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61.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明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3):180+191-180,191
<正>腹腔镜手术视野广、创伤小、直观,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同时还能进行有效治疗[1-3]。随着腹腔镜器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其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急诊腹腔镜手术得以逐渐开展。  相似文献   
62.
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术前预测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可能性,以期找到客观、实用、准确率高的预测LC手术难易度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9年120例急症LC中38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胆囊炎、胆囊结石疾病病理方面提取胆囊...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效果.方法 以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测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血清TM、vWF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M、vW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  相似文献   
65.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也称再生障碍危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三种血细胞减少。现已知该病除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外,也可见于其他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也可见于非溶血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淋巴瘤等,还可发生于血液病以外的疾病。有些药物也可引起再生障碍危象。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山腊梅叶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儿科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山腊梅叶颗粒。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腊梅叶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运用麝香保心丸及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诊治的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运用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运用麝香保心丸加上辛伐他汀进行治疗,28 d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运用麝香保心丸加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再次发病的时间明显延后于单一应用麝香保心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比较东北与宁夏短梗五加茎、叶、果实的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选短梗五加茎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茎、叶、果实的黄酮含量测定比较.结果 提取短梗五加茎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20.东北短梗五加茎、叶、果实的黄酮含量分别为27.96、71.47、35.67mg·g-1.宁夏短梗五加茎、叶、果实的黄酮含量分别为39、88.51、39.03 mg·g-1.结论 宁夏短梗五加茎、叶、果实中黄酮含量高于东北短梗五加.  相似文献   
69.
牛彦辉  王臻  郑修存  吴作栋  沈强  张立明 《医学争鸣》2005,26(24):2283-2285
目的:探讨骨纤维结构不良(FDB)病变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98例FDB患者手术治疗、病理确诊并获随访.收集初次手术切除的标本,随机从治愈和复发病例中各抽取24例.对复发组(n=24)与治愈组(n=24)、小儿组(n=26)与成人组(n=22)进行对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变组织进行ER和PCNA检测.结果:ER总阳性率为56.25%(27/48).复发组70.83%(17/24)明显高于治愈组41.67%(10/24)(P〈0.05).小儿组69.23%(18/26)明显高于成人组40.91%(9/22,P〈0.05).复发组PCNA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治愈组(P〈0.01),而小儿组PCNA阳性表达高于成人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DB的雌激素相关性表现为ER异常表达而导致骨发育及代谢调节紊乱;PCNA阳性表达强度与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其预后估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0.
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从临床角度观察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于糖尿病创面 12例 ,观察术后 3、7、14 d创面上皮葡行后残余面积及肉芽成熟程度 ,同时在同一部位另一创面做空白对照 ,并与非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创面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与未应用生长因子与非糖尿病创面比较 ,其上皮葡行速度在早期未见明显差异 ,在后期其上皮葡行速度由快至慢顺序为非糖尿病创面应用生长因子 >糖尿病创面应用生长因子 >非糖尿病创面未应用生长因子 >糖尿病创面未应用生长因子。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可促进糖尿病创面上皮化以及肉芽组织的生长 ,但糖尿病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明显滞后于非糖尿病创面。结论 :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