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医院知识管理背景下的医院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医院知识管理背景下的医院图书馆建设思路,提出了争取医院管理层支持和挖掘整理医疗知识、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建立稳定激励机制等实现医院知识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2.
丝裂霉素C影响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丝裂霉素C已逐渐开始应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领域中,但针对丝裂霉素C通过细胞凋亡作用于增生性瘢痕分子机制报道很少.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2.5,12.5,50,100和200 mg/L 丝裂霉素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讨论:丝裂霉素C可使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阻滞于G0/G1期,并且能够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有着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经2.5~200 mg/L丝裂霉素C作用24 h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P < 0.05).说明丝裂霉素C可能通过增加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高龄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9年8月的125例65岁以上的高龄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早期生存117例(93.6%),死亡8例(6.40%)。出院后随访时间6个月-3年,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对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只要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4.
摘要: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血钙大于2.62mmol/L,伴血PTH同步升高为定性诊断PHPT的主要依据。11例术前均诊断为PHPT。甲状腺旁腺治疗采用单侧小切口探查术,取得良好效果。PHPT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综合分析。B超,CT,核素扫描可作为定位有效方法。对于定位准确的单发腺瘤,单侧小切口探查术创伤性小,是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与改良迷宫术同时行左房折叠术(LA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33例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同时,采用射频消融方式实施改良迷宫术,加行左房折叠术.结果 全组无院内死亡,术后心房颤动全部消失,无房室传导阻滞、出血.随访12~36个月,其中30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3例,转复率为90.9%.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左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无血栓复发.结论 应用心脏不停跳下改良迷宫术加左房折叠在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瓣膜置换术中治疗慢性房颤,能有效消除房颤并长期维持窦律,改善左心房、室主动收缩功能,并发症少,安全简便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中改良连续缝合法的应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行二尖瓣置换手术418例,206例采用改良连续缝合方法,其中机械瓣151枚,生物瓣55枚.212例采用间断缝合方法,其中机械瓣152枚,生物瓣60枚.结果:206例改良连续缝合组换瓣时间(16.5±4.5) min,体外循环时间(78.5±10.8),使用多巴胺时间(12±1.0)h,出现恶性心律失常3例,术后胸液引流量(260±28.4)mL,瓣周漏2例、无断线或乱线病例.212例间断缝合组换瓣时间(35.5±5.6)min,体外循环时间(115.2±32.5),使用多巴胺时间(25±1.6)h,出现恶性心律失常12例,术后胸液引流量(350±35.6)mL,瓣周漏2例,断线或乱线5例,除瓣周漏外,其余各项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改良连续缝合法可显著缩短换瓣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中低温室颤性停搏对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Ⅱ~Ⅳ级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中低温室颤性停搏组即实验组(A组)和浅低温不停跳组即对照组(B组)各30例.各组分别于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60min、120min和停机时、手术后6h、手术后24h抽取动脉血检测 CK、CK-MB、LDH、LAC、cTnT指标,并取左心室心肌标本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在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60min、120min和停机时、手术后6h、手术后24h各时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K、CK-MB、LDH、、LAC、cTnT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心肌电镜扫描发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仅在体外循环120min后心肌细胞轻度受损.结论 中低温诱导室颤性停搏对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8.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成熟、手术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对减小手术创伤和术后美观问题的重视,先天性心脏病的房、室间隔缺损修补常规手术方法受到了挑战。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6年10月,选择性应用胸骨下段小切口于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完成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PRT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肿瘤完整切除53例,其中联合器官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未切除活检2例。复发再手术6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3.51%)。恶性肿瘤组5年 生存率为29.03%(9/31).良性肿瘤组5年生存率为69.23%(18/26)。结论 CT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的关键,对复发性肿瘤应争取再手术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提高PRT切除率。  相似文献   
30.
身心残、障、病者的康复工程既需要无障碍环境设施和康复医疗器械等硬件接口的支持 ,也需要社会系统中道德法规、文化教育等软件接口的帮助。社区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教育服务性行业 ,必然会对社区康复事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将其作为康复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非常必要的。社区图书馆能为康复患者重返社会提供有效帮助。许多残、障者和慢性病患者都急待了解自己的发病机理以及矫正方法 ,更想熟悉健康世界的生活信息 ,身残志坚者想以书为阶梯在书的海洋里成功、成才。在书的氛围里休闲、阅读、交谈、查询 ,与周围的人相处 ,在互帮互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