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8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医药卫生   731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应用心脏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剂量和安全剂量,观察不同剂量的CT-1对正常骨骼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副作用.方法 取Swiss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分别于胫神经切断术后连续腹腔注射重组小鼠CT-1(rmCT-1)40、60、80、100、120、140、160μg·kg-1·d-1,剩余1组腹腔注射等体积CT-1溶媒,28d后称量失神经侧腓肠肌、正常侧腓肠肌和心脏的湿重;测量胸主动脉平滑肌厚度;检测正常腓肠肌中α-actin和MHC Ⅱa以及心肌中β-MHC的表达、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α-actin的含量.结果 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当CT-1用量达到60μg·kg-1·d-1时,开始对失神经骨骼肌产生营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当给药剂量超过100 μg·kg-1·d-1后,出现对正常骨骼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影响.给药剂量达到120μg·kg-1·d-1时,开始促进心肌β-MHCmRNA的表达,增加正常心脏的湿重.当给药剂量达到140μg·kg-1·d-1时,开始促进正常骨骼肌α-actin和MHC Ⅱ amRNA的表达,以及骨骼肌湿重的增加,同时提高了主动脉血管平滑肌α-actin的含量,增加了血管平滑肌的厚度.结论 腹腔注射CT-1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剂量为60 μg·kg-1·d-1,最高安全剂量为100 μg·kg-1·d-1.当给药剂量达到120 μg·kg-1·d-1时,开始出现心肌肥厚,当给药剂量达到140 μg·kg-1·d-1时,可导致正常骨骼肌的肥大和血管平滑肌的增厚.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随着中晚期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及先进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普及,骨转移瘤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院1990-1996年共收治恶性骨肿瘤74例,现将其中68例转移性骨肿瘤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8例,女10例。年龄30~69岁,其中≥45岁老59例,占86.8%。所有病例均经X钱片、CT、MRI或ECT证实,其中37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主要症状以局部疼痛最多见,共62例,占91%。另有30.9%(21/68)合并神经根受压征,病理性骨折占13.20(9/68),脊髓受压证占7.4%(5/68)原发肿瘤和误诊病种除2例未能明确外,原发灶依次为肺癌。肝…  相似文献   
73.
实验性肾型高血压大白鼠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血小板聚集性的观察王介明,梁建华,苑宝江,陈乐然,夏学清,王继贤,周贵平,王克慧,李辅海,夏学京,张帆,冯欣,王丽,陈红,葛喜梅,房磊我院采用肾动脉钳夹法制成实验性肾型高血压大白鼠模型,确认高血压形成并持续150...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液 ( NGD)及神经再生素 ( NRF)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用生理盐水( NS)、NRF桥接以及 NRF桥接 +口服 NGD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术后 12周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肌电图。结果 :行为方面 NGD+ NRF组比 NS组恢复早 ,NS组、NRF组、NRF+ NGD组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平均值分别为 5 .72 0 m/ s、16 .5 14 m/ s、2 1.310 m/ s。NS组与 NGD+ NRF组的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NGD+ NRF组与 NS组的肌电图比较 ,前者的潜伏期短、峰谷值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结论 :NGD+ NRF具有良好促进神经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75.
隐动脉筋膜蒂的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一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以健侧隐动脉为蒂的顺行或逆行交腿皮瓣修复患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8例均有效地覆盖受区创面,随访三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不牺牲小腿的重要血管,质地与受区相似,方法简单易行,血运可靠,血管蒂长,是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6.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钴卟啉 (CoPP)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 (HO) 1高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以及进行肾组织光镜形态学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HO 1。结果 对照组BUN、Cr升高 ,SOD下降 ,MDA升高 ,HO 1中度提高 (14 4.5± 13 .6) ,肾组织结构紊乱。实验组除HO 1含量大幅提高外 (62 9.4± 78.9) ,尚能显著逆转上述改变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oPP预处理诱导HO 1在肾缺血之前高表达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OFRs)而减轻大鼠肾IRI。  相似文献   
77.
<正>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4岁,1999年5月26日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简称PSE),术后在右侧腹股沟股动脉穿刺处用宽胶布包扎固定止血。48h后患者出现皮肤灼热,瘙痒,胶布周围出现红色丘疹,随即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并改用纸胶布固定。红色丘疹处用75%酒精消毒,但局部皮肤仍出现数处密集成群的大小水泡,破裂后糜烂,渗液,改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糜烂与渗出不减轻,皮损扩大到18cm×40cm,后改用30%双  相似文献   
78.
各种休克肾血流分布(RBFD)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不少进展,现将其研究动态和进展综述于后。一、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多采用放血方法而制作。由于失血致全身血容量下降和血液动力学等一系列改交,相应导致了肾血流  相似文献   
79.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常伴有心电图的改变。现对 6 2例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变化分析如下。临床资料6 2例脑出血均为我院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1 2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 49例 ,女 1 3例 ,年龄 5 0~78岁 (平均 6 9岁 )。全部经头颅 CT证实 ,基底节区出血 48例 ,脑叶出血 4例 ,脑干出血 2例 ,丘脑出血 6例 ,小脑出血 2例 ,首次心电图资料以脑出血发病后 2 4~ 72 h内记录所得选为分析对象。有多种异常时 ,按 1种异常改变为 1例统计。结 果6 2例中心电图异常 47例 (76 %) ,表现为 :ST段改变 2 3例 (3 7%) ,T波改变 2 5例 (4…  相似文献   
80.
<正>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是利用高频电波被宫颈组织吸收 后产生高热来完成宫颈组织的切割及止血,由于操作简便,可 保留生育能力,且不需住院治疗,已广泛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 病变的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将2003年8月~2004年4月在我院门诊行宫 颈锥切手术的病人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70例。 手术时间均为月经干净后3~7 d,术前3 d无性生活,排除生殖 道急性炎症患者。两组在年龄、孕产次及手术指征上均无明显 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