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体位固定膜技术方法的改进及其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CTsim定位病例的分析,找出使用放疗体位固定膜方法中存在的影响摆位准确性的因素,找到解决办法,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在MEDTEC体模固定板对称中轴上加刻纵向定位参考线,它将和固定板上原有的左右刻度尺一起构成完整的定位参考线组。患者在仰卧到固定板上后对应在体表标记激光定位参考线,然后扣体模,选定扫描参考层,粘贴X线标记点,并拉CT正位平片和侧位平片,对比分析所获得的影像结果。结果57例患者中52例的定位摆位和复位摆位两个过程之间的重复性偏差≤3mm,其他5例重复偏差较大,而且这5例均找到原因并予纠正。结论使用方法是否得当至关重要,笔者研究方法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摆位重复性。  相似文献   
22.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应健全运转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放射治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我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迫切任务.文章从目前的状况放手,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放疗质量控制工作的对比分析,较全面地揭示了目前所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行政约束和医院管理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23.
黑龙江省放疗质量保证及管理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经黑龙江省技术监督局的考核、认证、授证和卫生厅的支持,在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建立了全省医用治疗辐射源检定站,负责全省放疗设备的各种技术指标的周期检定(不含后装治疗机),黑龙江省卫生厅与省技术监督局并在1994年联合发文。现谈谈加强放疗质量保证与管理的一些设想。一、放疗设备的配置是放疗质量保证的前提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具体到放疗单位,必须有软\硬两方面条件的支持。所谓硬件,就是放疗设备及配套;所谓软件,就是放疗医生、物理人员、放疗技术人员、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培训及院内部…  相似文献   
24.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Ⅰ、Ⅱ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术后的病人进行根治性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提高局部控制率,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了生存质量.方法2004年4月~2004年10月的11例接受过标准保存乳房手术的Ⅰ、Ⅱ期乳腺癌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1~46岁,平均34.7岁.术前触诊肿瘤大小为6mm~30mm,术后病理结果为:单纯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高分化管状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1例.手术后三个月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乳房切线照射剂量47~50Gy/24~31次,局部电子线补量10~15Gy/5~8次.结果全部病人顺利完成全程放疗,最长1例接受放疗后已经2年半,局部及全身未见复发征象,乳房外观形状良好,放疗反应轻微.结论通过对Ⅰ、Ⅱ期乳腺癌病人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达到了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肿瘤控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用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对椎骨转移瘤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以提高放疗精度.方法 用医科达SynergyTM的锥形束CT(CBCT)对15例椎骨转移患者进行扫描,通过IGRT技术对15例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采用x轴3 mm、y轴3mm、z轴4 mm外放临床靶体积至计划靶体积.缩野照射时脊髓安全边界外放3mm.结果 4例颈椎骨转移患者首次CB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1.8、0、3.6 mm;调整治疗床后3个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1、0.4、0.3 mm;11例胸、腰椎骨转移患者首次CB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3个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9、0.1、-2.1mm;调整治疗床后3个方向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9、0.5、-0.3mm.结论 IGRT技术是治疗椎骨转移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椎骨转移瘤的放疗精度控制在2 mm以内,为提高瘤床照射剂量、保护脊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6.
放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常规放疗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图像引导联合主动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ordinator,ABC)对肿瘤实行调强放疗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手段,它可使靶区内剂量均匀分布,并能提高靶区剂量、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计算MRI引导近距离治疗中磁场对Bebig型60Co HDR放射源周围剂量以及碰撞比释动能分布的扰动,判断在不同强度磁场下应用此型号放射源进行近距离治疗可行性。方法 基于蒙特卡洛Geant4软件,建立Bebig型60Co近距离治疗源模型,然后置其于尺寸为10cm×10cm×10cm的均匀水模体中,并沿着x、y、z轴向划分大小为0.2mm×0.5mm×0.5mm的体元。在x轴向上分别施加磁场强度为0T、1.5T、3.0T均匀磁场,分别计算x轴向上距离治疗源中心10.0mm范围内碰撞比释动能与剂量分布以及两者比值随距离放射源中心远近变化情况。结果 1.5T的磁场对60Co HDR治疗源附近空间范围内剂量分布无影响,而3.0T的磁场导致距离放射源中心r<6mm范围内剂量明显偏高,r=5.4mm处剂量增加了接近40%。碰撞比释动能与剂量比值在1.2mm60Co HDR近距离治疗源,在治疗过程中应用1.5T外部磁场是安全可靠的,而3.0T高场强磁场带来了剂量风险,在投入临床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验证评估。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与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调强放疗的117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57例)为真空袋组,B组患者(60例)为乳腺托架组。根据患者的BMI指数分为1组(<18.5 kg/m2)、2组(18.5~23.9 kg/m2)、3组(24~27.9 kg/m2)和4组(≥28 kg/m2)。比较不同BMI分组的乳腺癌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与摆位误差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左右方向(X轴)总摆位误差小于B组(P<0.05);A3、A4组患者X及Y轴摆位误差小于B3、B4组(P<0.05)。在前后方向(Z轴)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后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BMI指数对摆位误差具有影响,对于超重患者(BMI≥24 kg/m2)更宜选用真空袋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高能X射线与水模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次散射光子的能谱角分布和光子强度角分布。方法:利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Geant4,模拟粒子输运过程.计算加速器8MeV高能X射线能谱,并根据在水模体中实际测量的PDD吸收曲线为依据,修正蒙特卡洛计算的能谱;并以此能谱为虚拟源能谱,通过对X射线与水模体相互作用后的光子一电子联合输运过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获取有关散射X线能谱数据。结果: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到加速器8MV初始X射线与水模体作用产生的一次散射光子的散射光子强度和散射光子能量随散射角度变化的规律。结论:根据ICRP85出版物、ICRU44报告给出的数据,可以用组织平均原子序数作为组织等效原子序数;因此,组织密度变化在物理上反映了组织的原子密度的变化,当入射光子注量改变,模体密度变化时。仅引起相互作用的总截面相对于原子微分截面的线性变化,并不影响一阶散射X射线的散射光子的相对强度角分布和散射光子能量角分布。而散射光子发射的绝对量与初始X射线强度、组织的原子密度成正比。因此,一次散射光子的注量角分布、平均能量角分布结果可形成可调用的数据库,对快速蒙特卡洛计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0.
我院介绍一种自己研制的微型步进源腔内后装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施用器。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放疗方法是外照射。近年来,近距离放疗发展很快。腔内近距离放疗为通过施用器,将微型放射源送入鼻咽腔内,直接对准外照射后残留与复发癌高剂量照射,局部杀灭作用强,治愈率高。 我们研制的施用器为鼻咽模型,用牙托粉制成的不规则立方体,其外形、大小与鼻咽腔相吻合。此模型中突出的部分是两条管道(用以放置装有施源管的导尿管),两管道中心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