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γ-亚麻酸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初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γ-亚麻酸(GLA)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初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LA作为受试物,将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洛伐他汀组0.9 mg·kg-1·d-1、多烯康组250 mg·kg-1·d-1、GLA高、低剂量组(375,187.5 mg·kg-1·d-1)。光学显微镜检测HE染色的主动脉壁病理改变,测定TC,TG,HDL-C,LDL-C含量。结果:GLA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脂饲料诱导的SD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病理变化,降低SD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血清T-AOC活力,降低HL, LPL的含量,NOS活力降低,NO含量下降。结论:GLA可以有效调节血脂,改善血管病变,该作用与其调节脂蛋白脂酶、肝脂酶活性,影响NO及其合酶的形成和表达,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92.
<正>妊娠期激素变化致关节松弛;子宫增大和位置改变致重心前移均易导致出现脊柱疾病[1]。大部分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当患者表现为并发神经损害时,因其极易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对产妇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需谨慎处理。目前尚无关于妊娠合并脊柱疾病并发神经损害的明确的治疗方案,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目前相对统一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93.
坛紫菜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化学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坛紫菜中酸性多糖的化学结构。方法 采用CTAB结合法、超滤法使酸性多糖PPI与中性多糖PP2分离、DEAE-纤维素、琼脂糖凝胶使PPI纯化、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等色谱与化学制定PPI化学结构。结果 PP1由半乳糖、3-6-内醚-L-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组成,具α,β型糖苷健,连接方式有(1→3)、(1→4)、(1→2)3种,其总糖、3,6-内醚-L-  相似文献   
94.
螺旋藻来源的γ-亚麻酸甲酯调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从螺旋藻中提取的γ-亚麻酸甲酯(GLAME),分别制成含GLAME0.25%、0.5%、1%的饲料喂饲正常大鼠和高脂膳食喂养形成的高脂血症大鼠,连续4周,测定血脂、肝脂及血浆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GLAME能显著降低正常大鼠和高脂血症大鼠血浆TC、TG、LDL—C含量和AI,升高HDL—C含量和HDL—C/TC,能降低正常大鼠和高脂血症大鼠血浆和肝脏MDA舍主及肝胆固醇含量,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肝指数(肝重/体重),但对正常大鼠的肝指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5.
背景:在骨缺损治疗方面,近几年集中在骨修复替代材料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催生了很多全新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的特性不同,各有优势和缺点。如何正确选择与应用是创伤骨科医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值得讨论和推敲。 目的:通过对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人工骨材料在应用中的相关文献分析,评价3种骨修复替代材料的生物性能,有利于骨科医师更好的理解几种骨修复替代材料的理化、生物性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人工骨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并且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近期临床效果并非是与传统材料的最终比较结果。人工骨材料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验证尚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确切疗效尚须长期的临床观察。寻找具有良好生物特性的人工骨材料抑制是骨科的研究热点。分别对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材料3种骨修复替代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理化、生物性能,安全性综合比较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从修复质量、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播等多方面来衡量,自体骨都是最佳的选择,成为骨移植的金标准。但来源有限且取骨区可能产生并发症,取骨又造成第二术区的创伤,因而它的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②同种异体骨的来源比自体骨多,但与宿主间的免疫排斥反应,并有感染疾病如肝炎病毒的可能。③人工骨材料成型迅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帮助下,能更好的合成与缺损骨形态接近的骨修复替代材料,人工骨材料的骨诱导性和仿生物性骨结构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④现有的骨修复替代材料均存在各自不同某些缺陷,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质量的需要。未来能代替天然骨骼,解决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应当是优势的组合,是骨修复替代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6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首次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化验检查结果 及病理切片Gleason评分,分析各临床因素与骨转移发生的关系,明确骨转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585例前列腺癌患者,其中发生骨转移228例,无骨转移357例.在骨转移患者中,骨盆转移发生率最高,占81.58%,其次是脊柱转移(63.16%)和肋骨转移(58.33%),锁骨转移最少(14.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1.5岁、碱性磷酸酶(ALP)>85.5U/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79.88μg/L和Gleason评分>7.5分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各因素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56.1%、66.7%、68.4%、56.1%,特异度分别为56.6%、81.8%、70.0%、65.3%.结论 前列腺癌骨转移以骨盆转移最为多见,年龄、ALP、PSA及Gleason评分是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FASN在骨肉瘤远处转移过程中受调控的机制。方法 应用骨肉瘤失巢凋亡抵抗模型,通过在线预测、蛋白组学测序以及CO-IP实验等,筛选出与FASN相互作用的E3连接酶;Western blot、泛素化实验检测FASN蛋白的泛素化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肿瘤成球实验、裸鼠原位骨肉瘤肺转移模型等,探讨FASN泛素化在骨肉瘤远处转移中的调控机制。结果 FASN在失巢凋亡抵抗细胞中泛素化水平降低而表达升高,预测结果提示SYVN1是FASN泛素化的E3连接酶;过表达SYVN1可以诱导骨肉瘤细胞失巢凋亡,并降低骨肉瘤原位成瘤和远处转移能力。结论 E3连接酶SYVN1在骨肉瘤失巢凋亡抵抗过程中降低,导致FASN泛素化下降而表达升高,过表达SYVN1可抑制骨肉瘤进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MRI-T_2加权像高信号与临床效果的联系.方法 将66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植骨和内固定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A组30例MRI T_1/T_2表现为等/等,B组36例MRI MRI T_1/T_2表现为等/高.所有病例于术前1周采用MRI检查和JOA评分.分别比较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年两组病人的JOA评分、改善率是否有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2~38月,平均21月.A、B两组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JOA评分和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T_2加权像高信号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有高信号患者同样可有良好的临床预后,不能仅通过MRI-T_2加权像异常的高信号表现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increased spinal cord signal intensity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MRI) and the clinical prognosis of compressive cervical myelopathy. Methods Sixty-six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underwent surgeries through the anterior approach.In all the patients, the diagnoses we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both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MRI findings that showed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preoperative MRI, namely isointense MRI T_1/T_2 signal group and iso/hyperintense MRI T_1/T_2 group. The JOA scores of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t 6 and 12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to 38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mean 21 months), an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found in the pre- and postoperative JO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peoperative hyperintense signals on T_2 weighted MRI does not correlate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mpressive cervical myelopathy, who may also have favorable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the operation.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86例胸腰段骨折(不包括骨折脱位病例)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按照骨折类型、手术前后凸畸形(cobbs角)不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后外侧植骨已融合,其中有27例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爆裂型骨折(22/113)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压缩型骨折(5/73),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5.68,P<0.05);手术前cobbs角>15°组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发生率(24/131)较<15°组高(3/55),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4.19,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或棒的断裂可能与椎体骨折类型、后凸畸形程度有关,对于椎体爆裂型骨折或压缩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行前路支撑植骨或后路压缩内固定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00.
脊柱感染(spinal infection,SI)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使耐药菌感染的几率增加,同时检测技术的进步导致检出率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判断病原体的类型从而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然而传统检测方法检出率低且耗时长,不利于脊柱感染的快速精确诊断。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是一种可对样本中所有核酸片段进行测序的检测技术,其出现颠覆了传统检测方法,在脊柱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NGS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