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避暗回避反应实验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选用5个实验组(即: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假训练组、训练组和记忆唤酲组),对不同月龄大鼠背海马结构中的c-Fos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老年大鼠在避暗回避训练中,探索次数多于青年和成年大鼠,且滞留时间明显缩短;成年和老年大鼠在训练、假训练和记忆唤醒后,背海马内c-Fos的表达明显低于青年组大鼠,以训练组最为显著.该结果一方面表明随年龄的增长,海马神经元对应激和学习记忆尤其是后者的反应性降低;另一方面也提示成年和老年组大鼠背海马区神经元可能有丢失现象.  相似文献   
72.
PDCA循环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服务对象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健康教育与护理程序一样,也遵循一定的过程。笔者将PDCA循环应用到临床健康教育中,起到了促进健康教育发展,提高健康教育能力的作用。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以期与同道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73.
张玉秋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1406-1407
<正>痛风早期表现为代谢失调的高尿酸血症,血清尿酸(SUA)水平≥68mg/L。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降低尿酸疗法(ULT),使SUA水平降至60mg/L或更低,以减少痛风发作频率、缩减痛风结节的大小和数量,以改善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继而提高生活质量。ULT疗法通过2种途径发挥作用:①  相似文献   
74.
药品商品名的利弊与有序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商品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对于促进医药经济发展、引导制药企业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商品名在流通环节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并对商品名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有序竞争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75.
利用细胞个记录技术,在麻醉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m)及其邻近结构内,共记录到192个神经元78%的神经元对皮肤伤害性刺激反应,其中,大多数(118)被兴奋,28个被抑制,4个对某些部位的刺激兴奋,而对另一些部位的刺激抑制,发现某些神经元有很长的后发放效应,另一些则在兴奋之后跟随着较长的抑制期,少数的反应仅在刺激给与和撤除的瞬间发生,感受野大且呈双侧分部,80%对机械刺激反应的神经元也对伤害性热刺激发  相似文献   
76.
12 732例患者使用抗感染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开展年度住院患者应用抗感染药情况调查,了解抗感染药使用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机调阅2002年9月~2003年9月全部出院病例12732例(除外儿科),并分析抗感染药的应用情况。结果:62.83%的住院患者(8000人)使用抗感染药,男性使用比例略高于女性;抗感染药费用占总住院费的12.21%。在住院期间有31.85%的患者使用1种抗感染药,29.84%的患者使用2种抗感染药。外科系统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较多,内科系统使用喹诺酮类、青霉素类较多。结论:该院抗感染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个别品种使用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目的的控制某些品种的使用范围和频率,能够进一步降低抗感染药费用,使抗感染药的使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7.
19例胸腺肽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4月我院为提高医务工作者抵抗力,预防SARS,在医院职工中使用了4种胸腺肽制剂。使用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陆续收集到19份有关胸腺肽的不良反应报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过敏反应注射后出现头晕、恶心、憋气、胸闷者3例。停药15d后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者1例,症状持续近3个月。发热4例,体温在37~38℃之间,其中伴肌肉、关节疼痛1例,伴恶心、纳差1例,伴咽部不适感1例。皮疹2例。关节疼痛3例,1例于用药期间出现发热并伴关节疼痛,停药半月表1胸腺肽制剂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药物名称用药途径用药人数ADR例次A注射用胸腺五肽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78.
癌痛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癌痛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WH0推荐的DDD和DUI为指标,对我院1998~2002年住院癌症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麻醉性镇痛药处方中27.36%用于癌症患者,64.82%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用量逐年递增,其余品种的用量呈下降趋势.除芬太尼、美施康定DUI>1外,其他DUI均<1.结论: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用于癌痛基本合理,但部分品种的用药剂量偏小.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和合理用药指数 (DUI)指标 ,对我院 1998年 - 2 0 0 2年连续 5a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美施康定用量逐年增加 ,其他品种用量变化较小。注射用麻醉性镇痛药主要用于手术及术后镇痛 ,口服麻醉性镇痛药主要用于癌症患者镇痛。除美施康定外 ,DUI均 <1。结论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0.
中枢多巴胺 (DA)系统参与痛觉调制已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 ,但在炎症痛中的具体作用还不甚清楚。角叉菜胶 (carrageenan)由一种植物粉末提炼而成。脚掌内皮下注射 (i.pl.)该物质可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和炎症 ,是一种简便的炎症痛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即是以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痛为模型 ,来观察炎症痛时中枢DA及其代谢产物的释放变化。采用在体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 (HPLC EC)法 ,对炎症痛时脑内尾壳核(CPU)、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和腰段脊髓背角中细胞外DA及其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