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对兔采用自体骨、异体骨及组织工程骨移植进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手术,比较分析 MRI、CT、X 线3种影像手段在早期骨移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在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的双侧腰椎横突间植骨并制备模型,依据填充的材料不同随机分为三组.A组:组织工程骨材料;B组:自体移植骨材料;C组:异体移植骨材料.术后2、4、6周行骨密度检测,CT及MRI检测.结果:X线及CT显示术后6周用组织工程骨作为移植材料的骨密度值、横突间融合率明显高于自体骨及异体骨.MR 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能早期无创监测移植骨新骨形成的骨基质中原始微血管的形成过程,判断移植骨存活情况.结论:MRI、CT、X线联合应用能监测兔腰椎融合术后的移植骨修复过程.动态增强 MRI 对早期骨移植是否成功有很好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小儿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分析胆囊结石成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4例胆囊结石患儿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所有病例均得到病理证实,其中胆固醇结石22例,胆色素结石2例。结论:小儿胆囊结石的发生与饮食习惯,肥胖及家族和遗传等多因素的有关,胆石病家族中小儿患胆石病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疗效和安全。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65例,通过冠动脉介入治疗,并将治疗中发生无复流的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共35例;另一组为对照组,共30例,在通过介入治疗手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替罗非班与硝酸甘油治疗,从而比较观察给药后血流分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结果本次研究发现通过替罗非班组介入中无复流患者TIM12-3级明显高于硝酸甘油治疗组,与此同时替罗非班组在治疗后的2-4周,不良心血管发生率也要低于硝酸甘油组,比较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内脏出血事件。结论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降低了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组织学研究不锈钢微螺旋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源的可行性。方法:16枚不锈钢微种植体,种植于一岁半大的迷你猪的下颌骨颊侧牙根间隙区,在开放的环境下愈合。种植后,即刻检查种植体的稳定性和体周袋。10wk后,检查微种植体的成活率和体周袋。脱钙的组织块进行HE染色,不脱钙的组织块进行Villanueva染色,普通光学和荧光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愈合情况。结果:全部微种植体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10wk后,部分种植体稳定性良好,种植体成活率43.88%。组织学分析显示成功的种植体与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中间没有纤维结缔组织干扰。高倍镜下见骨结合是不完全的。结论:不锈钢微种植体与骨组织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正畸支抗源。但是,成活率低,使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85.
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自制中药膏外敷治疗褥疮共26例(其中院外12例)其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结石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147例,对患者切口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株鉴定。结果147例医院感染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结石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4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6株(52.05%),革兰阳性球菌59株(40.41%),真菌12株(8.22%),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最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都很高,在88.89%以上,3种病原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都最低,为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都为0%。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都达到1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性都极低。结论研究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对患者选取敏感性好的抗菌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与血钾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早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3例按心电图特征分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抬高组)49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非抬高组)44例,将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中性粒细胞检测及血钾水平测定。结果抬高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非抬高组[(3.4±1.0)nmol/L比(4.2±1.2)nmol/L,(4.2±1.1)nmol/L,P<0.05];抬高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非抬高组[(10.6±2.2)×109/L比(4.8±3.1)×109/L和(8.7±1.5)×109/L,P<0.05];高血钾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低血钾组[(8.6±1.3)×109/L比(10.9±1.2)×109/L,P<0.01],高血钾组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低血钾组[(13.6±5.1)h比(6.3±2.2)h,P<0.01];抬高组患者血钾水平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r=0.415,P<0.05),而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378,P<0.05)。结论早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易出现低血钾症,监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钾水平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8.
目的:成功构建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脊柱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外科手术成功建立脊柱结核动物模型并将其分为病变组(30只)、对照组(10只),术后4周、6周、8周、10周后分别对两组进行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椎体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拟合ADC图,术后10周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病变组ADC值与对照组ADC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随着b值增加,ADC值逐渐减小,同一时期,ADClow值与ADChigh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DC3b值、ADC7b值以及ADCperf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第4周ADC3b值、ADC7b值以及ADCperf值分别与6周、8周、10周的ADC3b值、ADC7b值以及ADCperf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与人类脊柱结核病理变化相似的兔脊柱结核,MRI能够为脊柱结核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信息,其中MRI的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方法对脊柱结核早期诊断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激素受体(HR)、Her2表达与乳腺B超和乳腺M R I检查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前评估准确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进行根治性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R、Her2表达与B超和MRI2种检查准确性间的关系。结果:HR、Her2表达为B超和MRI检查敏感性以及阴性预测值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大小与B超和M R I2种检查的阴性预测值呈独立负相关。结论:HR表达和Her2扩增可能会提高B超和MRI2种检查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了解全国康复科医务工作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是否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标准。 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17年7月份将调查问卷发放至全国30多个省份和地区,对康复科医务工作者的体力活动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内容包含个人基本信息、体力活动情况、大肌群训练量、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情况、体力活动需求及建议等。 结果:回收问卷2021份,剔除无效问卷52份,最终纳入1969份。结果显示:约75%的康复科医务工作者的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达到了WHO的基本要求,但仅有50%左右的受访者达到了较高水平要求,不同职业的受访者在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次,每周进行大肌群训练的康复科医务工作者占57.19%,男女性在大肌群训练频度、训练组数和重复次数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康复科医务工作者体力活动前、后进行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的时间不足,高达78.22%的受访者准备活动时间低于推荐标准或不进行准备活动,整理活动不达标者多达86.18%;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准备活动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整理活动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近两千名受访者中,高达88.17%的康复科医务工作者有增强体力活动的需求,然而工作繁忙和身体疲倦成为了阻碍他们进行体力活动的主要原因,60%以上的受试者建议通过完善医院体育设施、减小工作压力等方式来改善现状。不同性别受访者在体力活动需求、影响因素、建议举措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调查中,大部分康复科医务工作人员的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达到了WHO的基本要求,但仅半数人员达到了较高水平的要求。同时,大部分受访者进行大肌群训练、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时间也低于推荐标准,且在前两者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尽管大部分康复科医务工作者对增强体力活动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参与工作后事业繁忙和身体疲倦成了主要的阻碍因素,他们希望能通过完善医院体育设施、减小工作压力等方式来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