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法(UFLC)同时测定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柱(75 mm×3.0 mm,2.2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4∶86,V/V);流速为0.4 m L·min~(-1);检测波长为232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5μL。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阿魏酸分别在10~500μg·m L~(-1)(r=0.999 9)、2~100μg·m L~(-1)(r=0.999 9)和0.2~10μg·m L~(-1)(r=0.999 9)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9%、97.0%和96.8%。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芍药散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与宫颈活检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优劣。方法对患者分别进行此三种检测。结果TCT患者中阳性率为3.2%(71/2 221),HPV-DNA检测患者阳性率13.62%(47/345)。HPV-DNA的阳性检出率高于TCT,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者检测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对压力超负荷致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通过不完全结扎大鼠腹主动脉,使压力负荷增加诱导心肌纤维化,给予SIRT1激活剂后,左室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间质纤维化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TGF-β1/Smads蛋白表达。提取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给予AngⅡ或AngⅡ加SIRT1激活剂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及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collagenⅠ/Ⅲ,Col1α1/3α1)、SIRT1及TGF-β1/Smads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压力超负荷模型组大鼠心肌间质出现显著的纤维化,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Col1α1/3α1、TGF-β1/Smads表达明显增多,SIRT1表达减少;给予SIRT1激活剂SRT1720干预后可改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间质纤维化,下调Col1α1/3α1、TGF-β1/Sm...  相似文献   
34.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昊  张帆  赵理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316-2317,2321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肺癌及其各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148例肺癌患者,83例健康对照者,73例肺部良性疾病组,进行CEA、CYFRA21-1、NSE检测,比较单项肿瘤标志物及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特异性。【结果】CEA、CYFRA21—1、NSE分别在腺癌、鳞癌、小细胞癌中表达水平最高,其阳性率分别为75.9%、90.3%、85.7%,与其他单项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在肺癌及各病理类型中,与单项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三项联合检测对诊断肺癌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肺癌的病理类型的判断具有实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索小剂量顺铂对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Th17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AIH+顺铂组(AIH+Cisplatin group)和AIH+生理盐水组(AIH+NS group).后2组利用S100/FCA建立小鼠AIH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0.2 ml...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泽泻提取物(Alisma orientale extract,AE)及其3种主要单体成分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诱导的HepG2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脂质代谢及氧化应激异常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FFA(油酸-棕榈酸2∶1)建立稳定的HepG2脂肪变性细胞模型,CCK-8法测定AE、泽泻醇A、泽泻醇A-23-乙酸酯及泽泻醇A-24-乙酸酯对HepG2细胞的安全剂量;在FFA诱导同时给予AE(25.00、12.50、6.25 mg/L)、泽泻醇A(50.0、25.0、12.5μmol/L)、泽泻醇A-23-乙酸酯(25.00、12.50、6.25μmol/L)、泽泻醇A-24-乙酸酯(50.0、25.0、12.5μmol/L)处理24 h,检测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利用生化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DCFH-DA检测药物对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关键指标丙二醛(malo...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SAT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并探讨SATB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和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ATB1在宫颈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宫颈癌患者中SATB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常规培养宫颈癌肠转移细胞(CaSki),随机分为si-NC组和si-SATB1组,分别转染NC siRNA和SATB1 si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SATB1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转移能力;采用不同剂量放射线处理si-NC组和si-SATB1组细胞,CCK8实验检测si-NC组和si-SATB1组细胞放疗敏感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si-NC组和si-SATB1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蛋白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D1)、cMY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非癌组织相比,SATB1在宫...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入我院的AMI合并CS患者209例,其中置入IABP患者102例(置入IABP组)、未置入IABP患者107例(未置入IABP组)。为评估IABP置入与否以及置入时机不同(介入诊疗前置入和介入诊疗后置入)是否影响临床结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与未置入IABP组比,置入IABP组男性比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比例及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评分更高,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房颤动、神志改变、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比例以及28 d病死率更低(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置入IABP可改善28 d生存率(46.1%vs. 25.2%,P=0.003)。(2)在置入IABP的102例患者中,72例为介入诊疗前置入,30例为介入诊疗后置入。与介入诊疗前置入患者比,介入诊疗后置入患者血肌酐水平及SAPSⅡ评分更高(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介入...  相似文献   
39.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为人工合成的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被普遍的应用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但大约一半的ER阳性的患者会出现耐药。可见内分泌耐药是当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 72.9%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中表达,并在约65%的乳腺癌中与ER同时表达。有研究显示:AR/ER越高预示着TAM治疗率越低;AR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之间所形成的正反馈循环能够增加TAM耐药;AR、髓样细胞白血病-1蛋白(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与TAM耐药有可能相关。所以探讨AR在TAM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羊膜腔穿刺术的改期率及改期原因。方法:收集本院1908例羊膜腔穿刺术改期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孕妇的年龄、改期原因、季节分布等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率为7.55%,改期率与孕妇年龄呈正相关(r=0.960,P<0.05)。改期原因位于前4位的是孕妇疾病(75.42%)、术前检查不完善(13.10%)、无最佳穿刺部位(6.39%)、胎儿情况(3.77%)。不同季节因感染而改期的孕妇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羊膜腔穿刺术改期原因多样,在给孕妇预约手术时,医护人员应根据孕妇年龄、心理状况、季节情况等对孕妇进行全面的术前病情评估和健康宣教,使其心理和身体达到最适状态,从而降低改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