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地球科学   7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21.
四川汶川Ms 8.0地震地表破裂构造初步调查与发震背景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5月16-24日对川西汶川大地震震中区的发震断裂地带进行的实地考察和初步测量,获得了宝贵的地表变形和同震位移最数据资料,证实汶川地震属于逆冲断裂型地震,主破裂沿映秀-北川断裂带发育,前山地区滑灌县-安县断裂也有地表破裂,同震位移量在3~5m.汶川地震产牛的地表破裂构造和运动性质显示明显分段特性,映秀-北川段以挤压逆冲为主,而北川以北段则伴有显著的右旋走滑分量.  相似文献   
722.
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带成因之构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董树文 《地球学报》1991,12(2):43-56
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带是中生代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强烈碰撞基底构造重熔的产物。华北地块基底以铁为特征的物质场(铁块)和扬子地块基底以铜为特征的物质场(铜块)分别为长江中下游燕山期玢岩铁矿和矽卡岩型铜矿提供了主要的矿质,在两大地块碰撞带前陆带形成混合物质场。  相似文献   
723.
主编致辞     
<正>新生代时期,中国大陆在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和西部特提斯构造域的共同作用下,改造了中生代早期的构造,发生了地形倒转以及地貌系统巨变。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深远影响几乎涉及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所有领域,对中国大陆构造地貌格局、盆地形成、河湖系统演化、气候系统、生态系统都产生了巨大的控制作用。因此,深入开展中国大陆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724.
论东亚大陆的构造翘变:燕山运动的全球意义   总被引:87,自引:3,他引:84  
东亚大陆是在印支期(250~220Ma)由诸多微陆块拼接而成,曾形成巨型的岩石圈(根)其中陆块碰撞带岩石圈根可能深达200余千米或更深,俯冲的陆壳岩石曾深达约100km,并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当时中国东部上升为高原(5000~6000m),西部为特提斯海,构成东高西低的地貌景观。大约在160~150Ma前后,亚洲东部岩石圈发生巨量减薄,山根垮塌,导致软流圈地幔侧向上涌补偿。形成巨量的火山岩和花岗岩  相似文献   
725.
基于2012—2021年安徽地球物理台网电磁学科数据跟踪事件记录,分类梳理6类典型干扰事件,深入剖析每种类型干扰的成因及曲线变化特征,归纳出影响安徽电磁测网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干扰成因、观测经验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及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前兆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