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目的:观察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除后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14例14眼患者资料。在2:00,8:00位角膜缘后1.5mm处巩膜瓣下穿刺引出三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的双襻,将襻插入预制巩膜隧道内固定,缝合巩膜瓣覆盖穿刺口及襻。

结果:患者14例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6~12mo,患者视力提高、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眼压正常、无重大并发症。

结论:应用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囊膜支撑的玻璃体切除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观察与实践。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应用高通量抗体芯片技术(KinexTM Antibody Microarray)来研究中药Ⅰ号方(PN-1)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只,每天给予双蒸水灌胃,给药组8只每天给予中药提取物灌胃,给药3个月后,利用KinexTM Antibody Microarray筛选出两组的差异表达蛋白,然后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及查阅文献找到其中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蛋白分子.结果 给予中药Ⅰ号方(PN-1)的阿尔兹海默病小鼠与空白对照小鼠比较,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且存在变化的为:p-tau(T522)、COX2,caspase6和caspase9下降;bcl-xl和CaMK4升高.结论 中药Ⅰ号方(PN-1)能从抗tau蛋白高磷酸化、抗炎、抑制凋亡和提高记忆力等多靶位改善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的病理生理表现,可能成为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下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6月,对48例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A3、C型),采用前方的髌旁切口入路,有限切开精确复位关节面后经皮肌肉隧道插入锁定钢板固定,合理应用锁定螺钉和普通皮质骨螺钉,术后进行有计划的康复锻炼.结果 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7.2周,浅表感染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内固定物断裂骨折再移位者.按Kotmert股骨远端功能评价法,优27例,良17例,可4例,优良率91.7%.结论 锁定钢板经前方的髌旁切口入路,有限切开复位插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提供了稳定的固定,骨及软组织血运干扰小,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首选治疗手段;骨折良好的间接复位及按照锁定钢板固定原则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4.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与分子烙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分子烙印高分子制成亲和色谱柱,利用色谱分离技术的高速高效性和质谱测定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独有的混合解析能力,在线连接HPLC-MS,可以直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分离、筛选出有效成分并进行直接鉴定,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文章简要从分子烙印聚合物及其制备、模板分子、功能性单体及聚合条件的选择、技术特点、应用状况及前景等方面简单介绍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中最有应用前途的分子烙印高分子技术.  相似文献   
85.
虹膜囊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亚军  马明 《眼科新进展》2007,27(9):714-716
虹膜囊肿是葡萄膜的良性肿瘤,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UBM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治疗方法较多,目前以手术摘除、激光光凝应用较广。本文就IC的分类、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杨亚军  朱庆生 《医学争鸣》2008,29(4):342-345
目的:应用软骨形态发生蛋白(CDMP1)体外诱导SD 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探讨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以及CDMP1诱导的最佳剂量.方法:无菌取8只SD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二代,以1×104/孔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里,12 h 后加入诱导液(10 mL/L新生牛血清-DMEM培养液, CDMP1),分ABCD四组(A组:50 μg/L CDMP1 基础培养液; B组:100 μg/L CDMP1 基础培养液;C组:150 μg/L CDMP1 基础培养液;D组:基础培养液 ),以D组为阴性对照组.诱导14 d,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测定CDMP1对其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行甲苯胺蓝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诱导后可见脂肪干细胞形态由长梭型明显向软骨细胞的多角形方向转变.MTT法测定CDMP1对脂肪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其中以C组为最,但ABC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故提示CDMP1诱导的最佳浓度约为50 μg/L .甲苯胺蓝染色法示糖胺聚糖(GAG)均匀分布于基质中,免疫组化示诱导组Ⅱ型胶原表达阳性,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结论:CDMP1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可以分泌软骨特异性基质糖胺聚糖(GAG)和Ⅱ型胶原,并使其向软骨方向增殖分化,以50 μg/L 为CDMP1诱导的最佳浓度,并有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7.
HPLC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中杂质双氰胺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中双氰胺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SCX柱 (4 6mm× 15 0mm ,5 μm) ;流动相 :0 4 3mol·L-1磷酸二氢铵缓冲液 (pH 2 5 ) ;检测波长 :2 18nm。结果盐酸二甲双胍的理论塔板数大于 2 0 0 0 ,盐酸二甲双胍与其杂质双氰胺的分离度不低于 1 5。结论HPLC法适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中杂质双氰胺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8.
笔者总结了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43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 ,其中复发者 74例 ,本文对其危险因素及治疗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及讨论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74例中男性 49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35~ 84岁 ,平均 5 8.7岁 ;其中动脉硬化血栓性脑梗塞患者5 1例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 1 6例 ,心源性脑栓塞 7例 ;复发 1次者 5 2例 ,2次者 2 0例 ,3次者 2例 ;1年内复发者 34例 ,1~ 3年复发者 34例 ,4年以上复发者 6例 ;合并高血压者 38例 ,糖尿病者 1 2例 ;由情志变化诱发者 2 1例 ,气候变化诱发者 1 7例 ;吸烟 38例 ,饮酒 2 9例。…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在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的髋臼双柱骨折21例(A组)、采用腹直肌旁入路治疗的髋臼双柱骨折17例(B组)患者资料,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按照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等。结果 A组7例解剖复位,11例复位满意,3例复位不满意,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5.81±1.44)分。B组4例解剖复位,10例复位满意,3例复位不满意,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5.30±1.57)分。A、B 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骨折复位、髋关节功能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在手术切口长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直肌旁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在治疗髋臼双柱骨折临床应用中,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二者无明显优劣之别。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甲状旁腺素组、降钙素组、联合用药组,每组20只,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测定,血清E2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和标志物检测,观察骨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去势组较假手术组腰椎和股骨BMD和BMC、股骨最大负荷及血清E2、Ca、P、骨保护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增高(P0. 05)。去势组血清碱性磷酸酶、OC、RANK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降低(P0. 05)。去势组骨小梁明显减少,排列稀疏错乱,并出现大片断裂现象,大量纤维组织,骨细胞少见;联合用药组骨小梁较多且致密,形态结构较规整,骨细胞排列较整齐,骨连续性好,骨密质较厚且均匀。结论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调节维持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和矿物含量,改善生物力学性能,改善骨组织病理形态学,起到抗骨质疏松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