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3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医药卫生   306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摘要】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在冠状动脉、头颈动脉一站式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怀疑冠状动脉和/或头颈动脉疾病的连续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低剂量组(A组)30例和常规剂量组(B组)30例。两组均采用第三代双源CT前瞻性大螺距模式行冠状动脉、头颈动脉一站式CTA检查,A组采用70kV管电压、30mL对比剂的低剂量模式,B组采用100kV管电压、40mL对比剂的常规剂量模式。将A、B两组图像采用MPR、CPR、MIP和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两组的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以节段为单位测量冠状动脉、头颈动脉的CT值、图像噪声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两组中辐射剂量指标值(CTDIvol、DLP、ED)的差异。结果:A、B两组之间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的主观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Z=-0.257,P=0.797;头颈动脉:Z=-0.961,P=0.337);两组间SNR和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升主动脉SNR:t=-1.203,P=0.234;升主动脉CNR:t=-1.845,P=0.070;左冠状动脉主干SNR:t=-0.132,P=0.895;左冠状动脉主干CNR:t=-0.324,P=0.747;右冠状动脉SNR:t=-1.058,P=0.294;右冠状动脉CNR:t=-1.251,P=0.216;颈总动脉SNR:t=-0.796,P=0.429;颈总动脉CNR:t=-0.561,P=0.577;椎动脉V1段SNR:t=0.407,P=0.685;椎动脉V1段CNR:t=0.521,P=0.604;颈内动脉SNR:t=-0.616,P=0.540;颈内动脉CNR:t=-0.516,P=0.608;基底动脉SNR:t=-0.442,P=0.660;基底动脉CNR:t=-0.325,P=0.746;大脑中动脉M1段SNR:t=0.790,P=0.443;大脑中动脉M1段CNR:t=-0.938,P=0.325);A组辐射剂量低于B组(CTDIvol:t=-20.40,P=0.000;DLP:t=-20.19,P=0.000;ED:t=-19.49,P=0.000)。结论:第三代双源CT低剂量在冠状动脉、头颈动脉一站式CT血管成像能提供高质量的图像质量,并能大幅减小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比较树脂类Grengloo粘接剂和玻璃离子类GC Fuji LC粘接剂粘接托槽的首次脱落率。方法固定正畸病例96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在口内左右侧随机使用Grengloo和GC粘接剂粘接托槽,记录托槽首次脱落情况。结果两种粘接剂托槽的总体首次脱落率Grengloo组高于G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9,P=0.001)。组内比较:Grengloo组(χ2=76.816,P〈0.001)和GC组(χ2=48.538,P〈0.001)上颌、下颌颊面管脱落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下颌均高于上颌;Grengloo组(χ2=11.045,P=0.010)、GC组(χ2=4.485,P=0.034)下颌前磨牙脱落率均高于上颌前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下颌颊面管脱落率GC组低于Grenglo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7,P=0.002)。其他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牙托槽的粘接脱落率较上牙高,尤其在磨牙区;GC与Grengloo粘接剂都能够满足临床粘接需要,GC粘接剂尤其适合后牙区托槽粘接。  相似文献   
963.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KillerRed(mtKR)增强辐射诱导HeLa细胞线粒体失能及细胞自噬作用,并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线粒体靶向质粒PTEN诱导激酶1(Pink1)-mtKR转染HeLa细胞后,进行可见光和4 Gy X射线照射,实验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Pink1-mtKR组、对照+4 Gy X射线照射组、空载体+4 GyX射线照射组和Pink1-mtKR+4 GyX射线照射组。X线照射后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自噬率,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和Ⅲ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分子P62、Pink1、帕金蛋白(parkin)和线粒体外膜转换酶20(Tom20)的表达量。结果:Pink1-mtKR瞬时转染HeLa细胞后,给予可见光联合4 Gy X射线照射,与对照组比较,Pink1-mtKR组细胞MMP、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和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自噬率明显升高(P<0.05),Pink1-mtKR+4 GyX射线照射组细胞MMP、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和Ⅲ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自噬率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Pink1-mtKR组和Pink1-mtKR+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总蛋白中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而P62蛋白表达量增加,Pink1-mtKR组和Pink1-mtKR+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线粒体蛋白中Pink1、parkin和Tom 20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结论:mtKR可增强辐射诱导的线粒体失能和自噬,其机制可能涉及到Pink1/parkin自噬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成功的起源及其左、右室流出道(LVOT or RVOT)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心电图的形态、复极化时间及转换导联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15例射频消融成功的、起源于LVOT、RVOT及主动脉窦室早患者的心电图,测量QRS时限,JT间期(J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及心电图胸前导联R/S值,R/S波转换部位,分析室早心电图与起源部位的关系。