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指标在初治涂阳肺结核(SPPTB)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34例初治SPPTB患者治疗2月前后和3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5项血小板相关指标。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痰涂片结果的关联性。结果初治SPPTB患者PLT、PCT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0),MPV、PDW、P-LCR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0);2月末痰涂片转阴组和2月末痰涂片未转阴组5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月末痰涂片转阴组治疗后PLT和PCT均显著降低(均P=0.00),MPV、PDW和P-L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月末痰涂片末转阴组治疗后5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治SPPTB患者初次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级别与PLT、MPV、PDW、P-LCR、PCT 5项指标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PLT和PCT可作为初治SPPTB患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首次就诊医疗机构情况,探讨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首次就诊医疗机构对结核病发现工作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选择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宜章、永新、北湖区共4县(区)为调查现场,利用调查表,前瞻性收集2007年4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就诊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基本情况,首发症状,首诊医疗机构及就诊后的首次检查等信息。结果 共收集186例新发涂阳患者的资料。首次选择到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者占97.8 % (182/186);首诊选择在药店、个体诊所的患者有22人(占35.5%)需3次才被确诊为结核;患者因离家近方便而选择相应医疗机构的比例为58.6%(109/186);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的转诊率为67.1%(47/70),村医务室、乡镇卫生院和乡中心卫生院的日常推荐率为26.5%(13/49);首次就诊没进行任何检查的比例为50.5%(94/186);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的痰检率为2.9%(2/68);结核病相关知识不知晓率为47.3%(88/186)。 结论 首诊选择非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的患者比例较高; 村医务室、乡镇卫生院和乡中心卫生院的日常推荐率相对较低;综合医院痰检率非常低。因而,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加大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主动就诊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比例,才能及时发现患者;其次,可考虑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体系,如药店和个体诊所纳入到体系中;健全卫生行政部门主导下的业务培训体系等,来增加结核病的发现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分子药敏检测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GenoType MTBDRplus VER 2.0(简称MTBDRplus 2.0)结果,了解MTBDRplus 2.0对耐药MTB的检测效果和本地区耐药MTB的耐药基因特征。 方法 收集在湖南省胸科医院MTBDRplus 2.0检测为耐药, 且相同标本BACTEC MGIT 960液体(简称MGIT 960)培养出MTB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液体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MGIT 960药敏)和MTBDRplus 2.0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到分子药敏检测为耐药的结核病患者199例,最终临床诊断为耐药结核病193例,包括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127例,单耐药结核病66例; MTBDRplus 2.0检测为利福平(rifampin, RFP)耐药的171株MTB,MGIT 960检测也耐药的有151株(88.3%),MTBDRplus 2.0检测为异烟肼(isoniazid, INH)耐药的149株MTB,MGIT 960检测也耐药的有145株(97.3%)。单耐药组和耐多药组的基因突变模式不全相同,MTBDRplus 2.0检测RFP和INH耐药基因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分别是rpoB S531L和katG S315T。 结论 MTBDRplus 2.0和MGIT 960技术检测耐RFP和(或)INH MTB符合率高,湖南省耐药MTB以rpoB S531L和KatG S315T突变型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19年湖南省某胸科医院BACTEC MGIT 960系统培养阳性的临床分离菌株,经MPB64检测以及PNB、TCH培养基生长试验分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应用16Sr RNA、Hsp65、ITS基因测序法将NTM鉴定至种,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检测其中脓肿分枝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0 443份MGIT 960报告阳性的菌株中,共检出NTM 1 227株,检出率为11.7%。经菌种鉴定,居前4位者依次为胞内分枝杆菌(27.8%)、脓肿分枝杆菌(25.3%)、戈登分枝杆菌(16.5%)、鸟分枝杆菌(16.1%)。脓肿分枝杆菌对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分别是94.6%、87.5%、82.1%;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结论 湖南省NTM流行的菌种以脓肿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为主,阿米卡星和克拉霉素可作为该省临床治疗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优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特征及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湖南省某胸科医院住院的50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和检测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结核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患者类型各组间相比,CD3+T、CD8+T、CD4+T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5、t=3.109、t=2.091,t=3.858、t=3.448、t=3.042,P<0.05)。不同肺受累范围组及是否耐药组各组间相比,CD3+T和CD8+T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7、t=6.697,t=2.529、t=2.418,P<0.05)。不同结核类型组间相比,CD3+T、CD4+T细胞、NK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14、F=12.223、F=11.246,P<0.05)。