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2例少见的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并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为局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结外皮肤受累.镜下见肿瘤组织边界不清楚呈巢片状,部分为束状、旋涡状排列;瘤细胞弥漫分布,呈梭形、圆形、椭圆形, 胞质丰富透亮或轻度嗜酸性,核卵圆形、空泡状,核仁清楚,部分有核沟,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肿瘤通常无坏死,周边常有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瘤细胞vimentin和S-100(+),CD68(+)/(-),Ki-67部分(+);CD21、CD35,HMB45、melanA、CD4和CgA(-).结论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的恶性肿瘤,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必要时可电镜辅助诊断.临床应与其他类型的组织细胞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肿瘤等鉴别.肿瘤单发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可能治愈;而多发或多器官累及者可手术结合放、化疗,但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沿海农村慢性病现况和流行趋势,笔者2006年3月对威海沿海地区37个自然村农民、渔民进行了入户调查,为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PM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北京天坛医院2001至2016年收集的6例膀胱PMP,采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同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易位情况。一抗选用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aldesmon、Calponin、结蛋白、ALK、Ki-67、肌调节蛋白(MyoD1)、肌红蛋白、CD34、S-100蛋白、CD117、细胞角蛋白(CK)7、CK20、GATA3、p63及CK5/6,进行光镜观察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FISH、临床表现特点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获得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27~53岁,中位年龄3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伴有排尿困难,1例表现为反复膀胱炎,均无手术及外伤史。随访4个月至13年,5例无复发,1例复发。光镜下病变位于黏膜下,部分区域延伸至膀胱壁浅肌层。表面为炎性渗出及出血。病变特征由增生的长而肥胖的梭形细胞构成,疏松或密集。间质疏松、水肿、黏液样,并有多少不等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梭形细胞排列紊乱,也可呈致密条束状排列,特别在细胞丰富区域内。大多数梭形细胞无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2个/10 HPF),但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梭形细胞胞质嗜酸性,可见长而逐渐变细的胞质突起。核呈卵圆形或短梭形,空泡状,有明显的核仁,似节细胞样细胞。其间胶原纤维稀少,少数梭形细胞核退变,染色质模糊不清。部分区域呈肉芽肿样图像,血管腔内可见中性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梭形细胞均弥漫强阳性表达波形蛋白、SMA和Caldesmon,强阳性表达CKpan,不同程度表达结蛋白和Calponin,Ki-67阳性细胞约35%~55%,但不表达ALK、EMA、肌红蛋白、S-100蛋白、p63及CK5/6等。FISH检测显示本组6例PMP中均不存在ALK分离信号,未检出阳性病例,均为阴性。结论膀胱PMP为一种良性非肿瘤性病变,肌纤维母细胞增殖,形态学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要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4.
<正> 硫苯妥钠是麻醉中常用药物。为了更好地了解硫苯妥钠的特性,我们对静注硫苯妥钠后的病人,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时间血清中游离的硫苯妥钠浓度,来观察药物动态。资料及方法一、临床资料:17例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体重48~84公斤。麻醉前常规静注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东莨菪碱0.3mg,麻醉诱导用2.5%硫苯妥钠10mg/kg静注(以后不再用),加琥珀酰胆碱100m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以静脉点滴1%普鲁卡因为主,麻醉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异丙酚麻醉不同苏醒期脑电和心率变异的变化。方法 30例患者实施异丙酚麻醉,记录苏醒期OAA/S评分为1分、3分、5分怕脑电和心率变异值。结果 OAA/S评分为1分时95%SEF、BIS、HF、LF的均数显著低于对照值,并随着OAA/S评分的增加而显著上升。OAA/S评分为1分时LF/HF的均数显著高于对照值,并随着OAA/S评分的增加显著下降。结论 异丙酚麻醉后BIS、95%SEF、HF、LF明显降低。BIS、95%SEF、HF、LF、LF/HF可以反映异丙酚麻醉后苏醒过程。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癌前病变增生性息肉、球样异性增生和胃印戒细胞癌组织的粘蛋白表达规律和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近5年的胃镜活检和肿瘤切除标本67例,其中增生性息肉20例,球样异性增生13例,胃印戒细胞癌34例,分别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各组中Muc-1、Muc-2、Muc5AC、Muc-6粘蛋白表达部位和强度。结果Muc-1、Muc-2在增生性息肉、球样异性增生和胃印戒细胞癌三者之间均存在相关性,随着病变发展,Muc-1表达率呈依次下调趋势。Muc-2表达率呈上调趋势。Muc5AC表达在增生性息肉与胃印戒细胞癌存在相关性,随着病变发展,Muc5AC表达率呈下调趋势。Muc-6与上述没有特殊相关性。结论Muc-1、Muc-2、Muc5AC有助于解释三者间存在增生-异常增生-癌的病理变化过程,进而便于对增生性息肉、球样异性增生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管理及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67.
目的:调查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于2015年在山东省49个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8岁人群28 000人,利用修订的一般健康问卷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危和低危人群,采用DSM-Ⅳ、SCID-Ⅰ/P或MMSE对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8.
张秀茹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555-556
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日常临床工作中,如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病房中存在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如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紫外线、放射线、利器等.随着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护士的职业危害也逐渐被关注.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使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成为各国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对ICU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MMP-2、MMP-9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MMP-9在不同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MMP-9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并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MP-2、MMP-9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检测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利用Sequenom定量检测宫颈癌抑癌基因(SOX-1、NKX6.1、PAX-1、LMX1A、ONECUT1、WT1)甲基化的程度和甲基化的位点。方法利用石蜡切片提取组织DNA,对提取的DNA进行甲基化位点的保护并设计针对抑癌基因转录起始点前的富含CPG岛区域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DNA转录成RNA后使用Sequenom质谱分析仪进行基因甲基化程度的定量检测和甲基化位点的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组各个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低(<20%),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级组各个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高(>4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定量研究宫颈癌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程度可以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方式提供靶标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