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圆锥部位巨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进行报告,并结合文献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Von Hippel-Lindau病的系列疾病之一,临床发病率低,最常见症状是疼痛,MRI表现为瘤结节明显强化,周围可见异常血管流空影,多伴有空洞,DSA可显示染色的瘤结节、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完整全切.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最佳方法.对于有症状患者,应尽早手术,无症状患者可以定期复查MRI,如表现为肿物生长,可视为手术指证,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2.
复发脑膜瘤的临床与超微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原因 ,对 1 7例复发脑膜瘤术后标本进行了光镜和电镜检查。电镜检查结果显示 ,1 7例复发脑膜瘤中有 9例瘤内部分细胞生长活跃 ,而光镜检查结果则显示 1 7例复发脑膜瘤仍为一般脑膜瘤结构表现。提示 :对复发脑膜瘤再次手术除力争全切外 ,还应对肿瘤的组织形态学做超微结构观察。对瘤细胞有生长活跃倾向的病例 ,建议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以控制或延缓肿瘤再次复发 ,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总结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辅助下脊髓血管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 自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脊髓血管畸形24例,在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辅助下行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或夹闭畸形血管瘘口,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除1例外,术中荧光造影确认瘘口完全夹闭或髓内畸形血管团完全切除.脊髓正常血供和静脉回流得以满意保留.21例获得随访,术后3例失访.其中痊愈6例,改善10例,稳定2例,加重3例.结论 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可以有效地提高脊髓血管畸形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4.
椎管内畸胎瘤比较少见,多见于圆锥马尾部,北京天坛医院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39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圆锥马尾部畸胎瘤,现将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8~63岁,平均28.6岁。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最短为半月,最长20年。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原发椎管内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近10年来6例原发椎管内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手术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椎管内MPNST可累及脊髓任何节段,病变多发或呈丛状生长.6例患者行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术中肿瘤表现各异,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部分患者术后进一步行辅助放疗.远期临床症状缓解明显,但肿瘤易复发.结论 原发于椎管内的恶性周围神经鞘瘤较为罕见,表现出恶性生物学行为,术前诊断困难,手术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放疗治疗可能延缓疾病进展,但手术完全切除难度大,术后缺乏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远期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6.
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颈椎病前路融合术后颈椎活动度下降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在进行脊髓减压并提供稳定的同时保持手术节段颈椎的活动度,为颈椎病的外科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方法 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对1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显微减压后椎间植入Bryan人工颈椎间盘,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颈椎活动度良好,1例术后发生短暂声音嘶哑,无手术死亡率.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植入为颈椎病的外科治疗开辟了新的手段,在提供颈椎稳定的同时保持手术节段颈椎的良好活动度,把握严格的适应证和手术技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7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术中表现及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根据术前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中所见可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分为:脊髓髓内型、硬脊膜下髓外型、骑跨硬脊膜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内多发型.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治疗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技巧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44例病例资料,均行后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对手术时机及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4例肿瘤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者33例.结论 对于有明确神经系统症状的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应积极、早期行肿瘤切除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中注意微创操作,并充分利用B超和电生理监测等手段,可以很好地保护脊髓.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1例原发和复发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共接受17次手术,首次手术全切3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接受放疗7例,同时接受化疗2例.术后平均随访38.1个月,无死亡病例,原位复发2例,播散转移2例,再次手术切除.结论 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容易复发和播散转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完整切除肿瘤.无法全切除病变建议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一种混合成分的肿瘤,多见于颅内幕上.脊髓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少见,同时伴发颈髓间变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和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NF1)的病例鲜有报道.现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诊治的1例10年随访并经病理证实的间变神经节胶质细胞瘤进行报告并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