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先天性肛门直肠发育畸形非常多见,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第1位[1].我科于2011年2月8日收治高位肛门闭锁1例,采用腹腔镜腹会阴肛门成形I期根治术.根据我院1956年至今近55多年来治疗肛门直肠发育畸形的历史看,先天性新生儿中高位直肠肛门畸形的治疗过去主要遵循"造瘘-根治术-闭瘘"三步法[2].虽然术后效果尚可,但有开腹手术侵袭性大、手术和麻醉过程多、造瘘期间护理不方便、患儿不易保暖容易着凉感冒、禁食水补液给药治疗时间长、患儿经历的痛苦多、家长经济负担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2.
急诊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疾病的诊断治疗具重要意义,我科6年来进行急诊结肠镜检查12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检查对象均在入院或就诊后24h内施行结肠镜检查,均未行正规的肠道清洁准备而以生理盐水一次或多次清洁灌肠至无明显粪便排出为止。男性83例,女性45例,年龄6~76岁。下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排除痔疮及肛裂出血,病程长者6月,最短仅1h,出血量<400m77例(74.04%),400~1000ml16例(15.38%),>1000m11例(10.58%);表现为鲜血便57例,粘液血便34例,…  相似文献   
193.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免疫球蛋白α1基因增强子hs1,2 VNTR多态性分布特征,并与已报道的高加索人群特点作比较。【方法】提取201例汉族人基因组DNA,PCR分别扩增含Iα1 hs1,2片段。凝胶电泳分带鉴定基因型,并以测序证实。【结果】我国汉旅人群Ia1 hs1,2 VNTR多态性分布为BB型76例(37.8%), AB型65例(32.3%),AA型24例(12.0%),BC型23例(11.4%)AC型9例(4.5%)CC型4例(2.0%),与国外人群相比,BC、AC、CC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高加索人群,而AB型分布频率显著低于高加索人群(x2=73.77, P<0.001)。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显示我国汉族人群同样与高加索人群存在显著性差异(x2=72.85,P<0.001)。【结论】我国汉族正常人群Iα1 hs1,2 VNTR多态性不同于高加索人群,突出表现为C等位基因频率及BC、AC、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高加索人群。这种差异有可能是导致一些IgA相关疾病在不同种族间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型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早期人工通便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将30例低出生体重儿按出生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予早期人工通便即出生2h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通便,即出生20h观察出生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后如24h仍未排便.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结果两组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排净时间、光疗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人工通便可促进胎便及早排出,促进肠蠕动.使早期胃肠喂养顺利.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5.
中医外治疗法在糖尿病足等疮面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致残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团队传承津沽疮疡学派学术思想,以学派第四代传人张朝晖教授提出的“化腐再生”疗法为指导思想,总结科室治疗糖尿病足疮面临床研究经验及团队内外专家意见,制定并完善了一套规范化糖尿病足疮面标准操作流程(SOP),应用于科室患者,临床效果确切,但目前尚未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循证依据尚不充分。因此,该文拟从理论背景、操作流程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等方面展开论述,目的是面向临床推广该项标准操作流程,扩大应用范围,进一步评价其应用价值与疗效,为将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6.
目的评价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联合钛夹、尼龙圈套及氩离子凝固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9例患者共112处消化道巨大息肉分别采用钛夹、尼龙圈套及氩离子凝固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枚巨大息肉中,上消化道17枚,结肠86枚,直肠9枚。其中62枚息肉采用尼龙圈套加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23枚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加钛夹钳夹术治疗,27枚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加氩离子凝固治疗。术中出血4例(3.5%),内镜下即行氩离子凝固及钛夹止血成功;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1.8%),急诊内镜下钛夹止血成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频电切术联合尼龙圈套、金属钛夹及氩离子凝固术是内镜下消化道巨大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97.
本文根据我院自1990年10月至1991年5月收治的鼻咽癌初治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以临床触诊与CT扫描对比观察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及放射治疗效果,供放疗临床参考。1 资料与结果 鼻咽癌初始,颈部转移淋巴结≥2cm患者31例,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26~69岁,病理组织学:低分化鳞癌22例,鳞状细胞癌1例,分化差鳞癌伴恶性肉芽肿1例,泡状核细胞癌2例,混合癌(主要为鳞癌和泡状核细胞癌)1例,梭形细胞癌3例,多  相似文献   
198.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6、p130/Rb2、nm23-H1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p16基因mRNA检测采用生物素标记RNA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p130/Rb2、nm23-H1基因先提取鼻咽癌及鼻咽慢性炎症患者鼻咽部活检组织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130和nm23基因mRNA含量。结果30例NPC标本原位杂交阳性13例,p16mRNA阳性表达为43.3%,3个高发家系的NPC标本无阳性表达,20例对照(鼻咽炎患者的标本)全部有p16mRNA阳性表达。鼻咽癌组p130和nm23-H1基因mRNA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值<0.05,p130和nm23-H1基因mRNA在癌组织中表达与慢性咽炎组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鼻咽癌有无转移者其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p16、p130/Rb2、nm23-H1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提示p16、p130/Rb2、nm23-H1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能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9.
对内镜多酶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加强内镜清洗、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200.
目的:研究Notch信号配体分子Jagged1和Delta4在肝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3例人肝癌组织标本中Jagged1和Delta4的表达,分析染色强度在临床病理学参数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别。结果:Jagged1和Delta4均表达于肝癌细胞的胞质中,Jagged1在79.2%(42/53)的肝癌组织标本中有表达,其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Delta4表达于67.9%(36/53)的肝癌组织中,其水平与癌旁无明显差异。对临床病理学资料的统计学分析显示Jagged1和Delta4的表达在年龄大于50岁组均显著高于小于50岁组(均为P<0.05),且它们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级别间差异显著(均为P<0.01)。结论:Jagged1的表达在肝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说明其参与肝癌的发病,Jagged1和Delta4与肝癌的分化有关,说明该两个分子可能影响肝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