结果 85例起源于RVOT患者与30例起源于LVOT患者的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室早数量没有差别。RVOT与LVOT室早在V1V3导联上R/S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转换于V1V3导联上R/S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转换于V1V2导联患者24例,其中LVOT22例,其特异性97.6%,灵敏度73.3%;转换于V3导联患者36例,RVOT占30例,RVOT室早与LVOT室早在V3导联的R/S值有显著差异(P=0.016);转换于V4V2导联患者24例,其中LVOT22例,其特异性97.6%,灵敏度73.3%;转换于V3导联患者36例,RVOT占30例,RVOT室早与LVOT室早在V3导联的R/S值有显著差异(P=0.016);转换于V4V6导联患者52例,RVOT占50例,其特异性93.3%,敏感性61.0%;RVOT室早比LVOT室早QRS时限更短(P=0.028),TpeakTend更短(P=0.021),QT和JT间期相似(QT:P=0.512;JT:P=0.546)。结论室早转换在V1V6导联患者52例,RVOT占50例,其特异性93.3%,敏感性61.0%;RVOT室早比LVOT室早QRS时限更短(P=0.028),TpeakTend更短(P=0.021),QT和JT间期相似(QT:P=0.512;JT:P=0.546)。结论室早转换在V1V2导联提示起源于LVO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转换在V4V2导联提示起源于LVO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转换在V4V6导联提示起源于右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室早不仅有不同的心电图特点,而且在代表复极阶段的TpeakTend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65.
胆囊动脉形成假性动脉瘤并破裂出血临床较少见.本文通过对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发生迟发型胆囊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治过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出血的认识,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66.
本文报告两例牛带绦虫感染病例,其中一例国内感染,另一例系非洲埃塞俄比亚输入性感染。2例患者均采用槟榔-南瓜子法进行驱虫治疗。病例1驱虫治疗后在粪便中检获部分孕节片,查找有完整头节。病例2治疗后排出一活的完整虫体,显微镜下可见头节近方形,无顶突和小钩。治疗后2~3个月电话随访,两例患者均痊愈。  相似文献   
967.
胃左动脉动脉瘤发病率低,极易误诊。本文通过对1例以消化道大出血为首要表现的胃左动脉动脉瘤诊治过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胃左动脉动脉瘤的认识,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68.
张祖斌  舒红格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149-1149
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半年来头痛、头晕,双上肢震颤无力,走路不稳,偶有恶心、呕吐,有颈椎病史。外院CT未见明显异常,来我院行MRI检查,采用GE Signa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行FLAIR T1WI、FRFSE T2WI序列及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探讨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在康复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2010级和2011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各90人.2010级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组织教学,2011级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组织教学.结果与结论: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实验组学生认为,教学改革后的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加;期末考试成绩显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临床实验课成绩显示实验组学生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好的理论结合实际能力.说明以PBL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可提高康复物理治疗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70.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对 10例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9例碎石成功并完全排出结石 ,1例未成功 ,1例发生输尿管损伤。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在操作熟练情况下是治疗小儿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