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 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微血管减压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A组镇痛泵中给予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关硬膜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泵中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C组镇痛泵中芬太尼1mg+昂丹司琼1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D组镇痛泵中曲马多800mg+昂丹司琼1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四组均于术毕前1小时静脉给予昂丹司琼8mg.观察四组术后0、2、6、12、24h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四组术后24h内镇痛评分各时间点相比,B组明显优于A组,A组明显优于C组,C组明显优于D组;镇静评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中以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D组较其他各组更具显著差异.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和D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安全应用于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镇痛,具有超前镇痛、镇痛效果好的特点,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应用芬太尼或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腹腔镜胃部肿瘤切除术毕呼吸功能障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74岁,74kg,术前诊断:胃粘膜下肿瘤。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术前肺功能检查: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通气储量百分比重度不足,弥散功能正常。颈动脉B超示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心电图、肝肾功能与凝血功能正常。患者因眼病及膝关节病痛体力活动较少,ASAⅡ级,Lutz  相似文献   
13.
生物蛋白胶(fibrin glue,FG)或称纤维蛋白粘合剂(fibrin sealant)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约为1%,过敏反应较为罕见(约为0.3%)[1~3],危重症更为少见。现总结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密集出现的4例FG重症过敏性休克的救治经过及经验。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85岁,因左乳肿物2d,于2010年6月9日入院。体质指数36.4kg/m2。术前诊断:升结肠癌(PT3N0M0),左乳腺癌(PT2N1M0)。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偶服降压0号,手术前3周血压波动在200/100~132/70mmHg之间。  相似文献   
15.
张雁华  王天龙 《中国医药》2013,8(10):1435-143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与0.15%罗哌卡因配伍在老年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腰麻和硬膜外联合椎管内麻醉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男性患者60例,按不同硬膜外镇痛方案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以吗啡5mg+0.15%罗哌卡因200ml镇痛;B组以地佐辛2.5mg+0.15%罗哌卡因200ml镇痛;C组以地佐辛5mg+0.15%罗哌卡因200ml镇痛。术毕硬膜外导管接Smith6300电子镇痛泵:负荷冲击量3ml,持续流量2ml/h,单次追加剂量1ml,锁定时间15min,共48h。在术后8、12、24、36及48h(分别为T1、T2、T3、T4及T5)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与B组各观察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5)分比(2.3±0.5)分,(2.8±0.4)分比(2.4±0.5)分,(2.0±0.6)分比(2.0±0.6)分,(1.0±0.7)分比(1.1±0.8)分,(0.5±0.7)分比(0.6±0.5)分,均P〉0.05],但2组T1~T4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分别为(1.7±0.7)、(1.4±0.5)、(1.2±0.6)、(0.4±0.5)分](均P〈0.05)。B、C组患者膀胱刺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10.0%(2/20)、5.0%(1/20)比45.0%(9/20),P〈0.05]。B、C组与A组相比,头晕、瘙痒、恶心呕吐、嗜睡、肠道未排气发生率明显降低[5.0%(1/20)、15.0%(3/20)比40.0%(8/20),25.0%(5/20)、10.0%(2/20)比50.0%(10/20),20.0%(4/20)、0.0%比55.0%(11/20),15.0%(3/20)、5.0%(1/20)比40.0%(8/20),0.0%、10.0%(2/20)比50.0%(10/20),均P〈0.05]。结论地佐辛2.5—5mg复合低浓度0.15%罗哌卡因200ml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硬膜外镇痛,与吗啡5mg相比,均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头晕、瘙痒、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率明降低,但地佐辛剂量过大可仍可增加头晕并影响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张雁华  罗斌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2,34(8):660-664
目的探讨颈丛阻滞合并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甲状腺叶切术的应用效果及合适的靶控浓度。方法甲状腺叶切除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22~56岁,体重43~75kg。随机分为A组(颈丛阻滞+生理盐水输注)、B组(颈丛阻滞+瑞芬太尼靶控输注1ng/ml)及C组(颈丛阻滞+瑞芬太尼靶控输注2ng/ml),每组20例。3组病例均行颈丛阻滞,15min后A组生理盐水输注、B及C组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10min后进行手术。记录诱导前(T1)、切皮前(T2)及手术开始后每15min及术毕(T3~7)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及Ramsay评分,记录患者不适反应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术中利多卡因及血管活性药使用量,术后进行术者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B、C组利多卡因、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术者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A组。A、B组T2~3与T1MAP相比均有显著性升高,B及C组T2~5显著低于A组。A组T2~7HR显著性高于B、C组,B组仅T2高于T1,C组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时间点A组RR显著高于T1,B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T3~7时间点B及C组PetCO2显著高于A组,C组高于B组。C组有4例在T3出现轻度呼吸抑制,但RR及PetCO2均值未超出正常值范围。B及C组T2~7与A组相比BIS均显著下降,但均值始终保持在80以上。A组Ramsay评分T2~7均显著低于T1,B及C组T2~7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颈丛阻滞合并瑞芬太尼靶控输注(1~2ng/ml)均能满足手术镇痛需要,循环系统稳定性优于单纯颈丛阻滞,意识清楚且舒适度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瑞芬太尼靶控初始浓度为1ng/ml,在强烈手术刺激时可提升靶控浓度至2ng/ml,但不宜过高以免造成严重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7.
