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7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目的 评估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IIPP)后种植体周软组织变化与术中不同跳跃间隙的相关性,为临床对不同跳跃间隙患者的唇侧软组织轮廓的变化趋势及长期稳定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32名上颌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均接受IIPP临床程序。根据跳跃间隙大小分为A、B、C组,A组:水平缺损间隙(HDD)≤2 mm;B组:2 mm3 mm,术后均即刻修复。使用Geomagic studio 2013对种植体周软组织轮廓体积、唇侧牙龈边缘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使用粉色美学评分(PES)进行最终美学效果评价。结果 所有种植体在术后6个月均产生骨结合,软组织轮廓平均厚度变化为0.62 mm±0.15 mm,美学评分指数平均为11.09±0.99。术后6个月3组牙龈黏膜水平的变化分别为(0.45±0.11)、(0.40±0.12)、(0.35±0.11) mm,术后6个月3组软组织轮廓体积平均厚度的变化分别为(0.77±0.16)、(0.63±0.17)、(0.54±0.11) mm。术中跳跃间隙大小和牙龈黏膜水平、平均厚度变化存在中度负相关关系,术中跳...  相似文献   
782.
吕虹雨  孙毅  李天佑  谢伟丽 《口腔医学》2023,(4):308-311+333
目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种植材料对超短种植体及周围骨的应力影响效果,旨在为超短种植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SoildWorks软件建立下颌骨模型和三种不同材质的一段式超短种植体模型,三种材质分别为氧化锆(ZrO)、钛锆合金(Ti-Zr)、碳纤维加强型聚醚醚酮(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 CFR-PEEK)。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咬合力对每个模型施加轴向以及斜向载荷,运算并分析种植体及周围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CFR-PEEK组种植体以及皮质骨的Von-Mises应力值低于Ti-Zr组和ZrO组。结论 采用超短种植体修复骨量不足的下颌第一磨牙区,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采用CFR-PEEK比Ti-Zr和ZrO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83.
目的:建立HPLC校正因子法测定尼可地尔片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PLC方法,色谱柱:Atlantis T3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以三氟乙酸-三乙胺-四氢呋喃-水 (3∶5∶3∶989)为流动相A,三氟乙酸-三乙胺-四氢呋喃-水(3∶5∶20∶972)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2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62 nm。结果:各杂质分离良好,且在2~50 μg·mL-1浓度范围内,r=1.0000,线性良好。测定了杂质A~F的校正因子分别为0.67、0.76、1.40、 1.45、0.82、1.26。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7.5%~103.0%,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3%。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尼可地尔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84.
目的探究经典致幻剂通过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调控急性甩头反应机制。方法大鼠单次腹腔注射经典致幻剂LSD、DOM和Psilocin进行甩头反应实验,选取甩头次数最高的剂量建立甩头反应动物模型;Western blot检测经典致幻剂给药10和30 min后大鼠前额叶皮层中蛋白质的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修饰变化情况。结果LSD(0.025 mg·kg^(-1),i.p.)、DOM(3 mg·kg^(-1),i.p.)、Psilocin(8 mg·kg^(-1),i.p.)为大鼠甩头反应动物模型最佳剂量;经典致幻剂给药10 min和30 min后大鼠前额叶皮层中蛋白质磷酸化变化明显。结论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参与经典致幻剂诱导的大鼠甩头反应。  相似文献   
785.
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本组98例(除外1年内怀孕及产后3月内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高代谢症候群;②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伴或不伴突眼症;③血清TT_3、TT_4同时增高或其一增高者;④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或峰值前移。A组64例,男11例;女53例,年龄17~69岁,其中初诊患者47例,复发患者17例,TT_3  相似文献   
786.
目的研究辅助甘露醇治疗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0年6月行保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132例,其中辅助使用甘露醇治疗70例,常规保守治疗者6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的时间及治疗3 d后CT检查的Balthazar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辅助使用甘露醇组在缩短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CT影像上好转率有显著性。结论静脉使用甘露醇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加速缓解症状,并减少胰腺坏死。  相似文献   
787.
氯胺酮自1970年起在临床上被用作镇痛剂和麻醉剂,近年因被发现具有快速有效的抗抑郁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氯胺酮引起的成瘾、致幻等精神类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但不良反应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氯胺酮的药理效应主要由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受体介导,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阿片受体在氯胺酮的药理效应中也有重要作用。该综述基于近20年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了阿片受体在氯胺酮麻醉、镇痛、抗抑郁、抗成瘾和成瘾等药理效应中的机制,为揭示氯胺酮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为解决氯胺酮的临床副作用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8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 for fetuses diagnosed with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 (TAPVC) by prenatal echocardiography.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4 cases of TAPVC fetuses diagnosed by prenatal echocardiography and managed with integrated perinatal care in Qingdao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tegrated perinatal care included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mong obstetrics, fetal medicine, ultrasound, pediatric cardiology, pediatric anesthesia, and neonatology. Results Among the 64 TAPVC fetuses, there were 29 cases of supracardiac type, 27 cases of intracardiac type, 2 cases of infracardiac type, and 6 cases of mixed type. Chromosom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42 cases, and no obvious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Among the 64 TAPVC fetuses, 37 were induced labor, and 27 were followed up until term birth. Among the 27 TAPVC cases, 2 cases accepted palliative care, 2 cases were referred to anothe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and lost to follow-up, while the remaining 23 cases underwent primary repair surgery. One case died within 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due to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while the other 22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2.1±0.3) years with good outcomes (2 cases underwent a second surgery within 1 year after the first operation due to anastomotic stenosis or pulmonary vein stenosis). Conclusions TAPVC fetuses can achieve good outcomes with integrated management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 © 2023 Xiangya Hospital of CSU.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789.
目的 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下探讨不同灰质核团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对帕金森病前驱期(prodromal Parkinson′s disease, pPD)的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20例pPD患者作为病例组(pPD组),同时选取2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HC组),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DTI检查,运用DSIstudio软件对所有被检者的DTI图像进行后处理,自动提取pPD与HC组患者基底节、中脑、脑干多个相关灰质核团各参数(FA、MD、AD、RD)值,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能;并且对各组参数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PD组与HC组基底节、中脑、脑干多个相关灰质核团、多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下,最佳阈值为0.63时,诊断pPD的AUC为0.964,鉴别诊断两组的敏感...  相似文献   
790.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11—2020年15~24岁HIV/AIDS病例流行和空间聚集性特征,为该人群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描述15~24岁HIV/AIDS病例的人群、地区、时间、空间、样本来源和传播途径分布,确定时空热点区域。结果 四川省共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21 528例,以男性(72.0%)、20~24岁(77.9%)、未婚(75.5%)、汉族(61.8%)、本省户籍(95.2%)、初中及以下(56.2%)、校外青年(88.5%)人群为主。异性途径传播占52.4%,主要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检测发现(49.3%);新报告率在2012年最低(13.7/10万),2019年最高(23.0/10万),呈上升趋势(P<0.001),青年学生上升幅度更大,从2011年的3.2/10万上升至2020年的7.3/10万(P<0.001);各年Moran’s I值均大于0,P值均小于0.001,表明四川省青年人群新报告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校外青年病例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川西凉山州;青年学生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川中成都市,从2015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