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脊柱定位尺和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脊柱定位尺确定伤椎和椎弓根进钉点,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对6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通过与52例开放手术比较定位时间、准确率、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以及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椎管矢状径)等影像学指标评价该系统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 脊柱定位尺定位时间(15.85±2.45)min、透视次数(7.16±1.34)次、定位准确率95.03%±3.27%,而开放手术此三项指标分别为(35.46±5.39)min、(12.04±3.36)次、94.02%±2.95%.两种方法 定位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定位时间和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在恢复胸腰椎压缩椎体高度、纠正后凸成角和椎管缩窄等方面与开放手术内固定具有同样的效果,两组手术前后影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时间(70.00±7.20)min,切口长度(8.50±0.95)cm,术中出血量(50.00±6.20)ml,术后引流量(20.00±5.20)ml,住院天数(4.49±0.70)d,住院费用(7841.6±128.3)元,术后实施镇痛1例,与开放手术相比,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脊柱定位尺可快速、有效确定伤椎和椎弓根钉进针点,减少射线辐射.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设计合理,置入椎弓根钉和连接棒完全经皮操作,准确性高,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为胸腰椎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小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5月,采用小切口(0.5~3.5cm)重建钢板治疗15例锁骨中段骨折,与前期2005年8月~2007年3月采用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的20例进行比较。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每个病例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功能、并发症及病人对切口的满意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小切口手术在切口长度[(3.5±0.5)cmvs(7.3±1.1)cm,t=-12.540,P=0.000],出血量[(55.0±10.2)mlvs(95.0±15.7)ml,t=-8.578,P=0.000],术后24h疼痛评分[(29.0±9.3)分vs(46.0±9.4)分,t=-5.318,P=0.000],骨折愈合时间[(9.1±1.1)周vs(10.8±1.3)周,t=-4.007,P=0.000]及病人对切口的满意率[80%(12/15)vs25%(5/20),χ2=10.380,P=0.001]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手术,而手术时间、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能减小创伤、减少出血、加快骨折愈合,且外形美观,是一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好的方法,但此种术式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间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共65例.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31例,年龄60~84岁(平均71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11例,3部分骨折巧例,4部分骨折5例;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34例,年龄60~81岁(平均70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18例,4部分骨折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少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P<0.01),而两组患者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好、对局部及全身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合于老年患者的治疗,但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并且掌握合适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