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5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术中胸液CEA、CYFRA21-1和NSE联检对肺癌患者预测胸膜微转移的价值。方法:术中采集35例肺癌患者和2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技术,进行CEA、CYFRA21-1和NSE联检。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和NSE水平分别为(144·81±272·56)、(252·20±171·91)和(107·30±88·53)μg/L,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的(1·94±3·72)、(45·46±34·74)和(43·66±29·88)μg/L,t值分别为-2·335、-5·296和-3·105,P值分别为0·023、0·000和0·003。分别以>8、102和92μg/L为阳性界值,以其中两项或三项阳性为诊断依据,对胸膜微转移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74·3%)和特异度(100%);随访1~12个月,已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癌性胸腔积液,其中腺癌4例,鳞状细胞癌1例。结论:初步断定此方法对胸膜微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其中对肺腺癌患者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建立稳定高效分离SD大鼠肝细胞与Kupffer细胞的实验流程,研究SD大鼠Kupffer细胞与肝实质细胞共同培养Kupffer细胞对肝实质细胞生长、形态功能的影响,为体外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应用及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1)原位2步Ⅳ型胶原灌注法消化SD大鼠的肝脏;(2)低速离心法分离肝实质细胞;(3)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Kupffer细胞;(4)单独培养肝实质细胞;以61比例贴壁共培养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5)光镜分别观察单独培养与共同培养情况下肝实质细胞的生存和形态;(6)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单独与共同培养情况下培养上清白蛋白和糖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每只大鼠可分离的肝细胞产量平均为(2.03±0.26)×108,细胞活力为88%~95%,平均(91.7±2.11)%.Kupffer细胞产量平均为(3.19±0.20)×107,纯度为85%~92%.平均(88.5±1.83)%.192 h原代贴壁培养观察,单独培养组肝细胞的生长、增殖迅速,并向正常肝细胞的形态演变.2周后细胞开始死亡,培养至21 d时细胞全部死亡.结论 (1)通过本实验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以肝下腔静脉为流人道的Ⅳ型胶原酶二步灌流法分离肝实质细胞以及联合Pere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Kupffer细胞的实验室操作程序.该操作程序稳定高效实用.(2)按61的比例在体外进行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192 h贴壁共同培养实验,实验结果提示,肝实质细胞和Kuffer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进行共培养;这两种细胞简单的同步贴壁共同培养,肝细胞的生长、白蛋白合成功能和糖代谢会受到影响,提示在共培养体系中,要实现肝实质细胞租Kupffer细胞良好生长和两者功能的协调发挥,尚需进一步建立更适宜的共同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33.
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强 《中外医疗》2008,27(26):160-160
医学临床检验结果的互认问题一直成为目前医患之同议论的焦点问题.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人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的利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临床检验结果互认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4.
35.
2006年浙江省在常山县对204家村卫生室进行了卫生监督量化管理试点工作,量化管理标准采用危险性评估原则,评出A级单位28家,B级单位101家,C级单位75家。文章对村卫生室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工作的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6.
于海容  朱强  王振常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19-4120
目的:探讨超声在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53例术前喉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并与手术切除对照符合的淋巴结总数196个,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86.9%,准确性为8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髓质变形或缺失、周边型及混合型血流预示淋巴结转移。结论:超声在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氟斑牙脱色治疗及再矿化修复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8.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指征和术式选择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内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1999年1月至2003年6月,作者在以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基础上,非选择性采用微创穿刺尿激酶冲洗外引流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本组回颐了1973年至2006年住院过的海绵窦动静脉瘘(CAVF)28例临床资料,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讨多药耐药 (mdr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表达的关系 ,采用甲基化敏感的HpaⅡ酶切结合竞争性定量PCR检测 5 4例急性白血病 (AL)和 9例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mdr1基因启动子区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 - 110和 - 5 0bp处两个CCGG位点 (I区和Ⅱ区 )的甲基化率 ;半定量RT PCR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I区、Ⅱ区及总甲基化率均与表达呈负相关 ,I区比Ⅱ区相关密切 (r分别为 - 0 .6 4和 - 0 .4 0 )。低甲基化组(n=36 )mdr1高表达率显著增高 (P <0 .0 0 1)。与化疗敏感组 (n =8)相比 ,耐药组 (n=16 )I区 (P =0 0 5 )、Ⅱ区 (P <0 .0 5 )和总甲基化率 (P <0 .0 5 )均减低。与未化疗组 (n =36 )相比 ,化疗后组 (n =14 )I区和总甲基化率均减低 (P <0 .0 5 ) ,Ⅱ区甲基化率也减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化疗后组随甲基化率减低 ,mdr1表达升高 ,但尚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6 )。结论 :AL和MM患者骨髓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 110和- 5 0处两个CCGG位点的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 ,且与 - 110处关系更密切。化疗后及耐药病人mdr1基因甲基化水平相对降低。化疗后mdr1基因表达增高与其甲基化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