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9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喹诺酮类抗菌药以其广谱、高效、低毒、易耐受、易透过细胞外膜、使用方便以及价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用药剂量增大,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的不断增多,安全与合理用药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研讨式教学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重视医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研讨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需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常情况下,细胞生长在特定、适宜的组织微环境中,微环境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调控着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实体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依赖于肿瘤组织局部的微环境变化。肿瘤局部组织微环境变化可诱导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在肿瘤发生和演进过程中,肿瘤细胞必须逃避局部环境的控制并抵御失巢凋亡(anoikis)。肿瘤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决定其表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肿瘤局部微环境变化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表型及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如促进肿唐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特异性检测方法,定量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清胎盘型碱性磷酸酶(PLAP),为临床可疑患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以PLAP为抗原,制得兔抗PLAP抗体,依据抗体免疫特性建立特异的定量检测PLAP固相直接免疫测定法。采用此方法测定86例健康对照者及81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LAP。结果:对照者血清PLAP活性呈偏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的上限为0.38U/L,以该值作为正常与升高的分界值,恶性肿瘤患者中18例血清PLAP升高,阳性率为22.2%,其中卵巢癌患者阳性率为61.9%。结论:应用固相直接免疫法检测PLAP,对卵巢癌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部在重灾区绵竹市开设野战方舱医院,门诊设立了伤病员处置室,截止6月3日共行石膏固定骨折1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高速离心等方法从鼠肝中分别获得溶酶体及微粒体,然后对溶酶体及微粒体β—葡萄糖苷酸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二种细胞器中该酶的最适PH、Km及分子量基本相同,而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等电点不同。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摘要 例1:女,29岁.入院前20 d行剖腹产手术.主因左侧肢体无力9 d,间断抽搐3次入院.查体:双眼球外展受限,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0级,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头颅CT示脑梗死.相应治疗无缓解,又抽搐2次.后查头颅MRV示上矢状窦内血栓形成.给予脱水、抗凝及对症治疗10d后,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Ⅱ级.  相似文献   
18.
运动训练与心率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心率的变化来指导和调控训练多年来以被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工作者所接受,人们通常根据心率的变化范围来安排负荷强度调整运动量。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有关心率、最大心率及目标心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从不同角度作了进一步的概括:(1)一般认为强度和心率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根据最大心率的不同范围可发展不同的身体能力。(2)最大心率随着不同的训练状况改变很少或不发生变化,也有研究显示:如果训练量及强度降低或停止训练,最大心率将增加。(3)不同的测定方式会导致同一个体出现不同的最大心率而且具有较大差异。(4)心率域并不是个稳定的指标,在训练实践中宜把心率指标与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来实施训练和调控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下段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瓣膜式吻合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吻合方式。方法对5例食管下段癌,25例胃底贲门癌,1例Barretc食管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其中食管下段癌行弓上吻合3例,余28例均行弓下吻合。结果全组无近期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无进食梗噎、明显返酸、嗳气、烧心、胸痛诸症状的发生。术后8~14 d对20例患者行上消化造影,影像学表现吻合口处极象正常人的贲门管存在,通畅无狭窄;患者倒立位,亦无造影剂返流。术后14 d至1.5年对20例患者行吻合口上5 cm食管、吻合口、吻合口下5 cm的胃腔内测压及食管内24 h pH值的测定并行内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胃吻合口上方的压力明显高于吻合口下方,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表明不存在病理性胃食管返流,胃镜检查20例患者吻合口上方的食管黏膜清亮、光洁,无潮红、充血、糜烂、溃疡等食管炎的征象发生。结论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是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等吻合口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70岁,因剧烈头痛伴口眼歪斜3d,门诊于2000-03-18以"脑血管意外"收治.查体Bp18/15Kpa意识清楚,右眼能闭合,嘴角向左侧歪斜伸舌不偏,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项抵抗,四肢肌力正常,给予以降颅压对症处理后效果不佳.头颅CT未见异常,经治疗3d患者头痛不减,并出现恶心、呕吐,经再次详细检查,发现其右侧外耳道明显红肿,耳道内可见三簇粟样疱疹,右乳突区红肿疼痒连及颈项,诊断为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予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后疼痛减轻,1周后疼痛消失出院,但面瘫依旧,听力下降,3周后随访面瘫已恢复,但右耳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