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52.
目的 :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发病特征和侧凸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单中心纳入2013年1月~2018年4月61例合并RA拟行腰椎手术的患者,分为患有DLS者27例(DLS组)和无脊柱畸形患者34例(NDLS组)。提取信息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如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RA相关信息[如Steinbrocker分级、是否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等]、手术相关信息和DLS信息[如Cobb角、顶椎旋转角度、冠状位顶椎偏移距离、髂嵴连线高度、骨质疏松、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史和膝关节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Steinbrocker分级用来评价RA活动性,Cobb角反映腰椎侧凸程度,KSS用以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平均RA病程为16.8±12.7年,Steinbrocker分级Ⅰ~Ⅲ级分别为14例、34例和13例。两组患者以女性为主,DLS组(男∶女=1∶26)和NDLS组(男∶女=8∶26)在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1),而在年龄、BMI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Steinbrocker分级、服用DMARDs比例和骨质疏松患者比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共11例实施TKA手术,两组间TKA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53)。DLS组平均侧凸程度(Cobb角)为18.4°±9.0°(10.4°~39.2°),实施TKA患者其Cobb角(11.8°±1.5°)小于无TKA者(20.6°±9.5°)(P=0.001)。DLS组顶椎旋转角度为8.4°±6.8°,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7.3±7.8mm,髂嵴连线均位于L4/5椎间隙。Cobb角与顶椎旋转角度、冠状位偏移距离和TKA存在相关性(P0.05),与其余参数均无显著相关性。针对DLS患者侧凸程度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行TKA为其影响因素(P=0.029),但TKA发生时间、TKA患者DLS病程与侧凸程度无明确相关性。行TKA患者KSS评分(88.7±5.3分)高于未行TKA者(80.4±10.0分)(P=0.034),KSS和Cobb角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717,P0.001),以Cobb为因变量的两者之间的拟合曲线为Cobb角=70.38-0.64×KSS。结论:合并RA的DLS患者在中老年女性更易出现;在既往行TKA的RA患者中,DLS侧凸程度较小;KSS与DLS侧凸程度存在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在街边偶遇一群学生,只是粗略看一眼,我们通常也能发现:这群学生中,总有一两个存在一个肩高一个肩低或姿势倾斜的问题. 这不仅仅是因为书包太重了,也不是简单的"长大了就好了". 这是脊柱弯曲异常,是当下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54.
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战备训练在意识理念、训练人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战备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对战备训练效果造成影响。本文从上述4个方面进行系统剖析,为有效解决战备训练的瓶颈问题提供新思路,使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战备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有效提高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经损伤处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合并Andersson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脊柱后路经损伤处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合并Andersson损伤的15例患者。男14例,女1例;年龄22~44岁,平均35.7±6.1岁。患者均有腰背痛及后凸畸形,VAS评分6.8±0.8分,ODI为(55.4±12.8)%,局部后凸角51.9°±15.1°,整体后凸角61.6°±27.5°,4例伴有神经功能损伤,术前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1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楔形截骨,术中进行截骨矫形前对Andersson损伤处的纤维组织和硬化骨进行彻底清除直至显露新鲜的松质骨。随访时间均为2年以上,收集患者随访期间的临床疗效评分(VAS和ODI)和影像学参数(局部后凸角、整体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和骨盆倾斜角),收集患者术后2年的全脊柱CT检查来评估螺钉置入和固定的情况,应用Bridwell椎间融合评估系统来评估损伤的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79.4±32.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66.1±466.1ml。1例患者术中出现硬膜破裂,术中修补。1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随访时间24~32个月,平均27.1±2.4个月。术后2年随访时,局部后凸角减小为7.9°±19.0°,平均矫正了44.6°±9.1°。整体后凸角减小为21.3°±10.6°(P0.05)。腰背疼VAS评分改善为0.7±0.6分(P0.05),ODI改善为(15.6±4.3)%(P0.05)。术后2年随访时原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C级1例及D级3例均恢复为E级。CT显示Andersson损伤处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均为Ⅰ级愈合。