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3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 类似物骨化三醇对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足细胞CD2 相关蛋白 (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法选取60 只Sprasue-Dawley 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ADR 7.5 mg/kg 复制 ADR 肾病模型。2 周后检测24 h 尿蛋白、血清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血清 肌酐(Scr)水平。将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ADR)、治疗组(ADR+VitD3),另取30 只大鼠作为对照 组。于模型复制成功后2、4、6、8 和10 周检测24 h 尿蛋白。取大鼠肾组织,用Masson 染色观察肾小球的 病理损伤,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CD2AP 定位和 表达。结果 2 周后3 组24 h 尿蛋白、TP、ALB、Scr、T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模型复 制成功。大鼠24 h 尿蛋白随治疗周数延长而减少(P <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肾组织大量纤维 增生,肾小管扩张和肾间质纤维化。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模型组肾足细胞结构损伤,足突广泛融合,核 畸形,脂滴聚集;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CD2AP 表达较低,活性维 生素D3 治疗后阳性表达面积增加(P <0.05)。各组大鼠CD2AP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模型组降低,治疗组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强(P <0.05)。结论 活性维生素D3 通过上调CD2AP 表达,减轻足 细胞的损伤,抑制肾组织病理纤维化增生,发挥肾保护功能,减少蛋白尿的产生。  相似文献   
42.
43.
背景 久坐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衰弱有关,但其关联机制尚不明确,而中医体质学说可为此提供新的理论来源。目的 探讨老年人偏颇体质在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2月从济南市随机选取6个社区、10个行政村的1 130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短卷(评估久坐行为)、中医体质量表(CCMQ)(测定中医体质类型)、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评估衰弱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若研究对象同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衰弱症状则将其判定为认知衰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久坐行为、偏颇体质与认知衰弱的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91份,有效回收率为96.55%。1 091例老年人中有久坐行为358例(32.8%),无久坐行为733例(67.2%);平和质448例(41.1%),偏颇体质643例(58.9%);认知衰弱89例(8.2%),非认知衰弱1 002例(91.8%)。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至少患1种慢性病情况、久坐行为、中医体质类型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久坐行为〔是:OR=1.914,95%CI(1.193,3.072)〕和中医体质类型〔偏颇体质:OR=6.501,95%CI(3.035,13.923)〕是老年人发生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久坐行为〔是:OR=1.463,95%CI(1.111,1.927)〕是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P<0.05)。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偏颇体质在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间存在中介效应(Z=2.323,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22%。结论 久坐行为不仅能够直接影响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发生情况,还可能通过偏颇体质间接对其产生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凸显“辨体、调体”在认知衰弱预防与干预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风险预防联合延续性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各44例。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风险预防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随访3个月内的肺炎复发率低于参考组(P<0.05);干预后1周,试验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抑郁、焦虑及压力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憋喘消失时间短于参考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风险预防联合延续性护理能够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疾病风险,减轻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加速患者康复,并可减少并发症及肺炎复发。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驱动基因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多结节NSCLC患者治疗提供分子诊断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云南省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检测的121例多结节NSCLC患者的253个肺结节肿瘤组织标本,以第二代测序(NGS)技术或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ARMS-PCR)技术检测多结节NSCLC组织中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不同结节间肺癌驱动基因的突变异质性。结果:与非“宣威”NSCLC相比,“宣威”多结节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表现在“宣威”患者具有较低(20%)的EGFR敏感突变(L858R、19-del)及较高(27.26%)的EGFR少见突变(主要为G719/S768I、G719);“宣威”多结节NSCLC患者的KRAS突变率(27.27%)亦显著高于非“宣威”患者突变率(12.59%)(P<0.05)。此外,“宣威”多结节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不一致率高达69.23%,远高于非“宣威”患者驱动基因突变不一致率(55.07%)(P<0.05...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反应、肺功能与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组)、60例COPD稳定期患者(B组)与60名健康体检者(C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33、IL-17]、SFRP1水平,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炎症反应、肺功能与血清SFRP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FRP1水平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水平分别为(43.25±12.76)L、(61.76±10.92)%,明显低于B组[(57.09±14.14)L、(83.63±12.34)%]、C组[(64.36±16.31)L、(92.95±11.91)%],血清TNF-α、hs-CRP...  相似文献   
47.
<正>促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esistance to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TSH)是一种罕见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截至目前其确切患病率尚不清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遗传异质性。通常表现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升高,且TSH的生物活性正常,无甲状腺肿大[1];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重者新生儿期即发病,轻者发病年龄晚,中老年才出现[2]。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术后实施健康教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帮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措施,改善其遵医行为,并有效地促进康复进程。方法 采用复合逻辑检索方式,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健康教育”、“生活质量”、“Endometriosis”、“Health Education”等为检索词,对Pubmed、Medline、EMbase、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并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P<0.05为合并统计量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的合并结果显示,Chi2=3.95,I2=49%,Z=14.27(P<0.001)。生理维度生活质量的合并结果显示,Tau2=0.21,Chi2=13.88,df=3,I2=78%,提示合并的文献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Z=3.53(P<0.001);患者心...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比较左半结肠癌(LCC)和右半结肠癌(RCC)患者下一代测序基因检测结果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分子诊断中心335例结肠癌患者的下一代测序技术基因检测结果及临床病例资料,分析LCC、RCC的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335例患者中LCC 267例,RCC 72例。与LCC患者比较,RCC患者肿瘤最大径≥5 cm占比(44.44%vs. 14.83%)及BRAF(8.33%vs. 3.04%)、PTEN(12.50%vs. 3.80%)、PIK3CA(26.39%vs. 10.65%)、SMAD4(16.90%vs. 9.47%)基因突变率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占比(13.89%vs. 1.52%)更高,TP53基因突变率(66.67%vs. 82.5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C、RCC患者的分子生物学和病理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0.
[摘要]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mRNA、miRNA、lnc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肿瘤细胞或肿瘤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将一些肿瘤特有的生物信息转移到邻近细胞,甚至远处细胞,并且通过这种细胞间通信传递肿瘤的特性,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综述旨在着重讨论肿瘤细胞及癌旁细胞分泌的含lncRNA的外泌体对肿瘤微环境,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