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一、病历简介:患者,男,18岁。2001年7月8日工作中不慎左下肢踩进碱水池里,立即用自来水清洗10分钟,伤后1小时送往当地医院全身静滴抗生素,创面涂湿润烧伤膏治疗。2天后,因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体温39~40℃,增用地塞米松治疗4天,于伤后第5天转入我院。查体:体温40.1℃,脉搏12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5/9 kPa,白细胞计数7.8×10~9/L.中细胞比率0.055。心肺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左大腿中段以下皮肤灰暗,创周皮肤红肿、疼痛。诊断为碱烧伤15%深Ⅱ°、5%Ⅲ°、10%TBSA创面脓毒症。入院后,经静滴明可欣,创面外用磺胺嘧啶银霜换药4  相似文献   
82.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严重烧伤后机体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严重烧伤患者代谢的影响。 方法 烧伤患者2 4例 ,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12例。分别于伤后第 3~ 17天皮下注射rhGH(9U/d)和等量等渗盐水。于伤后第 3、10、17天抽血检测血清生长激素 (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血清蛋白、血浆胰岛素、血浆胰高血糖素及血糖值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伤后第 10、17天 ,rhGH治疗组血清GH、IGF 1、IGFBP 3、血清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两组各时相点血清白蛋白、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严重烧伤后应用小剂量rhGH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 ,对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83.
患者男 ,2 7岁 ,因柴油火焰烧伤面颈、胸部及四肢 ,伤后2h入院。入院诊断 :烧伤 6 3%TBSA ,浅Ⅱ度 2 4 % ,深Ⅱ度19 % ,Ⅲ度 2 0 % ,合并中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液体复苏、气管切开、吸氧并湿化气道。静脉滴注头孢他啶 ,3g/次 ,3次 /d ,创面涂 10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后暴  相似文献   
84.
1病历简介男,25岁,钢水烧伤全身6小时,于1999年6月5日入院。神清,烦躁,口渴,声音嘶哑伴刺激性咳嗽。T37.3℃,P120次/min,R22次/min,BP112/75。mmHg(1mmHg=0.133kPa)。全身除头顶、双足掌面及腰部(系腰带处)外,均有不同程度烧伤。诊断:①钢水烧伤95%,浅Ⅱ度5%,深Ⅱ度40%,Ⅲ度50%;②中度吸入性损伤。立即行气管切开术,常规抗休克、抗生素、对症及创面处理。第2天胃管内引出咖啡样液体,排出柏油样大便;伤后第3天行双上肢、左下肢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右下肢切痂,戊二醛皮覆盖术。5天后出现烦躁、谵语等精神症状,呼吸时快时慢,血气分析提示低氧  相似文献   
85.
局部T淋巴细胞瘢痕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T淋巴细胞与瘢痕增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VC染色及图像分析等方法分别测定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T淋巴细胞及胶原纤维含量。结果:瘢痕组织中T淋巴细胞及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多于正常皮肤组;瘢痕疙瘩T淋巴细胞及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多于增生性瘢痕。结论:T淋巴细胞可能在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病人细胞免疫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与瘢痕增生的关系。方法:对6例瘢痕疙瘩,14例增生性瘢痕病人和1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分析和淋巴细胞试验。结果: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4^ /CD8^ 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正常对照组。结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在瘢痕增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1病历资料 男性,35岁,某钢厂工人,工作中被轧钢机中约1000℃弹出钢条刺烧伤右颈部。于伤后4h收入本院,入院时查:T36. 8℃, P 84次/min, R 22次/min, BP150/90mmHg(20/12kPa),无口渴,尿色清亮。心肺腹部体检无异常。右颈部13cm × 6 cm创面。上缘达下颌下,下缘距钡骨8 cm,创周组织里炭化,创底部可见胸锁乳突肌部分断裂,颈动脉搏动可触及,颈阔肌及胸锁乳突肌均有部分损伤、变性坏死。诊断:右颈部高温钢条刺烧伤。入院后简单清创及抗感染治疗,于伤后1d在全麻…  相似文献   
88.
儿童成批烧伤早期救治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震惊全国的“12.8”克拉玛依特大火灾,致死300多人,烧伤130多人。我们承担了一批20名烧伤伤员的救治,其中儿童16例。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9例,8~15岁16例,32~54岁4例。  相似文献   
89.
我科于1992年6月17日收治1例总面积98%,Ⅲ°80%、深Ⅱ°10%,浅Ⅱ°8%,伴有严重吸入性损伤的烧伤患者,历经135d救治,痊愈出院,现小结如下。 患者,男,35岁。于1992年6月17日因炼钢炉内液态料(1200℃)下压外喷,被其蒸气与热尘烧伤。在单位医院救治,静脉切开补液4300ml,伤后6h50min转入本院。入院时T37.2℃,P112/min,R24/min,血压测不到,重度口渴,表情烦躁,声音嘶哑,手足凉,足背动脉与桡动脉扪不到,心音弱,全身除左足底与两足趾背侧和右锁骨区约5cm×5cm皮肤外余均烧伤,且有广泛的栓塞,血管树分布。即留置胃管,行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粘膜红肿糜烂,有黑色焦痂,烧伤部位达隆突以下,两侧主支气管均有烧伤。诊断:烧伤总面积98%,浅Ⅱ°8%、深  相似文献   
90.
谷才之 《新疆医学》1998,28(1):19-19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注在静脉损伤广泛,给救治中的复苏补液增加了困难。而尽早地切(削)除坏死组织无疑是控制烧伤创面感染的最有效手段。为使早期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我们于1995年6月至12月在救治严重大面积烧伤手术中采用切(削)痂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