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古时候有位道士,曾去请教一位一百多岁的老者:"汝何以长寿,秘诀何在?"老者答曰:"大事明,琐事忘也."道士不由得叹服.细想起来,此言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有异曲同工之处,含有深奥的科学道理.它既有理智的处世之道,又是老人修心养性、健康长寿的良方.  相似文献   
22.
23.
随着肝移植技术日臻成熟、器官保存液的改进及免疫抑制药物的进展 ,近年来肝移植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 ,疗效不断提高。我院自 2 0 0 2年 4月 - 2 0 0 2年 12月已完成了 3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 ,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4例受者中 ,男 33例 ,女 1例 ,年龄 34~ 6 4岁。原发病为良性终末期肝病 16例 ,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13例 ,丙型肝炎肝硬化 1例 ,酒精性肝硬化 2例。其中慢性重型肝炎 6例 ,暴发性肝炎肝衰 2例 ,人工肝支持后手术。部分伴有顽固性腹水 ,凝血障碍 ,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等。原发病为肝脏…  相似文献   
24.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本病呈全球性分布,尤其在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较为流行,我国属于包虫病高发地区之一。近年来,我中心对藏区包虫病患者开展了积极救治,本文通过对藏区包虫病患者救治期间发生的5例误诊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误诊原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非典型包虫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5.
1病例 男,40岁,乏力3年、黄疸伴腹水1月,呕血1天于2003年6月2日入院,入院后诊断慢性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2003年6月5日行肝移植术,术后用抗免疫排斥药物治疗,但患者仍呕血及腹水加剧,6月6日行胃大部切除术,7日出现阵发性意识模糊,9日患者意识丧失,1周后意识恢复,但呈闭锁状态.查体:眼球可活动,压眶时双侧轻度面瘫,咽反射消失,伸舌不能,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高,四肢腱反射不能引出,双侧巴氏征( ).  相似文献   
26.
栗子,又称板栗,原产于我国.栗子含有大量淀粉,可代粮充饥,有“木本粮食”之称.栗子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效,素有“药食之果”的美誉.  相似文献   
27.
刘振文 《养生月刊》2009,30(12):1139-1139
七八十岁不算老,九旬过百不蹊跷,长寿之道古今有,养生健体有妙招:早晨起床喝杯水,活动手脚伸伸腰;饭后出外散散步,吸收新氧清头脑,亲朋好友常相聚,谈笑风生心情好,养鱼养花学书画,修身养性炼情操,  相似文献   
28.
29.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肝移植术后3个月余,咳嗽、少痰1周"入院。曾于2017年10月1日因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原发性肝癌"在本院行"同种异体原位全肝移植术",术后常规抗排斥、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等治疗,本院门诊规律随访。2018年1月5日,患者自觉食欲欠佳,食量减少1/3,晨起咯少量白痰。1月9日,复查血常规:WBC 2. 0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3. 00%、RBC 2. 99×10~(12)/L、Hb 86. 00 g/L、PLT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了解患者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9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肝移植的391例HCC患者。根据肝移植术后HCC是否复发分为HCC复发组(n=78)和无复发组(n=313)。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HCC复发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肝移植术后肿瘤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391例HCC肝移植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2年,其中78例(19.95%)患者出现HCC复发。肝移植术后患者肿瘤复发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AFP水平 200 ng/ml[风险比(HR)=2.52,95%可信区间(95%CI):1.58~4.03,P 0.001; HR=2.99,95%CI:1.59~5.62,P 0.001]、肿瘤直径总和(HR=1.20,95%CI:1.12~1.28,P 0.001; HR=1.10,95%CI:1.02~1.17,P=0.002)、血管侵犯(HR=1.15,95%CI:1.04~1.26,P=0.016; HR=1.10,95%CI:1.03~1.18,P=0.004)。HCC肝移植患者术后1、5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8%、84.2%和83.5%; 1、5和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4.0%、75.1%和75.1%。AFP、大血管侵犯、BMI与肿瘤直径总和联合因素对于HCC复发患者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95%CI:0.719~0.858)。结论肝移植术前肿瘤生物学特征是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