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汪峰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6):266-266
近五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对3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进行治疗观察,并设对照组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组(下称治疗组)和西医组(下称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1~67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2 0只 16周龄雄性SHR大鼠 ,随机分成 2组 :( 1)辛伐他汀组 (n =10辛伐他汀 2mg/kg·d) ;( 2 )SHR空白对照组 (n =10 ) ;( 3)同龄雄性正常血压WKY大鼠对照组 (n =10 )。给药 12周后称量大鼠左室重量并计算大鼠左室重量指数 ;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超氧歧化酶、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 ;用改良VG染色法使胶原特殊染色 ,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心肌间质及心肌小动脉周围胶原的胶原容积分数对心肌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辛伐他汀组与SHR组相比心肌超氧歧化酶无明显改变、丙二醛明显减少而心肌一氧化氮及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活性明显升高 ;辛伐他汀组均未能有效降低SHR血压和左心室肥厚 (P <0 0 5 )但能使心室内、外膜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减少。结论一氧化氮 /活性氧平衡失调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辛伐他汀抗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改善心肌cNOS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门诊分离出一株α溶血的革兰阳性球菌(命名为NC588)进行鉴定。方法对NC588进行基本形态观察、生化反应分析和部分16S rDNA测定。结果该菌多数呈双排列,少见单个或链状,无动力,无荚膜,直径为1.2~2.0μm;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触酶和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可生长pH为3.5~7.5,最适pH为6.0~6.5;15℃和45℃不生长,20~40℃生长良好;35℃普通气体条件下培养24h见菌落呈针尖样,48℃后出现α溶血。高度耐糖肽类抗生素,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MIC值分别为256、128μg/mL。部分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显示,NC588与马脲片球菌的同源性为100%。结论NC588鉴定为马脲片球菌。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与糖尿病(DM)患病的关联性,为老年人DM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某干休所参加体检普查的57例老年MS患者(试验组)和57名正常老年人(对照组)的血糖指标数据,根据空腹血糖受损(IFG)和DM诊断标准,分析观察MS患者中DM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的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腰围、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血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57例MS患者中,IFG患者9例(5.8%),DM患者8例(14%),与对照组比较,IFG和DM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增加(P<0.01)。结论 MS为DM的危险因素,加强老年患者的饮食调节和药物降低血脂可能有利于减少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通腑醒神胶囊(简称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简称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简称BBB)通透性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简称AQ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2 h后拔线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处死前2 h经股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简称EB)并测量各组大鼠1,3 d及7 d时脑EB含量,以及拔线后12 h,1,2,3 d及7 d时间点大鼠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AQP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TFXSJN治疗后能明显减轻大鼠在1,2,3d及7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造模后TFXSJN组、模型组脑EB含量在1,3,7 d时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1 d时开始升高,3 d时达高峰,7 d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其中3 d时TFXSJN组EB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1,7 d时TFXSJN组EB含量均数亦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FXSJN组及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损伤侧AQP4mRNA的表达在12 h时已经明显升高,与健侧、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在3 d时达高峰,TFXSJN组在2 d时达高峰,3 d时已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损伤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仍高于健侧(P<0.05).7 d时两组损伤侧的AQP4 mRNA表达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健侧、假手术及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假手术组在各时点内其损伤侧AQP4 mRNA表达水平与健侧及正常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存在BBB通透性的增高和AQP4 mRNA基因表达的上调.而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法能够调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BB通透性增高与AQP4 mRNA表达的失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调节BBB通透性与AQP4mRNA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通腑法开通玄府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分子机制之一.因此推测玄府与BBB及细胞膜上通道蛋白(如AQP4等)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26.
眼部主要战伤伤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现代常规战争中眼部战伤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了解现代眼战伤伤谱 ,以更好地加强平战时眼部伤的救治。方法 调研有关现代战争的眼战伤资料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总结出现代战争眼部战伤的主要发生规律、特点以及致伤因素。结论 现代战争眼部主要战伤伤谱为 :(1 )眼球穿通伤 ;(2 )眼球穿通合并眼球异物伤 ;(3)眼球钝挫伤 ;(4 )眼附属器的外伤 ;(5 )眼烧伤。  相似文献   
27.
儿童枕叶癫痫诊疗探讨汪峰(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黄山市245000)儿童期枕叶癫痫为常见类型,国内报道很少。本文将既有发作性视觉症状,脑电图又表现以枕区癫痫波发放为特征的枕叶癫痫5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神经精神发育均正常,体检无阳性体征,否认癫痫...  相似文献   
28.
黄艳萍  叶绪芳  潘忠伦  李莉  汪峰 《疾病监测》2005,20(12):647-650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4急性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找出流行规律,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贵州省2004年发生的341起急性传染病暴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学校内暴发疫情最多,罹患对象为学生。(2)传染病暴发病种以呼吸道、肠道传染病较多。结论应该把加强学校的卫生管理作为有效控制疫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管理干预措施对某院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以干预前后骨科手术出院患者病例为对象,设计手术预防用药调查统计表,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30DDD,下降50.10%;人均抗菌药物使用费用下降48.70%(P0.01);抗菌药品占住院药品比率下降19.32%(P0.01);人均住院药品费用下降18.30%(P0.05);术前0.5~2h首次用药时机符合率上升19.21%(P0.01),但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预防用药的药物选择有待改进。结论: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水平以及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184例,对照组99例,测定两组血清中hs-CRP、Lp(a)、ApoA1、ApoB的水平,并计算出ApoB/ApoA1,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中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但血清中Lp(a)、hs-CRP、ApoB水平及ApoB/ApoA1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ApoB(r=0.28,P0.05)、ApoB/ApoA1(r=0.37,P0.01)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ApoA1(r=-0.33,P0.01)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hsCRP(r=0.06,P=0.29)、Lp(a)(r=0.08,P=0.20)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结论血清ApoA1、Lp(a)、hsCRP、ApoB水平及ApoB/ApoA1与CHD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ApoA1、ApoB水平及ApoB/ApoA1还与冠脉病变支数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以上各种指标在CHD的诊断以及病情的判断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