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治疗和与预防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13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一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在出院时视力大部分都有明显提高,眼压降至正常。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病情比较严重,对患者的视功能损害比较大,应该做出正确诊断及时进行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自体耳甲软骨瓣应用于眶底重建,对眶底骨折引起的复视和眼球内陷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2007年6月应用耳甲软骨瓣重建眶底共21例。本组患者术前均经轴位和冠状位眶部CT证实存在眶底骨折下陷,且部分眶内容物疝入上颌窦,患侧眼球突出度与健侧相差3mm以上。自患侧耳廓切取耳甲软骨瓣(保留两侧软骨膜),经下眼睑下缘切口入路,用耳甲软骨瓣修补眶底骨质缺损。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复视和眼球内陷的治疗效果,以及供区耳廓有无畸形。结果本组21例患者术后复视消失者19例(90.5%)、明显改善者2例(9.5%);双侧眼球突出度相差≤2mm共17例(81.0%),2.1mm~3.0mm共3例(14.3%),〉3mm共1例(4.7%);无一例出现耳廓畸形和耳甲软骨瓣感染。结论对于眶底骨折伴有眶底下陷,眶内容物疝入上颌窦以及双侧眼球突度相差明显的患者,应用耳甲软骨瓣重建眶底,可显著改善复视和眼球内陷等眼功能障碍,且不会引起供区耳廓畸形。  相似文献   
23.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之一,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常与骨质疏松并存。目前,此种骨折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动力髋拉力螺钉系统(DHS)因其疗效确切及易操作性,确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骨骼为主,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是血清学阴性引起疼痛和进行性僵硬的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并且可以包括周围关节及非骨性结构病变。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单药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放疗选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化疗选用长春瑞滨(盖诺)单药,25mg/m2,静脉推注,d1,8,3周重复。于放疗第1天开始化疗,放疗期间共行2个周期化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2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CR)21.2%,部分缓解(PR)54.5%,总有效率(RR)75.8%。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结论 3D-CRT同步单药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能耐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6.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是好发于头颈部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肉芽肿性疾病,常见于东亚地区.本文通过对4例ELG病例的回顾,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该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以便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1例手术治疗的原发SACC患者进行60~159个月随访,并用CD34和VEGF单抗对其石蜡切片进行SP免疫组化染色。然后分别测定各切片的MVD值和VEGF的平均光密度(O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TNM分期、MVD值和OD值均与SACC生存率有相关性(P=0.047、0.000、0.001、0.024),其中MVD在Cox分析中更具显著性意义(P=0.000)。MVD值在术后死亡分组、转移分组、带瘤分组、病理类型和TNM分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29、0.045、0.019、0.031、0.000)。OD值在术后死亡分组、TNM和病理类型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7、0.013、0.014)。Fisher检验显示,MVD分组间的SACC远处转移率有显著差异(P=0.032)。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VD值和OD值间呈线性正相关(P=0.029)。结论本研究表明,MVD、OD值均与SACC的生存预后显著相关,且MVD更具预后价值;MVD与SACC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VEGF在SACC中的过量表达,可使MVD值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应用桡骨远端T型钢板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复杂三踝及后外踝骨折24例,术后随访6.9±3.0个月,定期摄片复查,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60~190 min,平均116.3±32.2 min;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获临床及骨性愈合,未发现内固定物移位、松动或断裂。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优16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经后外侧入路应用桡骨远端T型钢板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切口少,可一并处理外踝骨折,可直视下暴露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有效防止后踝骨折块移位,固定稳定。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法本组共46例,其中肺癌30例,乳腺癌7例,食管癌5例,肠癌4例。所有患者胸腔积液中均找到恶性细胞。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ARROW)管行胸腔积液引流术。结果46例患者中,CR22例(47.8%),PR17例(37.0%),NC7例(15.2%),总有效率为84.8%。3例出现导管堵塞,经处理后再通。出现发热35例,胸痛24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无一例导管脱滑,元气胸、肺水肿的发生。结论经皮穿刺留置ARROW管行胸腔积液外引流,是简单、方便、经济的治疗方法,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适用于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单瓣法手术治疗Ⅱ度腭裂和单侧完全性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单瓣法修复22例腭裂患儿,利用其患侧的腭黏骨膜瓣关闭裂隙,并制备腭骨瓣后退延长软腭。结果本组22例患儿均未输血;术中测量软腭后退长度平均7.5mm;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发音效果改善明显。结论单瓣法治疗Ⅱ度腭裂和单侧完全性腭裂,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