮腺多形性腺瘤二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比较VEGF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原发的良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组中阳性表达率和在复发的良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组中阳性表达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VEGF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恶性程度和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