结论:脊柱后路经损伤处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合并Andersson损伤能够获得良好的融合和矫形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前路颈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颈椎椎间融合(Hybrid手术)治疗连续双节段颈椎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3月在我科行ACDF及Hybrid手术治疗的连续双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60个月者共68例,其中ACDF 39例(ACDF组),Hybrid手术29例(Hybrid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随访时间、手术节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整体活动度、C2-C7颈椎曲度、相邻节段活动度、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无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的JOA、NDI及VAS评分均较同组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Odom标准,Hybrid组的优良率为93.1%,ACDF组为92.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2-C7曲度较术前均有所恢复,Hybrid组较ACDF组改善更好(P0.05);Hybrid组整体颈椎活动度及相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ACDF组颈椎活动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相邻节段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颈椎X线片评估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Hybrid组17.2%vs ACDF组20.5%,P0.05);末次随访时Hybrid组人工间盘置换节段异位骨化发生率为34.5%(10/29),其中Mobi-C假体发生率为41.2%(5/12),Pro Disc-C假体发生率为29.4%(5/17)。结论 :Hybrid手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5年以上随访临床疗效及安全有效性与ACDF相当,但Hybrid手术可以更好地重建颈椎曲度,减少邻近节段代偿性活动的同时保持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57.
视听分散对缓解人工流产患者术中疼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视听分散手段对缓解人工流产患者术中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人工流产患者按单双号法分为2大组,每组60例。实验组于术前30min开始及术中给患者观看DVD视频影像材料并佩戴耳机听声音;对照组则不予患者观看DVD视频影像材料及听声音。实验组根据受试者观看DVD视频影像材料的专注程度评分,分为高、中、低专注3个亚组,分别比较2大组间和3个亚组间术中疼痛程度的差异及2大组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高专注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专注组和对照组(P〈0.01),亦显著低于中专注组(P〈0.05)。实验组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视听分散对缓解人工流产患者手术中的疼痛有一定作用,当接受者高专注于视听目标时控制疼痛的效果更好,且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8.
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射频治疗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探讨射频(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前瞻性非随机性选择的102例肝癌病人射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2例病人共216个肿瘤,肿瘤直径1.5-14cm,平均4.9cm,原发性肝癌67例,其中<5.0cm肝癌21例,继发性肝癌35例,超声引导下穿刺地RFA 43例,CT引导下的RFA 50例,腹腔镜下穿刺RFA 3例,开腹术中直视下RFA 6例,所有病例术后30d复查肝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见原肿瘤回声较术前增强,范围增大,肿瘤内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CT见原肿瘤阴影密度降低,14例病人术后20-30d行FDG-PET显像,11例显示肝内原肿瘤部位呈放射性分布缺损区,3例病人见有部分肿瘤残留,其中2例经再次RFA后,残余肿瘤完全被杀灭,另1例病人由于年龄较大,即予残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除初期6例晚期转移性肝癌病人由于未有控制病情发展于术后1年内死亡外,其余病人现均存活,1年顾活率94.1%,结论:RFA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耐受性好的治疗肝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9.
常温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甲基强的松龙的保护作用刘海鹰,韩明,吕新生,杨元华我们通过病例对照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观察人肝缺血再灌过程中氧自由基、内源性抗氧化酶、肝脏组织学及肝功能的变化,探讨MP对人肝缺血再...  相似文献   
60.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LK7-AS1是一种新发现的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但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lncRNA MLK7-AS1在21对结肠癌组织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手术标本以及在不同结肠癌细胞系(SW480、HCT116、SW620、DLD1、HT29、LOVO)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中的表达。将结肠癌细胞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分别用MTS、平板克隆试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qRT-PCR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各结肠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均P<0.05)。将lncRNA MLK7-AS1表达量相对较低的SW480与HCT116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两种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均P<0.05);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均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及CDK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