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8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就诊病人又多系中晚期者 ,手术难达根治目的 ,预后也差。我院从1989年以来的 10年间收治原发性胆囊癌 16例 ,本文就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男 4例 ,女 12例 ,男女之比 1∶3。年龄 30~ 79岁 ,平均 5 1 5岁。病史最短 2月 ,最长 30年 ,1年以内者 11例。临床表现 :腹痛 14例 ,腹部包块 2例 ,伴饱胀纳差 8例 ,恶心呕吐 5例 ,发热 6例 ,黄疸 5例 ,局限性腹膜炎 3例 ,右肋缘下扪及肿大胆囊 3例 ,质硬包块 2例。B超报告 15例中 6例合并胆囊结石 ,3例合并胆总管结石 ,1例胆囊及肝内外胆管均有结石。合并胆结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氧化还原因子-1(apurinic/apyrimidimic endonuclase/redox factor 1, APE/Ref-1)在过氧化氢(H2O2 )诱导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 SGCs)氧化损伤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原代培养离体大鼠SGCs,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E/Ref-1在H2O2诱导SGCs 氧化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台盼蓝染色法计算SGCs氧化损伤过程中的死亡率. 结果 APE/Ref-1在体外正常培养SGCs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细胞核较强.H2O2浓度≥60 μmol/L 时, SGCs死亡率显著升高,APE/Ref-1在细胞核表达明显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APE/Ref-1在氧化环境下SGCs细胞核表达减少,细胞死亡率升高,提示氧化环境下细胞活性降低可能与APE/Ref-1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33.
<正> 我院自1971~1987年行胆道手术474例,发现自发性胆道内瘘3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49岁,1985年1月13日入院。10余年来曾有3次上腹部疼痛伴发冷发烧及呕吐,目前上腹部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伴腹胀,高烧不退,4天前咳嗽,咳黄绿色胆汁样痰。X 线胸片报告右肺炎症感染性空洞。B 超诊断胆管结石,心包积液,左叶胆管支气管瘘。1月31日行剖腹探查,见胆囊周围广泛粘连,胆总管扩张约4cm,左半肝与胃和膈肌紧密粘连,切除胆囊,吸出黄脓约30ml,胆总管放T 管,  相似文献   
34.
光化学诱导豚鼠耳蜗微血栓形成的超微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静豚注射四碘四氯荧光素二钠,以波长为550±20nm的光照射耳蜗的方法,诱导耳蜗局部微血管内发生光化学反应;电镜观察见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以致血小板被受损的内皮细胞激活,粘附聚集于内皮细胞或暴露的基膜表面而形成微血栓,导致耳蜗发生微循环障碍。微血栓由脱颗粒和含颗粒、形态不规则的血小板构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素和部分红细胞。提示:光化学反应致血栓形成过程与病理状态下的内皮细胞受损和基膜暴露激活血小板致血栓形成的过程基本一致,与临床某些内耳微循环障碍的病理过程可能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对小鼠听觉的影响。方法:健康7周龄C57小鼠40只,雌雄不分,随机分为4组:对乙酰氨基酚低剂量组(150mg/kg)、中剂量组(300mg/kg)、高剂量组(600mg/kg)及空白对照组(2ml生理盐水)。每组10只。观察每组于喂药第0、2、4、9天ABR反应阈,通过免疫荧光法观测耳蜗基膜毛细胞形态学改变,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耳蜗内淋巴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灌胃30min后,检测小鼠耳蜗内淋巴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内淋巴中药物浓度与灌服剂量相关。对乙酰氨基酚各组随给药时间延长ABR听阈增高,中、高剂量组给药后9d的平均阈值分别为(44.75±16)dB、(50.00±11.00)d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灌服时间的延长,对乙酰氨基酚各组的免疫荧光镜显示内、外毛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结论: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血迷路屏障进入内耳,服用一定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可造成小鼠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36.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耳聋已经成为仅次于关节炎和高血压的常见慢性疾病。老年性听力损失与耳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掌握有关听力损失与耳病预防、发现、治疗和康复的知识,切实提高人们的爱耳、护耳意识,唤起全社会理解和关注老年人的听力健康,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7.
38.
李琪  韩泽利  袁伟  白杨  张学渊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12-131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伴与不伴鼻息肉(NP)的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的不同疗效。方法鼻内镜手术治疗伴NP的CRS患者38例(NP组),不伴NP的CRS患者42例(sNP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观症状评分(VAS)、CT检查评分及内镜检查评分、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NP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与sNP组(19.0%)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604;P>0.05)。术前NP组嗅觉障碍评分显著高于sNP组(F=5.517,P<0.05),其他症状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术后1 w,NP组除鼻塞外各症状评分均分别高于sNP组(P<0.05);术后1个月,NP组各症状评分仍显著高于sNP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症状均基本消失,相比无显著差异。NP组患者术前CT评分及内镜评分均显著高于sNP组(P<0.01),术后1 w、1个月,NP组仍显著高于sNP组(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NP组术后复发率为21.1%,显著高于sNP组(4.7%)(χ2=4.841;P<0.05)。结论伴有NP的CRS患者,鼻内镜术后较不伴有NP的患者恢复慢,并且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鼓膜穿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可能变化特征与规律,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鼓膜穿孔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①选择1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个序列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后1、4、6、8、10d组,每组动物20只。②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FGFmRNA在鼓模的表达。结果 ①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FGFmRNA的表达,定位于上皮下结缔组织,且急性穿孔组有时效性。②RT-PCR方法检测鼓膜穿孔后bFGFmRNA的表达规律,同样具有明显时效性。③bFGFmRNA的积分光密度值急性穿孔组与正常对照组bFGFmRNA的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①bFGFmRNA在急性穿孔后的鼓膜上有明显表达,表明其在急性穿孔鼓膜的愈合过程中可能意义重大。②bFGFmRNA在急性穿孔后鼓膜上的表达具有时序性,为医疗干预时机的选择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依据。  相似文献   
40.
患者女性,20岁,3个月前发现左中上腹有拳头大小包块,10天前流产6个月身孕,阴道出血多,但未就医。6天前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伴发热、恶心、腹胀,4天前全身皮肤黄染,于1997年7月28日急诊入院。查体:T39℃,P128次/分,R48次/分,BPl6/10 KPa,体重50 kg。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