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Bio-oss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30 例慢性牙周炙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1个月后做翻瓣植入Bio-oss术,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行骨缺损处临床观察及X线片分析.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骨缺损处新骨生成数量越来越多,骨密度越来越高,第9个月时骨缺损处骨密度接近周围正常骨.结论 Bio-oss能有效促进骨组织再生,用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随着骨髓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抗肿瘤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的应用,血小板输注逐年增加。目前临床应用多为机采血小板,但其具有采集时间长(50~70min)、成本高、献血者招募困难等缺点。手工浓缩血小板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欧美国家,手工血小板的临床使用占所有血小板种类的40%~50%。我站自2000年来积极开展全血手工制备血小板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3.
M115洗涤红细胞系统主要用于Rh(D)阴性冻红细胞的洗涤,与手工相比,由于其洗涤方法省时、省力、成品红细胞质量好,正被越来越多的血站接受和应用。我们在应用该系统洗涤冰冻红细胞过程中,比较了洗涤液袋底距离心杯上缘的高度对红细胞回收率、上清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甘油残余量及洗涤液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由2U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的容量变化,为更加规范合理血液成分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6-2016.12期间,随机抽取100袋2U悬浮红细胞为起始血液制备洗涤红细胞,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制备并检测按国标控制容量前后洗涤红细胞的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含量、溶血率,比较容量控制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按照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制备洗涤红细胞在未进行容量控制前测得洗涤红细胞容量323±16.7ml,血红白白含量51.5±6.68g;容量按国标控制后,洗涤红细胞容量为272±2.11ml,血红蛋白含量为43.2±4.38g,洗涤红细胞容量控制前后对比,容量及血红白白含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容量控制后血红蛋白含量均在国标范围内。而上清蛋白含量及溶血率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在未按国标进行容量控制前,容量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容量控制后虽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但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偏低,为更加充分利用血源、提高洗涤红细胞质量,建议适当提高洗涤红细胞容量范围。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估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 2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有肺动脉高压或肺高压危象临床表现患者,用吸入一氧化氮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和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在其他治疗不变的前提下,经过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后,中心静脉压比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氧分压比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2±16.8)kPavs.(46.0±13.9)kPa,P0.05;(13.2±4.70)mmHgvs.(24.3±4.4)mmHg,P0.05](1mmHg=0.133kPa)。结论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6.
李建斌  张定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113-114,1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肺Langerhans细胞性肉芽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Langerhans细胞性肉芽肿的CT资料,分析病变的形态、数目、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2例结节、囊变并存;3例结节、磨玻璃影并存;4例囊变、网格、结节并存;1例囊变和网格并存。120个结节、126个囊变分布于上中肺野;15个结节、9个囊变位于双肺基底部。3例伴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肺Langerhans细胞性肉芽肿有特征性的MSCT表现,MSCT对肺Langerhans细胞性肉芽肿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寻求一种将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最佳诱导剂及诱导时间 方法:用不同诱导剂将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分为四组:组一:GDNF(20μg/L) +RA(0.3 mg/L)组二:BDNF(20μg/L)+RA(0.3 mg/L) 组三:GDNF(20μg/L)+BDNF(20μg/L)+RA(0.3 mg/L)组四:空白对照 各组均加入2.5%胎牛血清,分别于诱导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状,并进行细胞计数,胎盼兰检测细胞活力,并 行免疫组化鉴定。  相似文献   
28.
背景:试管法分离脐血干细胞效率低,易发生微生物污染,应用临床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寻找一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脐血干细胞分离方法用于治疗骨股头坏死尤为迫切。 目的:拟建立一种高效、安全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脐血干细胞分离方法。 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前后对照实验,于2006-02/2007-08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液成分应用研究所及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完成。 对象:2006-02/2007-08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住院和门诊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6岁,4例合并激素应用史。脐带血来自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正常足月分娩的健康胎儿,平均采血量90 mL。分离所用四联袋包括1个主袋、1个空袋、2个生理盐水袋,为山东威高集团产品。 方法:将采集6 h内的脐血用无菌接口机与四联袋的1个空袋相连,离心分出部分血浆后,剩余的红细胞内加入羟乙基淀粉充分混匀,静止5 min后加入氯化钠液等倍稀释,淋巴细胞分离液倒入四联袋的主袋内,按1∶1比例将脐血缓缓加入盛有淋巴细胞分离液的主袋内,离心后白膜层流入另1个空袋内,此袋即为富单核细胞溶液。将保存24 h内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用脐血浆悬浮后,经手背浅静脉输注给股骨头坏死患者,单个核细胞≥1×108/份,2份/次,间隔3 d后再次输注,共3次,此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两三个月。 主要观察指标:脐血单个核细胞回收率及细胞活性,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收率高、效果好,且分离过程不易发生微生物污染。8例患者关节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有效率100%;髋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行走距离及步态变化均有明显改善。细胞移植后6个月,5例可见不同程度的股骨头坏死区骨质密度的改变,2例股骨头形态恢复正常,另外1例无变化;12髋关节腔积液减少或消失,9髋MRI图像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减少,3髋无变化。在细胞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均无并发症及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结论:应用四联袋结合无菌接口技术分离脐血干细胞高效、安全,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经静脉多次、多份输注脐血干细胞为全身整体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9.
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大量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但所采集的自体骨髓血中混有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多数不能直接用于治疗,必须对单个核细胞(MNC)进行分离、纯化、浓缩后,才能用于自体移植使用,笔者对MNC进行分离、纯化、浓缩共制备了14份MNC,已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0.
对100例病人尸肺(左右共200例)进行直接观测,结果右肺不全水平裂65例(占65%)右肺中,上叶部分融合型不典型三叶分型占多数,与一般资料相近,左肺安生性水平裂11例(占11%)不全性水平裂49例(占49%)二者共计60例(占60%)左肺外形分叶中,完全和不完全水平平裂的存在及左肺的不典型三叶人型,在临床影像学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肺的内部分叶与外形分叶的不一致性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