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47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51.
目的:研究III类抗心律失常药RP58866 对IK1 ,瞬时外向钾电流(Ito) 的作用。方法:用豚鼠和犬离体心肌细胞及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结果:在- 100 m V 时,RP58866 以浓度依赖方式明显减少了豚鼠心室肌细胞IK1 ,其IC50 为(3-4±0-8) μmol·L- 1 。在犬心室肌细胞,RP58866 可明显抑制Ito( 在100 μmol·L- 1 时减少87% ±2-1% ),其IC50 为(2-3±0-5) μmol·L- 1 。结论:RP58866 对心肌细胞的IK1 和Ito 均有抑制作用,而不是一种特殊的IK1抑制剂  相似文献   
52.
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钾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 A(tanshinone ,TSN)对酶解分离的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内向整流钾电流 (Ik1 )和瞬时外向电流 (Ito)的影响。方法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应用CdCl2 0 .3mmol·L- 1 阻断钙电流发现 :TSN可抑制Ik1 和Ito。 1 0、2 0、40 μmol·L- 1 使Ik1 稳态电流由用药前 - 32 66 5pA± 381 6pA分别降至 - 2 90 1 0pA±52 8 3pA(P <0 .0 5 ,n =7) ,- 2 581 .0pA± 335 .7pA(P <0 .0 1 ,n=7) ,- 1 931 .9pA± 2 1 9.2pA(P <0 .0 1 ,n =7) ,抑制率分别为 1 2 1 %、2 3 4%、32 8%。较低浓度的TSN对Ito的作用不明显 ,较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1 0、2 0、40 μmol·L- 1 使Ito峰值由用药前 2 374 4pA± 2 2 2 9pA分别降至 2 1 4 9 4pA± 341 3pA(P >0 .0 5 ,n =7) ,1 893 .1pA± 350 .8pA(P <0 .0 5 ,n=7) ,1 661 .3pA± 360 .0pA(P <0 .0 5 ,n =7) ,抑制率分别为 9%、2 0 1 %、30 0 %。结论 由于TSN对钾通道的阻滞作用 ,这可能为其抗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3.
7-溴化乙氧苯四氢巴马汀(7-brcomethyoxybenzene-tetrahydropalmatine,EBP)在家兔主动脉条和大鼠肛尾肌中能使甲氧胺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反应不压低,pA_2值分别为6.5和6.8。EBP在豚鼠右房使异丙肾上腺素量-效曲线和组胺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最大反应降低,pD_2'值分别为4.9和4.8。EBP不能对抗乙酰胆碱(Ach)对离体回肠的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54.
用Tris-丙酮酸钠液灌流离体豚鼠工作心脏,记录左室压的导管从左房灌流管插入,可使心脏有效工作时间达70min。用Tris-丙酮酸钠液加0.5%的氟碳液能使有效工作时间延长至90min。7-溴乙氧苯四氢巴马汀(7-bromoethyoxybenzene tetrahydropalmatine,EBP)及哌唑嗪0.1μmol/L对工作心脏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甲氧胺1μmol/L,多巴胺1μmol/L对LVP,ABF,T-CO等指标均有明显的药理作用。EBP 10μmol/L能对抗甲氧胺、多巴胺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对民间或古方中具有消渴、降糖作用的几种既食既药的中草药如山药、葛根、桑椹按一定比例组方后,提取其水溶物,对其降糖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1)动物及处理:选用健康昆明种小白鼠若干只,禁食24h后,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00mg/kg体重,7天后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含量,血糖值>10mmol/L为高血糖模型成功.选高血糖小鼠20只,测定空腹血糖水平,据此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小鼠.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镉致急性肾损伤中肾脏的病理和临床改变及槲皮素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预防组。测定肾损伤指标:血尿素氮(BUN)、尿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尿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尿蛋白含量。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槲皮素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一般状态较好。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肾脏病理损伤相对减轻且肾损伤指标含量显著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镉能够导致肾损伤,槲皮素对镉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7.
背景: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和多种药用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现已明确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等。许多证据表明白藜芦醇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其机制并不明确。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和黑龙江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5-03/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完成。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将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5,15,45mg/kg),每组12只。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白藜芦醇组:按5,15,45mg/kg剂量静脉注射白藜芦醇(购自湖南华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221,纯度≥99%)10min后结扎。模型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min后结扎。分别观察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及结扎后1,5,10,15,30min标准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变化情况。心肌缺血6h后进行心肌红四氮唑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确定心肌损伤程度。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后的ST段上移情况,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结扎后1,5,10min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扎后15,30min白藜芦醇各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③白藜芦醇组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④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白藜芦醇各剂量组(P<0.05),模型组Bax和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高于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低于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藜芦醇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诱发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白藜芦醇发挥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与其调节Fas,Bcl-2及Bax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采用快速心房起搏致犬急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观察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40和43(Cx40、Cx43)含量的改变以及胺碘酮干预的效果.方法 18只成年杂种犬,随机等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急性房颤组、胺碘酮组.快速心房起搏,对照组不起搏,胺碘酮组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3 mg/kg,10~15 min内注入,后以维持量1.5 mg/kg静脉滴注进行干预,另两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刺激并且房颤8 h后,取右心耳组织,用Western blot 检测Cx40和Cx43的含量,用Lucifer Yellow划痕标记荧光传输技术在荧光显微镜上观察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状态.结果 急性房颤组心房肌组织Cx40和Cx43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胺碘酮组Cx40、Cx43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较房颤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胺碘酮可以改善急性房颤时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传导.结论 急性房颤犬缝隙连接蛋白40和43发生了结构重构,从而影响细胞间通讯,胺碘酮可以改善细胞间电信号传导,但不能改善缝隙连接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59.
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和多种药用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现已明确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牛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等。许多证据表明白藜芦醇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其机制并不明确。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设计: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实验。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和黑龙江省生物医药莺点实验室。 材料:实验于2005—03/07在哈尔滨医科夫学药学院完成。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体质蕈250-300g。随机将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5,15,45mg/kg),每组12只。 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白藜芦醇组:按5,15,45mg/kg剂量静脉注射白藜芦醇(购自湖南华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221,纯度/〉99%)10min后结扎。模型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min后结扎。分别观察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投结扎后1,5,10,15,30min标准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变化情况。心肌缺血6h后进行心肌红四氯唑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确定心肌损伤程度。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链霉索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后的ST段上移情况,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 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结扎后1,5,10min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扎后15,30min白藜芦醇各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白藜芦醇各剂量组犬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耥性。③白藜芦醇组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氧酶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④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白藜芦醇各剂量组(P〈0.05),模型组Bax和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姥高于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低于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白藜芦醇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诱发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白藜芦醇发挥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与其调节Fas,Bcl-2及Bax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 5 -氮胞苷 (5 -aza)浓度对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s)向心肌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MSCs ;用 5 -aza对MSCs进行体外诱导转化 ,并使用心肌特异性抗体 (肌钙蛋白I和肌凝蛋白重链 )对诱导后的MSCs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分离培养后的MSCs生长密集 ,形态呈纺锤状 ,在 5 μmol/L和 10 μmol/L 5 -aza的诱导下分化成类心肌细胞 ,HE染色结果 :胞浆嗜酸性 ,免疫组化染色心肌特异性抗体阳性。电镜发现 :胞核居细胞中央 ,肌丝和幼稚肌结形成。结论  5 -aza是促进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的有效诱导剂 ,以 5 μmol/L的 5 -aza对MSCs向心肌细胞转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