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6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医药卫生   337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评估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用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操作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非劣效研究,选取10头健康巴拿猪作为研究对象,1名内镜医师使用日本Olympus内镜系统(型号GIF-Q260),另一名内镜医师使用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对10头健康巴拿猪按照先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后Olympus内镜系统的顺序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采用量化评分指标,对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进行器械质量评价、图像质量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单人操作时,展开和收纳用时分别为(110.24±8.93)s和(91.33±11.59)s,戴内镜一次性保护套用时(233.48±17.06)s。器械质量评价方面,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水气吸引性能不如Olympus内镜系统,吸引400 mL生理盐水所需时间为(56.44±5.18)s,用时多于Olympus内镜系统(型号GIF-Q260)的(33.71±3.56)s,但本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吸引仍符合医疗器械技术要求(吸引量>400 mL/min);其他性能(包括整机密封性、活检通道、镜身坚柔、旋钮操作、镜身弯曲度、视野范围)与Olympus内镜系统相当。图像质量评价方面,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性能(包括图像清晰度、图像变形及失真、图像颜色分辨率、图像照度、图像质量综合评价)与Olympus内镜系统相近。安全性评价方面,仅使用Olympus内镜系统操作时有1头猪出现恶心症状,使用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操作时的10头猪未发生呕吐、咽喉部出血、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结论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展收方便,操作安全性好,内镜操作性能和有效性与临床常用内镜系统相当,不足之处在于水气吸引性能略差于临床常用内镜系统,但仍符合医疗器械技术要求,可以满足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2.
103.
多发孤立性浆细胞瘤(MSP)发病率低,相关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63岁女性患者,右下肢针刺样疼痛2月余,伴麻木、乏力。实验室检查提示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升高,维生素D缺乏。神经肌电图显示右下肢神经源性损害。骶椎、骨盆CT增强提示骶1椎体右侧见软组织团片灶,呈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破裂。18 F-FDF PET/CT显示胸骨、胸、腰椎椎体、左侧髂骨及右侧骶骨骨质破坏影。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免疫组化显示浆细胞骨髓瘤、CD138(+)、MUM-1(+)、Lambda(+)。结合骨髓涂片等结果该病例诊断为多发孤立性浆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耐药防治工作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耐多药病例作为病例组,5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非耐多药病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基本情况、既往肺结核治疗史、糖尿病治疗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将数据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录入,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值<18.5(OR=4.000,P=0.002)、糖尿病病程≥5年(OR=65.289,P=0.001)、有糖尿病并发症(OR=65.289,P=0.002)和曾有因糖尿病住院史(OR=6.500,P≤0.001)4个因素在两组病例间分布存在差异。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5年是发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OR=19.469,P=0.01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生耐多药肺结核与糖尿病病程有关,重点监测糖尿病病程较长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例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110.
目的分析3起霍乱疫情病原O139霍乱弧菌分子分型特征和遗传相关性,探讨O139霍乱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2012年湖北省3起霍乱疫情分离鉴定的35株O139霍乱弧菌菌株用水煮法提取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霍乱肠毒素CT基因;取新鲜培养的菌株,制备约4.3个麦氏单位的细菌悬浮液,经裂解、洗涤及限制性内切酶NotI和SfiI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用凝胶成像仪获取电泳图像,分析DNA片段并用BioNumerics V4.6软件UPGMA方法(复选Dice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35株O139霍乱弧菌ctxA基因PCR扩增产物约为308bp,分离自聚餐食用的凉菜、病人、带菌者及厕所标本(对应病人家)O139霍乱弧菌均为产毒株,经NotI酶切分为9种PFGE带型,SfiI酶切分为6种PFGE带型;A市2株病人分离菌和4株带菌者分离菌PFGE带型为KZGN11O139.CN0077+KZGS12O139.CN0054,B市1株病人分离菌和1株厕所分离菌PFGE带型为KZGN11O139.CN0302+KZGS12O139.CN0058,C市和D市分离菌株优势型为KZGN11O139.CN0276+KZGS12O139.CN0007,包括3株食品分离菌、2株厕所分离菌及16株病人和带菌者分离菌,另有6株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结论 2012年湖北省霍乱疫情特点为散发以及聚餐导致的局限暴发,3起疫情的分离菌株带型各不相同,呈现多样性,其中2起为单一菌型感染,1起为混合菌型感染,传染来源复杂且不明确,提示应加强霍乱的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