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李萃 《中国医刊》2000,35(12):41-41
【姚氏八宝坤顺汤】(现代·姚五达方 )方剂组成 :当归 9g、白芍 9g、茯苓 9g、川芎 9g、干地黄 1 2 g、香附 9g、佩兰叶 9g、泽兰叶 9g。月经先期水火交旺者 ,原方去佩兰、泽兰、川芎。加细生地、丹皮、茅根炭、大蓟、小蓟 ;月经先期阴虚火旺者 ,另加玉竹、阿胶珠、元参、细生地。月经后期者另加炙祁艾、阿胶珠 ;月经后期血虚者加龙眼肉、黑桑椹 ;血寒者加桂枝、熟附子 ;气郁者加醋柴胡、台乌药 ;血瘀者加苏木、益母草。月经先后不定期者 ,加醋柴胡、淮山药、川续断。痛经气滞者 ,加延胡索、盐桔核、台乌药 ;痛经血瘀者 ,如苏木、茜…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采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能诱发机体产生自身抗体的鼻咽癌(NPC)相关抗原,以便为NPC诊断和治疗提供候选标志.方法 收集19份NPC组织,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组织总蛋白质,每份组织样本同时做3块2-DE胶,其中将1块2-DE胶作为制备胶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另2块2-DE胶采用半干式电转法将胶中的蛋白转至PVDF膜上,并分别与NPC患者自身的血清和健康人血清进行2-DE免疫印迹分析,识别能与多数NPC患者血清反应而不与或很少与健康人血清反应的蛋白质点,再从制备2-DE胶中切取相应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问质谱(MOLDI-TOF MS)和电喷雾电离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MS)分析,获取肽质量指纹图和肽序列标签,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结果 鉴定了13个能诱发机体产生自身抗体的NPC相关抗原:热休克蛋白70(HSP70)、人血清白蛋白(HAS)、热休克蛋白60(HSP60)、细胞角蛋白15(CK 15)、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3)、α-烯醇化酶(α-enolase)、ErbB3结合蛋白(EBP1)、细胞角蛋白19(CK 19)、核糖体蛋白P0(RPP 0)、丙酮酸脱氢酶E1(PDE 1)、GTP结合调节蛋白(GNBP)、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和Rho GDP解离抑制因子2(Rho-GDI 2),13种蛋白质点在21%的鼻咽癌患者中可见,而健康人中缺乏或出现频率较低.结论 本研究筛选到13个NPC相关抗原,这些抗原能诱导患者产生自身抗体,这些抗体有可能成为NPC诊断标志和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EGFL7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36例新鲜胶质瘤标本,其中包括21例低度恶性(Ⅰ~Ⅱ级)及15例高度恶性者 (Ⅲ~Ⅳ级),用RT-PCR检测其EGFL7 mRNA的表达。另收集45例胶质瘤石蜡标本,其中包括24例低度恶性(Ⅰ~Ⅱ级)及21例高度恶性者(Ⅲ~Ⅳ级),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L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GFL7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EGFL7 mRNA及其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存在表达,EGFL7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其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t=4.399,P<0.01);EGFL7在正常脑组织中没有表达。结论人脑胶质瘤中肿瘤细胞及其血管内皮细胞EGFL7均呈增高表达并且与其肿瘤恶性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提示EGFL7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肺鳞癌(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HLSC)组织与正常支气管上皮(normal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NHBE)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方法: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从HLS...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人PAX8/FPARγ融合基因(PPFP)表达质粒在甲状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从含有PAX8基因和PPARγ基因的质粒克隆模板PAX8-pOTB7及PPARγ-pCMV-SPORT6中,利用PCR方法 调取目的 基因PAX8和PPARγ,将PAX8和PPARγ定向连接后克隆到pEGFP-C1载体上,构建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PAX8/PPARγ,在大肠杆菌E.coli DH5α中转化并提取质粒,通过PCR和测序、分析比对验证PPFP融合基因后,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PAX8/PPARγ的质粒用脂质体包合并转染人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Nthy ori 3-1,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PPFP融合基因于靶细胞内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质粒通过鉴定证实正确;该质粒转染人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Nthy ori 3-1后,经验证显示PPFP融合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顺利表达.结论 成功克隆了PPFP融合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质粒pEGFP-C1-PAX8/PPARγ;该质粒转染人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Nthy ori 3-1后可顺利表达PPFP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PFP基因致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顺铂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CE1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分析确立顺铂处理HCE1细胞的浓度。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顺铂处理前后人宫颈癌HCE1细胞的总蛋白质 ,凝胶银染显色 ,用Imagemaster软件行图像分析。结果 :顺铂处理HCE1细胞 30h的IC5 0值为 1.2 μg/ml。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顺铂处理前后人宫颈癌细胞系HCE1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各 3块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 1136± 33和 96 3± 2 6 ,平均匹配率分别为 88.4 %和 87.3%。未处理组和处理组的 3块不同的胶间蛋白质点在IEF方向的偏差是 0 .6 76± 0 .15 5mm和 0 .86 5±0 .10 7mm ,在SDS 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 1.2 0± 0 .2 1mm和 1.38± 0 .2 36mm。制得未处理组和顺铂处理组平均胶 ,以平均胶进行匹配 ,匹配率为 81.2 %。筛选出差异蛋白质点 98个 ,其中 36个表达上调 ,37个表达下调 ,12个仅在HCE1未处理组表达 ,13个仅在顺铂处理组表达。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高且重复性较好的顺铂处理前后的人宫颈癌HCE1细胞系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识别到 98个差异蛋白质点 ,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点进一步鉴定将为在蛋白质水平阐明顺铂的抗宫颈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鼻息肉病及对照鼻黏膜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筛选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收集鼻息肉病(鼻息肉病组)及对照鼻黏膜标本(对照组)各7例,固相pH梯度2DE、凝胶银染,扫描图像,ImageMaster2DEElite4.01软件分析,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质谱仪得到相应肽质指纹图谱(PMF),PeptIdent软件查询SwissProtandTreMBL数据库,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①鼻息肉病组和对照组各自随机挑选的1个样本3次重复2DE,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891±67和936±62;匹配点数为767±83和821±78,平均匹配百分率为86.1%和87.7%;同一鼻息肉病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电泳(IEF)方向偏差为(1.13±0.16)mm,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向偏差为(1.45±0.21)mm。分析2种组织各7例样本的2DE图谱的平均凝胶图谱,鼻息肉病组和对照组蛋白质点数为1532和1617,匹配点数为1065个。②质谱分析差异蛋白质点20个,获取16张PMF,查询数据库鉴定出差异蛋白质11个。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鼻息肉病及鼻黏膜的2DE图谱,识别鉴定出一些与鼻息肉病变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