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恶性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基因—病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几种增殖病毒治疗肿瘤的最近进展。目前最为有效的增殖病毒是ONYSX-015,它与常规化疗联合,可产生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但单独应用,其病毒杀伤力仍不足,从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新策略。即基因-病毒治疗法,该方案充分利用增殖病毒及基因治疗的优势,它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联合干扰素-γ(INF-γ)基因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CD转导EC-CD基因;AdCMV INF-γ转导鼠INF-γ基因.采用体外培养和小鼠移植瘤实验,研究EC-CD基因联合INF-γ基因对CT26大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AdCMV IFN-γ感染对CT26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dCMVCD/5-FC联合AdCMV INF-γ可以增强对CT26细胞的杀伤作用,IC50明显变小(P<0.01),肿瘤生长明显抑制(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EC-CD基因与INF-γ基因联合治疗后肿瘤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EC-CD基因联合INF-γ基因可以明显增强抗肿瘤效应,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增加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3.
p35基因对MnCl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35基因对氯化锰(MnCl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p35基因转染PC12细胞得到可稳定表达p35基因的PC12/p35细胞株,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MTT染色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检测p35基因对MnCl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p35基因在PC12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可以有效地抑制MnCl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结论:p35基因对MnCl2诱导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IFN-γ基因转染抗大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IFN-γ基因转染对大肠癌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细胞周期的影响情况,初步探讨IFN-γ基因治疗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制备含人IFN-γ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IFN-γ,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染进入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SW62O、HCTll6BG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检测基因转染后IFN-γ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基因转染对大肠癌细胞CEA、HLA-DR抗原表达的诱导作用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基因转染后,原来高表达CEA的细胞株(LOVO、HCTll6BG)其上清中CEA含量增加明显(从21.25±6.76 M增加到34.96±7.07 μg/l P<0.05),而原来低表达甚至不表达CEA的细胞株(Hela、SW620)其上清CEA含量则无明显增加(P>0.05).各细胞株表面的HLA-DR的表达量在导入IFN-γ基因后明显增强(平均表达率从3.91±3.61%增加到11.67±7.20%P<0.01).通过对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的变化显示:转染IFN-γ基因后促进了LOVO细胞的凋亡(各时段平均凋亡率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8.27±5.62%与15.32±11.41%P<0.05),细胞的S期比例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呈逐渐降低趋势,显示了基因转染后DNA的合成代谢受到抑制.结论:IFN-γ基因转染后可有效增强大肠癌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DNA的合成,促进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人干扰素系人细胞的一类诱生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近十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已经表明,干扰素对某些病毒病和恶性肿瘤有明显疗效。然而,天然人干扰素大都用人血白细胞制备,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不可能推广使用。本研究采用基因工程方法、从干扰素mRNA的高效诱生、cDNA合成、基因克隆及鉴定,cDNA结构测定、高效表达,产品纯化,多肽N端部分序列测定以及实验室小试生产流程等,使大肠杆菌发酵生产人αD  相似文献   
106.
1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对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治疗均以干扰素为首选药物,干扰素分α、β、γ三大类,其抗病毒作用α、β较好,γ最差。常用的α干扰素分α1,α2……(即αD、αA……),虽然α1又分为1a、1b、1c,且α2也可分为2a、2b、2c,但常用者为2b及1b,不管哪一种亚型,其治疗效果均较接近。从比活性方面分析,人工合成的组合干扰素活性最高,但按产生抗体的程度和疗效来看,最好的是天然α干扰素(纯度在98%以上者),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讨细菌感染的诊断,我们对27例各种细菌感染进行2′-5′寡腺苷酸合成酶(以下简称ESi)的检测,并以30名健康成人和41例病毒感染者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27例细菌感染的患者包括急性阑尾炎13例,细菌性肺炎6例,急性胆囊炎3例,急性肾盂肾炎1例,急性细菌性腹膜炎1例,急性胰腺炎伴慢性胆囊炎1例,急性胃肠炎1例,下肢丹毒1例。这些患者于发病极期采血进行ESi的检测。 20~45岁30例健康的医院职工,其中男14例,女16例;41例病毒感染者中31例为急性病毒性肝炎,10例为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108.
109.
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它的存在与否曾是生物学界争论的问题,苏联有些学者还认为这是唯心观点的产物,但是科学的发展不仅充分证明基因就是脱氧核糖核酸(简写为DNA),而且还能人工合成它,人工合成的基因又能表现出生物活力,这是多么巨大的进展啊!1978年12月及1979年1月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了Itakura等关于胰岛  相似文献   
110.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是由多种免疫细胞 (活化的T 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等 )分泌的一类细胞因子 ,它们在免疫反应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到目前为止 ,人们已经发现了 2 7种白细胞介素。有些新成员能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后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 ,如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 ,如IL 2 4 ,2 5和 2 7,而IL 2 6的生理功能还不太清楚。IL 2 4作为基因药物抑制肿瘤生长 ,显示了独特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