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目的:探讨三重基序-44(TRIM44)蛋白联合超声检查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淋巴结转移(LNM)促进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估TRIM44蛋白在PT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且行甲状腺手术的72例PTC患者,将发生LNM的患者纳入LNM组(37例),未发生LNM的患者纳入非LNM组(...  相似文献   
172.
10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0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采取正确体位及功能练习。结果:101例患者中有85例平稳渡过围手术期,余1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性大,正确有效的心理指导及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3.
李想韵  朱鸿  孙一铭  孙敏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391-1394
目的:建立桑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对其毛状根生长特性和次生代谢产物槲皮素含量进行探索。方法:利用卸甲型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C58C1侵染桑的黄化无菌苗,建立毛状根的诱导与培养体系;优化毛状根的扩大培养条件并测定其生长曲线,对桑毛状根T-DNA转化结果进行PCR检测;利用RP-HPLC检测槲皮素的含量。结果:用C58C1侵染无菌苗外植体,侵染10 min、分别预培养、共培养2 d及添加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乙酰丁香酮(AS)可得最高转化率;PCR检测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B,rolC基因片段已整合入桑的毛状根基因组中;C58C1侵染桑黄化无菌苗茎段10 d后,茎段伤口处陆续产生毛状根,30 d后幼茎上产生毛状根的外植体达92%;在1/2MS+0.05 mg.L-1IB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0 d后,由HPLC检测结果表明,毛状根中槲皮素含量相比于原植株增加了8.5倍。结论:成功建立桑科毛状根诱导与离体培养体系,为其他木本植物毛状根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并进一步为槲皮素等药用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