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临床辨证有意义的舌脉象客观指标,以辅助临床诊断.方法:应用TP-Ⅰ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108例患者舌脉象参数,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舌脉象特征.结果: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舌象中,舌色以淡红舌、淡紫舌多见,舌苔以白苔、黄苔、薄苔为多见;脉象以弦脉、滑脉、弦滑脉为多见;舌脉象参数中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在哮喘发作期各证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在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脉象参数、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对其辨证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冠心病脉象与脉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余年来,随着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进展,许多学者探讨了冠心病脉象的变化规律、脉图特征及其脉象(或脉图)形成的机制,并运用脉象、脉图这种无创伤而又简便的方法来辅助诊断冠心病,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其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3.
健康指导对慢性胃炎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通过健康指导改变患者生活习惯对慢性胃炎康复的影响。方法调查183例慢性胃炎患者发病因素,对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健康指导方法,比较结合组与单纯药物组康复情况。结果健康指导后,患者的生活习惯、临床症状的改善均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为明显,同时患者对慢性胃炎发病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结合组较单纯药物组提高了11%;患者的就诊次数明显减少,健康指导结合药物组较单纯药物组减少了17.5%。结论对于慢性胃炎患者,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更应加强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94.
新生儿护理     
胎儿从娩出至生後第28天为“新生儿期”,是宝宝出生后从母体内环境进入大自然外环境的第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大鼠气管的无载荷状态和零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肌肉剪开无载荷气管环所对应张开角较小,而且基本上不随气管轴向位置变化;与此不同,软骨剪开无载荷气管环所对应张开角较大,而且随气管轴向距离的增大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结果表明,无载荷气管存在残余应变,内壁为压缩应变,外壁为拉伸应变,残余应变与气管张开角之间呈正相关的定量关系。本文所得结果对深入认识气管零应力状态,研究气管为适应所处力学环境产生的气管重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6.
对9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ZM-Ⅲ智能脉象仪,对虚证组和虚实夹杂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脉图测定分析各组脉图的参数变化。结果:各组脉图参数h1,h3,h4,As,H3/H1,H4/H1,W/t,tl/t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脉图参数可以作为CRF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脉象客观特征,旨在客观评估脉象信息在冠心病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健康人、冠心病、非冠心病患者的脉图,采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和时域方法分析患者的脉图信息。结果冠心病患者脉图存在特征性变化:①脉图时域参数h1、h3、h4、h3/h1、t、t5/t4升高,w1增宽。②HHT方法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C2波形杂乱且波幅高低不齐,占44%;C3波形欠规则且平均幅度超过10克力,占72%。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时域方法和HHT方法提取的脉图波形特征可作为冠心病诊断和辨证的客观依据;预示脉诊这种简便易行且无创的检测方法,能够对冠心病的发生进行辅助监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以探讨免疫致病机制。方法 以 43例急性发作过敏性哮喘患儿、2 0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及 2 0例健康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 4+、CD 4+/3 0 +、CD 8+,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和CD19+B淋巴细胞亚群。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白介素 (IL 4)与IgE浓度 ,同时行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19与IgE相关性分析。结果 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时 ,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为 ( 13 .7± 2 .8) % ,较哮喘缓解组的 ( 10 .6± 2 .8) %和正常组的 ( 11.9± 1.5 ) %显著上升 (P <0 .0 1) ;哮喘急性发作组CD 4+/3 0 +T淋巴细胞亚群与CD 19+B淋巴细胞亚群分别为 ( 2 .4± 0 .5 ) %和 ( 2 0 .6± 4.1) % ,缓解组分别为 ( 2 .0± 0 .3 ) %和 ( 17.8± 3 .3 ) % ,均较正常组的 ( 1.6± 0 .5 ) %和 ( 15 .8± 2 .9) %呈不同程度升高。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 19与IgE均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功能状态出现紊乱 ,可能在过敏性哮喘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尝试制备一种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豚鼠模型。方法30只雄性豚鼠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健康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第1天肌注4%OVA溶液0、5ml,同时腹腔注射2%Al(OH)30.2ml,14d后,模型组用1%OVA溶液雾化后攻击,隔天1次,每次15s,共7次。第29天,两组豚鼠用10^-4mol/L辣椒素溶液引咳。结果通过对咳嗽次数、肺病理切片、肺泡灌洗液、外周血等指标的观测,发现模型组的咳嗽次数多于健康正常组;与健康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病理损伤明显;从肺泡灌洗液和血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上看,模型组与健康正常组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较后者计数均有升高。结论这种改进后方法能成功地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  相似文献   
100.
在证候标准化研究中数理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20余年来在证候标准化研究中数理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概况进行了回顾,论述了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数理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此进行的研究和探讨,四诊计量诊断方法,单因素分析方法以及多元统计方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数理统计方法,临床流行病学(DME)设计思想贯穿于证候的规范化研究之中,合理应用数理统计思想和方法对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