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时Bcl_2、P53蛋白表达与化疗效果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用SP免疫组化法对不同组骨髓细胞进行Bcl_2、P53蛋白检测。结果显示 ,Bcl_2、P53蛋白表达率在初治组与难治复发组均显著大于缓解组与对照组 (P<0.05,P<0.001);难治复发组Bcl_2、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初治组(P<0.05) ;Bcl_2蛋白表达率在初治组中ANLL显著高于ALL ,而在难治复发组中无差异。随访20例中 ,Bcl_2、P53蛋白同时阳性者2例 ,6周内均未缓解 ;2种蛋白均阴性者6例 ,缓解率达100 %(P<0.05) ,随访3年均持续完全缓解。提示检测骨髓细胞Bcl_2、P53蛋白表达水平 ,可预测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及预后状态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检测了 5 3例中枢神经系统 (CNS)感染患儿脑脊液 (CSF)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 BP 3)的质量浓度 ,以探讨其在CNS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临床资料 :2 0 0 1年 2~ 12月本院儿科和结核科住院的CNS感染患儿 5 3例。 (1)初治细菌性脑膜炎 (iBM )组 14例 ,男 10例 ,女 4例 ,年龄 (1 2± 0 3)岁 ;诊断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CSF细菌培养或涂片查菌阳性 ,CSF特点符合细菌性脑膜炎改变且未经过抗菌药物治疗者 ;②CSF细菌培养阴性 ,而临床表现、治疗经过、CSF常规检查均符合典型的细菌性脑膜炎特点 ,同时…  相似文献   
63.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0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化疗前后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在过敏性紫癜(HSP)儿童表达的意义。方法HSP患儿58例。其中急性期30例,缓解期28例。正常对照组23例。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其血浆VEGF、sVCAM-1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HSP急性期患儿血浆VEGF、sVCAM-1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a〈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939P〈0.001)。结论VEGF、sVCAM-1可能参与HSP发病过程,对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和XIAP mRN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AL患儿49例,其中初诊未治26例,完全缓解(CR)2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骨髓细胞XIAP表达,对其中24例患儿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骨髓单个核细胞XIAP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分别为10例和8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结果XIAP及其mRNA在初诊未治AL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Pa<0.05)和对照组(Pa<0.05),且缓解期仍高于对照组(Pa<0.05);初诊未治AL患儿骨髓XIAP及其mRNA水平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XIAP及其mRNA在儿童AL治疗前均呈高表达,提示XIAP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参与儿童AL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6.
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KDR)表达差异,分析其与儿童AL临床特征关系及化疗前后变化。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AL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骨髓VEGF/Flt-1,KDR表达情况,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0例;对照组21例为骨髓像正常非恶性血液病患儿,抽取骨髓肝素抗凝,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结果VEGF、Flt-1、KDR在AL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AML组表达高于ALL组。化疗后完全缓解(CR)40例患儿,其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后较化疗前显著性降低;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AL患儿VEGF的表达与骨髓中幼稚细胞百分比、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骨髓VEGF、Flt-1、KDR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有无髓外浸润无差异。高表达VEGF组缓解率低于低表达组。结论VEGF、Flt-1、KDR在儿童AL中高表达,提示可能与儿童AL的发生过程、发展、疾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抗凋亡基因Bcl-2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与临床危险分级和早期治疗反应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ALL骨髓细胞VEGF和Bcl-2基因的表达状况,比较不同危险分级及不同的早期治疗反应的ALL患者之间的表达差别。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者15例正常骨髓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VEGF、Bcl-2在ALL患者中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7.4917,3.2558Pa〈0.01;二者呈正相关(r=0.457P〈0.01)。VEGF、Bcl-2在高危组(HR)、中危组(MR)、标危组(SR)中的表达化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F=11.570,4.558,4.574,3.013Pa〈0.05);治疗反应好与反应差化疗前、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1.957,2.798,3.565,2.375Pa〈0.05);化疗前后组内比较,反应好组有显著性差异(t=1.8038,1.7309Pa〈0.05),反应差组均无显著性差异(t=1.3798、1.1875Pa〉0.05);二者均低表达者与均高表达者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和Bcl-2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存在高表达,与临床高危因素分级一致,二者以不同机制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对预后判断优于单一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的表达,以及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5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 ia,ALL)33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 ia,AML)20例,对照组21例为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患儿。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骨髓中VEGF/VEGFR(包括Flt-1和KDR两种)的表达。结果VEGR、Flt-1、KDR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AML组中的表达高于ALL组。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40例患儿,其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P>0.05)。同时VEGF、KDR在儿童ALL中化疗后有明显的降低,但Flt-1无明显改变;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化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①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高。提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表达比ALL高。VEGF可以作为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指标,同时说明ALL与AML可能具有不同的血管新生机制。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FGF)及其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VEOF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骨髓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骨髓中VEGF/VEGFR(包括Flt-1和KDR两种)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数,并判定其染色强度,计算二者之积,结果用任意单位(arbitraryunits,AU)值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用SPSS11.0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VEGF、FIt-1、KDR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AU=5.35±3.51,2.25±1.05,4.53±2.14)高于对照组(AU=3.36±1.85,1.12±0.85,1.90±1.12)(P<0.01).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40例患儿,其VEGF、Fi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为5.28±3.41,2.17±1.08和4.61±2.08,获CR后为3.02±1.78,1.18±0.96和2.50±1.15,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P>0.05)。骨髓中VEGF、Flt-1,KDR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无髓外浸润无差异(P>0.05)。结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高,提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Fi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提示VEGF可以作为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BM)、结核性脑膜炎(TM)和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53例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儿分为3组,其中BM组24例、TM组8例、VE组21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和CSF中IGF-Ⅰ的浓度。结果:(1)TM组血清中IGF-Ⅰ浓度[(10.12±0.87)ng·mL~(-1)]显著低于VE组[(27.28±13.35)ng·mL~(-1)](均P<0.05);BM组和TM组CSF中IGF-Ⅰ浓度[(18.98±6.57)ng·mL~(-1)和(14.72±7.65)ng·ml~(-1)]显著高于VE组[(5.86±4.90)ng·mL~(-1)](均P<0.01);(2)CSF中IGF-Ⅰ浓度与CSF中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r=0.395,P<0.01);(3)CSF中IGF-Ⅰ浓度与血清中IGF-Ⅰ浓度无相关性(r=0.199,P>0.05)。结论:(1)IGF-Ⅰ参与了细菌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生理过程;(2)测定CSF中IGF-Ⅰ浓度可对BM、TM和VE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