痰涂片、痰培养各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CD3+T、CD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湖南省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7年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57例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同期本院收治的未感染HIV的结核病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等指标,以及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25例,79.6%)、年龄在20~60岁[其中20~39岁55例(35.0%)、40~60岁79例(50.3%)]、已婚(102例,65.0%)、发热(70例,44.6%)、颈部肿块(31例,19.7%)、腹胀(9例,5.7%)、腹痛(10例,6.4%)、淋巴结结核(50例,31.8%)、并发梅毒感染(32例,23.0%)的结核病患者更易被检出HIV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55、21.31、15.06、49.98、15.70、4.85、5.95、22.39、25.05,P值分别为0.006、0.000、0.005、0.000、0.000、0.028、0.015、0.000、0.000);结核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16.8%(25/149)和61.7%(50/81)]均低于对照组[34.1%(60/176)和78.2%(86/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2.52、6.45,P值分别为0.000、0.0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患者中20~39岁和40~60岁年龄组是影响结核病并发HIV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值)分别为12.54(1.53~102.89)、9.09(1.20~69.40)];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结核、并发梅毒感染在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中的比率更高[OR值(95%CI值)分别为6.51(2.35~18.01)、5.80(1.93~17.41)、15.06(2.71~83.84);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并发支气管结核的比率更低[OR值(95%CI值)为0.03(0.00~0.31)]。 结论 20~60岁年龄段的结核病患者出现HIV感染的概率更大,结核病并发HIV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结核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湖南省结核病耐药监测点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谱,分析耐药变化趋势。方法 菌株分离自2014—2018年湖南省5个国家结核病耐药监测点登记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连续病例,共获得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1463株。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和氧氟沙星(Ofx)共6种抗结核药品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描述菌株的耐药谱并分析耐药特征变化情况。结果 1463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中,1244株(85.0%)分离自初治肺结核患者,219株(15.0%)分离自复治肺结核患者。有252株至少对1种及以上药品耐药,总耐药率为17.2%(252/1463)。单耐药率为9.0%(131/1463),耐多药率为5.1%(74/1463),多耐药率为3.2%(47/1463),耐药谱由30种不同耐药类型构成。耐药菌株对6种抗结核药品的任何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INH(9.9%,145/1463)、Sm(8.2%,120/1463)、RFP(7.0%,103/1463)、Ofx(5.2%,76/1463)、EMB(2.3%,34/1463)和Km(0.8%,12/1463);各药品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838,P=0.001)。2014—2018年各年度分离菌株对RFP耐药比率分别为48.4%(15/31)、45.3%(34/75)、40.0%(20/50)、46.3%(19/41)、27.3%(15/55),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趋势 2 =7.028,P=0.008);耐药率分别为15.7%(31/198)、20.2%(75/371)、21.5%(50/233)、17.3%(41/237)和13.0%(55/424),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趋势 2 =3.850,P<0.05)。分离自复治患者的菌株耐药率(28.8%,63/219)和耐多药率(12.8%,28/219)均明显高于分离自初治患者的菌株[耐药率为15.2%(189/1244);耐多药率为3.7%(46/1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065,P<0.01;χ2=32.024,P<0.01)。结论 湖南省结核病耐药监测点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耐药处于中等水平且耐药率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复治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初治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12—2017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趋势、分布特征、流行状况,为湖南省NTM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7年来自湖南省14个地级市、在湖南省胸科医院经BACTEC MGIT 960 法确诊为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15576例,其中男性11126例,女性4450例。分离出分枝杆菌菌株15576株(每例患者1株)。采用MPB64蛋白免疫胶体金法、对硝基苯甲酸(PNB)生长试验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NTM的初步鉴别,应用16S rRNA、Hsp65测序法对初步鉴定为NTM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对NTM感染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NTM检出率为10.17%(1584/15576);男性NTM感染者占62.06%(983/1584),女性占37.94%(601/1584);年龄分布中,40~岁的中老年患者最多,占39.02%(618/1584);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66.67%(1056/1584)。2016年NTM菌种分布达24种,位列前4者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25.23%(84/333)]、脓肿分枝杆菌[24.62%(82/333)]、戈登分枝杆菌[18.62%(62/333)]、鸟分枝杆菌[16.82%(56/333)];2017年NTM菌种分布达21种,位列前4者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27.15%(104/383)]、脓肿分枝杆菌[22.46%(86/383)]、戈登分枝杆菌[21.15%(81/383)],鸟分枝杆菌[17.49%(67/383)]。结论 2012—2017年湖南省NTM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感染人群以男性、中老年、农民为主,以致病NTM菌居多。  相似文献   
20.
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延误诊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涂阳肺结核病人延误诊断治疗的影响因素,为早期控制传染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7年4~10月就诊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桂阳、宜章、永兴、安仁5县(区)结防机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延误诊断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延误、确诊延误、治疗延误、医疗机构延误及总延误时间中位数分别21,29,3,16,62 d.患者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不知晓结核病相关知识和首次症状有非肺结核主要症状;确诊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首次就诊未进行痰涂片、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摄胸片检查;治疗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农村户籍和首次就诊未进行痰涂片检查.医疗机构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首次检查未进行痰涂片、摄胸片和CT检查、首诊医疗机构在村级或乡级医疗机构及首次无咯血症状;总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首次检查未进行胸透或CT检查.结论 患者延误诊断、治疗与患者肺结核知识、户口所在地、首诊时间、未进行痰涂片和X线检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