家兔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家兔全氟异丁烯 (perfluoroisobutylene,PFIB)吸入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模型。 [方法 ]家兔麻醉后气管切开并插管 ,在已有的大、小鼠全身暴露动态染毒装置尾端串联呼吸机 ,呼吸机连接气管插管后对兔通过机械通气染毒。 2 0只家兔按染毒时间 0、1 0、2 0、2 7、33min(染毒浓度 0 3mg/L)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Ⅰ、Ⅱ、Ⅲ、Ⅳ ,每组 4只。连续监测染毒前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PaO2 ,PaCO2 ;1 2h采血检测血浆总蛋白浓度后处死动物 ,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的蛋白浓度 ,计算肺毛细血管通透系数 ;剪取右肺上叶称湿、干重 ,记算肺湿干重比 ;取右下肺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①各实验组染毒期间混合室各时点PFIB平均浓度与染毒起始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②实验组Ⅲ 8h和实验组Ⅳ 4h与对照组相比PaO2 开始显著下降、呼吸频率显著增加 (P <0 0 5) ;③实验组Ⅱ、Ⅲ、ⅣBALF中总蛋白浓度、肺湿干重比、肺毛细血管通透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④实验组Ⅳ动物在染毒后 9h内全部死亡。 [结论 ]家兔经呼吸机染毒混合室PFIB浓度可保持相对稳定。PFIB浓度 0 3mg/L ,染毒时间在 2 0~ 2 7min范围内时 ,动物染毒后 1 0h内  相似文献   
18.
19.
血液灌流对家兔毒气吸入性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活性炭血液灌流 (charcoalhemoperfusion ,CHP)对家兔全氟异丁烯 (perfluoroisobutylene,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 (actuelunginjury ,ALI)的肺治疗作用。 方法 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 2 1只 ,随机分为空白组、染毒组及治疗组。建立家兔PFIB吸入ALI模型。治疗组染毒后 4h开始CHP ,转流量 (5 0~ 10 0 )ml/min ,时间 2h。监测染毒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和PaO2 ,PaCO2 ;检测基础值及染毒后 2、4、8、12h血浆Interleukin - 8、红细胞压积 (Hct)及白细胞计数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 ,BALF)总蛋白浓度、IL - 8、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neutrophilelastase ,NE)水平 ;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活力 ;计算肺组织含水率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取右下肺缘组织及心、肝、肾组织行光镜下病理学检查。结果  (1)治疗组MAP、心率在CHP初期分别显著下降和上升 (p <0 .0 5 ) ,2 0min内逐渐回复并保持平稳。 (2 )各组 12h内PaO2 、PaCO2 保持平稳 ,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3)治疗组 8、12h血液白细胞计数、血浆IL - 8水平以及BALFIL - 8水平与染毒组相比显著下降 (p<0 .0 5 )。 (4)治疗组BALF中总蛋白浓度、NE水平 ,肺水肿参数及肺组织MPO活力与染毒组相比均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1岁,155 cm,39 kg,ASAⅢ级,MET评分7分.高血压7年余,药物控制不良.慢支肺气肿史10余年,胸部X线片:左下肺感染,已治疗1周见好转.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并存在S-T异常改变,提示心肌受损.超声心动图:EF 58%.甲状腺肿病史30年,肿物巨大(左右径15cm,前后径10 cm,上下径12 cm),质地坚硬,甲状软骨及气管均不能触得,颈部皮肤高度紧张,颈部后仰受限.胸部CT显示:气管严重受压左移,最远处偏离中线约3 cm,最狭窄处前后径约5 mm,气管软化不明确.气管压迫症状明显,平卧时呼吸困难,强迫右侧卧体.术前气道评估:Mallamapati3级,全口牙齿缺如,张口度两指,颈部后仰显著受限,清醒状态仰卧位既有呼吸困难存在,高度怀疑困难气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