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技术对7例8膝膝关节疾患在关节镜下诊断并进行关节的修复、清理,讨论全新等离子关节镜手术系统的优点。方法:采用关节镜及低温等离子刀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跟踪随访,平均5.1个月,按董天祥术后动能评估法,优:5例(71.4%);良:1例(14.3%);可:1例(14.3%)。结论:低温等离子刀具有损伤小、无出血、易掌握、清理彻底、恢复快等优点,是关节镜下手术理想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43.
膝关节软骨的慢性损伤临床较常见。Aroen和Curl[1,2]等对自愿者连续进行的膝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受检者存在软骨病变,11%~19%存在局限性软骨和骨软骨损伤,需行软骨修复治疗。但目前对于存在症状的软骨缺损病例,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总结了膝关节软骨慢性损伤的外科修复方法,探讨和比较这些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1软骨损伤的自然病程确切了解软骨修复的自然病程,有利于选择手术适应证,确定最佳手术方法。但目前软骨损伤修复的自然病程仍不清楚。软骨受损的程度取决于损伤的深度、大小以及损伤部位…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对我科自2005年9月~2008年3月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2.5个月,26例股骨远端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2个月(5~8个月),根据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14例,良9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8.5%。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更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
本文综述了TGF-β和IGF对软骨组织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TGF-β对软骨组织的调节作用具有多样性,IGF对软骨细胞增殖和基质合成有重要调节作用,二者与其它多种因子通过复杂的调节路径发挥作用。这个调节路径目前尚无清晰的认识,探索这个调路径,具有很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6.
股四头肌粘连松解术结合CPM治疗膝关节僵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僵直是膝关节及关节周围创伤及手术后严重并发症.重度关节僵直指膝关节活动范围小于90°,同时伴有髌骨活动度减少甚至消失[1].以往采用理疗或麻醉下手法推拿松解,或单纯手术松解均效果欠佳,且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4年6月~1999年7月对20例患者采用切开股四头肌粘连松解术,术后应用CPM机连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僵直,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8.
摘要 背景:目前骨组织工程常用的支架材料主要有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天然衍生材料等,上述材料各有优缺点,为了充分发挥各类材料的优势,弥补其不足,目前多采用联合材料制备复合支架。 目的:制备新型仿生支架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并观察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黏附及分化的影响。 方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材料表面微观形貌;采用真空吸附法将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与支架材料复合,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在体外的释放规律;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的仿生支架材料上,以未复合多肽的支架材料作为对照,检测支架材料表面细胞增殖、黏附率、生长形态及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与结论: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材料呈多孔状,孔径10~100 µm;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可以从支架材料中缓慢释出;在复合多肽的仿生支架材料表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及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能力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 < 0.05),而增殖能力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新型仿生支架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关键词:支架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壳聚糖;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骨组织工程;细胞相容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8.014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0.
例1:患者,男性,57岁。右膝关节外伤30年,疼痛3年,出现肿块2年,逐渐增大,右膝关节活动受限,跛行。查体:右髌骨下方外侧有一4cm×3cm大小肿块,难推动,压痛,活动膝关节有摩擦感,活动度为0°(伸)90°(屈)。X线片示右髌骨下方、胫骨平台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